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铁血魏晋南北朝> 第一百五十三章 得陇望蜀(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三章 得陇望蜀(四)(2 / 2)

邓元起就在这样一个和皇帝萧衍微妙的心态对峙当中,在益州当了两年的刺史,史载此时邓元起上书萧衍,说母亲年老体衰,请求告老还乡,奉养老母。而萧衍立即下诏批准了邓元起的请求,不过反倒升了邓元起的官,晋升为右卫将军,另派西昌候萧渊藻为益州刺史,接替邓元起。此时邓元起47岁,作为征战在外的武将,正值壮年,没病没灾,“回乡赡养老母”怎么看怎么像是一种政治上的试探。而此时的梁武帝萧衍对于邓元起的上书请辞那是正中下怀,顺坡下驴,直接让大哥萧懿的儿子萧渊藻去接替邓元起。对于益州刺史这种关键岗位,不难看出此时的萧衍还是更加信任自己的皇室宗亲。

而正在此时,我们前文已经说到,南梁梁州刺史庄丘黑病死,夏侯道迁起兵反叛,而益州的邓元起“请辞回乡”,萧渊藻前来益州接任刺史。所有的事儿都赶到了一起,梁州益州人事现状一片混乱。

史载当夏侯道迁遣使仇池国和北魏请求救兵之时,南梁帝国白马戍主尹天宝在攻击夏侯道迁之余,也派遣信使飞马赶到CD,请求邓元起支援,但邓元起却按兵不动,导致最终尹天宝兵败被杀;后来北魏帝国镇西将军邢峦南下汉中,所向披靡,汉中南梁守军也不断遣使请求邓元起发兵救援,但邓元起却仍然不理不睬,并对属下说到:“朝廷离这里有万里之遥,军队不会很快到来,如果贼寇进一步成势,朝廷委派都督,除了我还能有谁?何必现在急匆匆去救援呢?”从这一段对话可以看出邓元起“养寇自重”的心态,他寄希望于借助汉中的动乱局势,让萧衍重新考虑让萧渊藻接替自己益州刺史的决定,从而实现自己留在川蜀,拥兵自重的目的。后来萧衍果然让邓元起代理都督征讨诸军事(请注意“代理”二字,萧衍此时已经对邓元起十分不满了),但为时已晚,邢峦已经在汉中做大,北魏的军旗已经插上了梓潼城头。

尽管川北边境形势恶化,但南梁益州的内斗还在继续,史载萧渊藻将要抵达CD之时,邓元起正在准备回乡的行装,把粮食储备、器械兵仗搜罗了一空。后来,萧渊藻又向邓元起索要良马,而邓元起却说:“你一个少年郎,要马干什么?”没有悬念,矛盾最终激化,萧渊藻摆下鸿门宴,趁醉酒之际斩杀了邓元起。邓元起属下立即围城,痛哭主帅,并向萧渊藻讨要说法。萧渊藻没有办法,只好谎称天子有密诏诛杀邓元起,众将才逐渐散去。消息传到萧衍处,萧衍派使者痛斥萧渊藻,贬萧渊藻为冠军将军,并追赠邓元起征西将军,谥号忠候,以安抚军心。南梁益州的动乱,到此告一段落。

《南史》《北史》的作者李延寿评论此事时说:邓元起为帝国开疆扩土,功不可没,但惨遭杀害,萧渊藻仅仅被贬为冠军将军,所受惩罚实在是太轻了,梁朝也由此开启了庇护皇族的弊政。李延寿其实只是看到了事件的表象,萧衍庇护皇族确实不假,而这种弊政在之后还会使南梁帝国付出更加惨重的代价(我们以后再说),但是不能否认的是邓元起也绝对不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臣,他和萧衍之间的猜忌由来已久,在益州动荡之时,萧衍当然更加信任萧渊藻。而萧渊藻斩杀邓元起也绝非无中生有,萧衍的态度和立场在中间必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至于萧衍痛斥萧渊藻,贬其为冠军将军,也只是做做戏罢了。李延寿还把这种“惩罚”用“轻重”来衡量,岂不是会被深谙政治内涵的老政客们笑掉大牙?

好了,故事说到这里,我想大家已经了解为什么北魏帝国镇西将军邢峦可以威震汉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了,南梁帝国关键时刻人事上的变动,和军政要员在相互配合上的不作为,是邢峦轻松敲开川蜀北大门的关键所在。

此时的南梁益州地区对于南下的北魏铁骑来说已经是无险可守,北魏帝国镇西将军邢峦则意气风发,上书皇帝元恪,要求帝国继续向西线増兵,想要一鼓作气,拿下整个益州地区。皇帝元恪会作何反应呢?我们下回再说吧。<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xbiquta.com</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