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铁血魏晋南北朝> 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疆兵变(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疆兵变(二)(2 / 2)

之后,邢峦马不停蹄的长驱直入,直抵悬瓠城下。白早生再次整军出城迎战,但又被邢峦击败,无奈回城固守。而此时邢峦的主力部队也已经全部渡过汝水,顺势把悬瓠城包围了个水泄不通。

我们看邢峦的进军方略和当年拓跋焘攻打统万城(参见“统万城的沦陷”)以及韦睿攻打小岘关(参见“虎头蛇尾”)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抛弃机动缓慢的辎重大部队不顾,用精锐轻兵快速进入战场,诱使敌军放弃坚城来和自己野战一争高下。

这种战术的优劣一望便知,如果取胜,则可以先声夺人,不仅在野战中削弱了敌军实力,还严重打击敌人的士气,为之后的攻城战打下坚实基础(甚至连攻城战都不用打,敌人自己就崩溃了),防止在攻城中打成消耗战,延长了时日,增加了变数;但此战术风险极大,一旦在野战中被敌人击败,形势则会完全反转了过来,敌军会因为胜利而士气大振,就算我方主力赶到,攻城战也会变得更加艰难。

就拿这次邢峦来说,如果他循规蹈矩地率领数万大军一线平推的话,其一是耗费时日,白早生有更加充裕的时间来加强城防;

其二是白早生绝不会出动数千人马来和邢峦的主力野战,战争必然向着持久的攻城战方向发展。而这种结果是邢峦最不愿意看到并接受的。

所以,邢峦和历史上的名将一样,敢于险中求胜,只率领八百先锋骑兵和数千叛军决战,这也是邢峦的“勇气”和对于手中精锐的“自信”所决定的。

不过“勇气”和“自信”也是两说,如果邢峦败了,他的“勇气”和“自信”就变成了“莽撞”和“自负”,但其实在邢峦做出“用八百精骑决战”的决策时,他就是那样一种“状态”,到底是“勇气”和“自信”还是“莽撞”和“自负”只有等到结果出来以后才能揭晓。

有时我们在客观比较两场相似的战斗或战役,指挥官的“心态”往往前后一致,但就是一场胜了,一场败了,于是我们对这个将军同样的“心态”的品评结果也就大不一样。

就像我们在上一章说的元英在“义阳的大胜和钟离的大败”一样。我们能简单的评价元英攻打义阳的决策就是“勇气”和“自信”,而攻打钟离的决策就是“莽撞”和“自负”吗?答案有时真的让人很纠结。

我们再把目光转回悬瓠城下。邢峦旗开得胜,皇帝元恪自然大喜过望,立即加封邢峦为“南讨大都督”,而邢峦也认为仅靠自己手中的兵力就能攻克悬瓠城,胜利指日可待,于是建议元恪诏令中山王元英不用再回兵悬瓠救援,直接南下解义阳之围就行。

我们知道,邢峦和元英都是北魏名将,但在“钟离之战”前两个人发生过争执,双方并不融洽。而在军队中,将领互相攀比,互相争功其实也是正常现象。邢峦此时建议分兵,从“对公”来讲是双管齐下,救兵如救火,打仗就是打时间;但从“对私”角度来看,就有不想让元英加入悬瓠战役,来跟自己争功的嫌疑。

在军中,能打胜仗就是王道,此时邢峦的建议皇帝又怎会不听?元恪立即诏令元英再次拨转马头,迅速南下,置大后方悬瓠城不顾,全力解义阳之围。

那么,元英接到这接二连三的“救义阳”“放弃救义阳,回兵救悬瓠”“放弃救悬瓠再去救义阳”的前后矛盾的诏令后又会作何决策呢?我们下一回再说。<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xbiquta.com</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