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也就是说,百姓在改革前当佃户的负担,比自己种地时的要轻?若是这么算,出了天灾,百姓肯定就更愿意把土地交给士绅,求一条活路了?”
朱元璋若有所思的说道。
何秋点了点头,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百姓有减轻自身负担的动机,士绅则有兼并意愿,毕竟自古至今,土地的重要性都刻在骨子里了,两者一结合,那真的是干柴遇到烈火,不可阻挡!”
何秋的这句俏皮话没能让朱元璋笑起来,他怎么能笑的起来,这样残酷的事实摆在面前,让朱元璋第一次这么清醒的看到,自己治下的这个帝国的危机。
好在还有后续,改革之后的图,要好看多了。
何秋讲解到。
“自陛下改革以来,这四府土地又被重新清查,一部分土地返还给了百姓,随后将丁税摊进田税,不看人口收,改看土地面积收。”
“换句话说,改革后是地多的多缴税,地少的少缴税,这样一来士绅身上的赋税,反而比百姓高出一些。”
这样的结果当然很符合朱元璋的审美,他自小家贫,对这些大户极为看不上眼。
能够让百姓喘口气,这实在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而且还有商税,四府平均缴纳商税五万两,也就是说这四府今年一年的商税就有二十万。
这要是推行天下,就不单单是这么点小钱了,何况还有之前设想过的,开海关收税,那个商税才会是大头。
朱元璋吐了一口气,欣然的说道。
“这样一来,朕的江山才算稳固了啊。”
怎么不是呢?从来都是百姓造反,哪个听说过有士绅率先造反的?
现在朱元璋的改革自然会损害士绅们的利益,可能会受到这些人的攻击,但是他一点也不在乎,他更在乎的是,大明的江山能稳定的传下去。
朱元璋也不指望大明千秋万代,从古至今这么多王朝,哪家真的能千秋万代了?
不过要是能比汉朝长,朱元璋就能含笑九泉了。
何秋又开始给朱元璋画饼,说道。
“陛下,如今这四府赋税充足,臣建议在当地兴修水利,修整道路,多做些有利民生的工程,这样总比钱财放在国库里烂掉的好。
臣有一言,希望陛下能听一听,只有用出去的才是钱,没有用出去的就不算钱。”
朱元璋有些好奇的问道。
“此话怎讲?”
何秋考虑了一下,打了个比方。
“现在很多商人经商挣了很多钱,挖坑埋在地下攒起来,既没有用来消费,也没有用来投资。那这些放在地下的钱对他还有意义吗?”
朱元璋摸了摸胡子,若有所思,像是明白了点。
朱元璋想想何秋给他描绘的这个未来,各地一起改革后,全部修建水利,兴修道路,一来对农事有利,二来可以促进商贸,何况道路建好后,各地连在一起,就不怕哪有反叛了。
若是王师三日之内就能到大明各处,有谁还敢于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