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都市言情>全民中医> 第六十一章 得天独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一章 得天独厚(2 / 2)

“是,老毛病了。”

张丽华道:“每年都有看,总是看不好,听人介绍这儿中医看的不错,趁着礼拜六过来看看,没想到遇到你。”

一边说着话,张丽华又禁不住咳嗽几声,还忍不住用手拍打着胸口。

张丽华是高一的时候就是陈略的班主任,一直带了陈略三年,陈略对张丽华慢性支气管炎的情况了解的还是比较清楚的。

大多数时候都不严重,严重的时候却非常难受。

陈略一边观察,也一边倾听,张丽华的咳嗽声重,有着气喘,不过精神看起来还行。

“张老师您这几天有过感冒?”

“对,前几天没注意,感冒了,这支气管炎又犯了。”

“有没有痰?”

“大小便怎么样?”

“出汗吗?”

陈略询问了张丽华一番,然后给张丽华诊脉,最后查看舌苔。

“咳嗽、气喘、少量白色黏痰,恶寒,肢冷、活动或者咳嗽的时候伴随有出汗,舌不红,体胖大,苔白略腻,脉右寸滑数有力......”

检查过后,陈略先把张丽华的症状还有他自己检查到的情况总结了一下。

李志伟静静的在边上看着,同时看着陈略汇总的症状和情况。

“这情况小师叔不应该也能治疗吧?”

看着张丽华的病情,李志伟都觉的不好办。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在老年群体中最为常见。

很多外行可能对临床上的一些病症明明不太了解,总觉得慢性可能要比急性好一些。

然而在临床上,凡是被冠以慢性为前缀的病症,治疗往往是最麻烦的。

慢性病症可能没有急性病症来的那么快,病情发展那么迅速,危险性那么高,可治疗周期长,难以根治,一些病症一旦转为慢性病症,极有可能就是一生。

而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就是临床上相当难以根治的慢性病症之一。

李志伟都觉的这个病症不好办,他自己这会儿都没有什么头绪。

虽然这位小师叔之前表现不错,可也是相对而言的,难道还真能比他这位已经毕业四五年的临床医生厉害?

虽然李志伟在益善堂,并没有进公立医院,可并不影响李志伟考职称,益善堂这种规模的中医医馆同样是能提升医生年资的。

按照职称算,李志伟已经是主治医师了。

陈略自然不知道自己边上师侄的想法。

学霸的思维和大多数人的思维最大的不同是,其他人遇到难题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这太难了,我可能不会。

而学霸的思维则是遇强则强。

无论有没有难度,有多大的难度,陈略首先是不会退缩,最起码会先试一试,试着去破题,而不是直接被吓倒。

一边看着张丽华的脉证,陈略一边在自己看过的书籍中寻找相关信息,就像是他给秦兴朝说的那样,症状什么的是条件,而理论知识之类的就是公式和依据。

现在陈略就是要结合已经了解到的条件,看看有没有相关的公式之类的把这些已知条件串联起来。

“张老师您这一次的情况应该是感受风寒引发宿疾......”

陈略沉吟了一下,缓缓道:“西医中的慢性支气管炎在中医中属于喘证的范畴,《伤寒论》第18条中有说,‘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哐啷!”

李志伟一个不小心,碰到了自己放在窗户边上的茶杯。

“师公,小师叔,对不起。”

李志伟急忙道歉。

太不可思议了。

这又开始拉条文了,自己这位小师叔是已经把《伤寒论》刻在了脑子里面了吗?

安远明看了一眼李志伟,笑着问陈略:“喘证也分很多情况,为什么你就觉得应该用桂枝汤呢?”

“我刚才首先想的是,张老师的这个喘证已经有好些年了,所以主要针对的并非喘证,而是加重和诱发喘证的原因。”

陈略非常认真的道。

张丽华的慢性支气管炎并非一天两天了,时好时坏,这一次病情加重,其实不仅仅是慢性支气管炎本身。

所以陈略刚才思考的时候,想的并不是怎么根治张丽华的慢性支气管炎,而是如何缓解病情。

“张老师的情况主要是感受风寒诱发,那么还是应该外散风寒为主,同时考虑止咳平喘和化痰通便......”

说着陈略不好意思的道:“这只是我的看法,也不知道对不对。”

足足过了三分钟,安远明才长叹一声:“小略,你这是已经找到了治病的精髓了啊,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分清主次,这是临床上最重要的。”

一时间安远明都不知道是该说陈略有天赋还是该说陈略聪明了。

其他人学习,一开始最难的是不得其门,摸不到主次,找不到方向。

可陈略在这方面却好像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思维认知方面是很正确的,而这才是学习中医最重要的先天条件。

一位初学者,就能先把病情分析清楚,拎清楚主次,这是相当难得的。

“师父的意思是,我这么想是对的?”陈略问。

“是,你这个思路很正确。”

安远明点着头,一时间表情都很复杂:“开方吧,先开方我看看。”<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