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长乐夜未央> 106、丞相之过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06、丞相之过也!(1 / 2)

 o6、丞相之过也!

博士,乃太常属吏,掌通古今,秩比六百石,员多至数十人——孝皇帝时,博士员数多达七十余人。().~

博者,通博古今;士者,辨于然否。

孝武皇帝建元六年,又置《五经》博士,取学通行修,博识多艺,晓古尔雅,能属章,为高第。朝贺位次都官史。称先生,不得言君。其真弟子称门人。

这些人,稽合同异,讲论五始,为春秋

所谓“五始”,《公羊传》曰:“五始者,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元者,气之始;春者,四时之始;王者,受命之始;正月者,政教之始;公即位者,一国之始也。”

博士的秩位不高,但是,入则平尚书,出则部刺史、诸侯相,次转谏大夫。可以说是天子亲信的绝对后备。

与二千石一样,博士也是戴两梁进贤冠的。

今上年少,太常的员数损减不少,博士的人数不多,再加上年迈告休的,真正应丞相之檄召而来的不过十数人。

这些人精于《春秋》、《诗》、《礼》,极讲究“将行之心”,对壶信的言论,自然是赞同的为多。

也不赞同的,但是,一番议论之后,这些博士还是一起认同了壶信的说话——博士祭酒代表所有博士进言,侯史吴之罪乃大逆不道

博士祭酒,选有道之人习学者祭酒。

一般来说,都是太常从博士选择一个聪明威重的人,总领纲纪。

博士的人数再说,也比在座的二石多,除非二千石以强硬的态度坚持相反的意见,否则,这也就是这次集议的最终结果了

——在座的二千石又真的有人反对吗?

——还得是极其强硬地反对

……

——江德是事不关己,不闻不问的态,不过,博士乃太常属下,他那样的人又怎么可能在这种时候执相反的意见?

——田广明本就是惟恐天下不乱的性子,博士祭酒的话音方落,他便一迭声地称是。.~他反对?

——刘德本来就有相似的意见……

——杨敞?

这位大将军幕府出身的九卿,素来谨慎……连接到别人告都不敢直接应下,指望他说出个意见来?

——刚才他就没有任何意见

这会儿,杨敞更没有言的打算,只是盯着张安世与杜延年,打定了一个主意——这两位什么意见,他就什么意见

张安世与杜延年又能有什么意见?

两人的确都觉得壶信的议论过于危言耸听了,但是,这两人都不是与人为敌的性格,见博士众口一词,两人就算有意见,也不会在这会儿说的。

——做决定的又不是博士

于是,张安世与杜延年很默契地保持了沉默,杨敞自然也是一言不。

田千秋虽然震惊不已,但是,毕竟也是聪明人,见事态已经至此,便也没有再多话。

——再多说也没有用

——这些博士最讲究古礼,追求君子之道,哪里会轻易改变主意?

田千秋不想自讨没趣,直接就说:“既然如此,吾将封上此议。”

——他原本的打算是议完侯史吴的罪之后,顺带再议一下王平与徐仁的事,这会儿,自然是提也不能提了

说完,田千秋便直接起身离席。

二石也罢,博士也罢,都不是无事的人,见田千秋离席,自然也就跟着离席,打算离开了。

这是在公车门集议,并没有室内,只是临时设了武帐,这会儿,更是

孝武皇帝,景帝子也,母曰王美人。年四岁立为胶东王。七岁为皇太子,母为皇后。十六岁,后三年正月,景帝崩。甲子,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太后窦氏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三月,封皇太后同母弟田蚡、胜皆为列侯。

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丞相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奏可。

春二月,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年八十复二算,九十复甲卒。行三铢钱。

夏四月己已,诏曰:“古之立孝,乡里以齿,朝廷以爵,扶世导民,莫善于德。然即于乡里先耆艾,奉高年,古之道也。今天下孝子、顺孙愿自竭尽以承其亲,外迫公事,内乏资财,是以孝心阙焉,朕甚哀之。民年九十以上,已有受鬻法,为复子若孙,令得身帅妻妾遂其供养之事。”

五月,诏曰:“河海润千里。其令祠官修山川之祠,为岁事,曲加礼。”

赦吴、楚七国帑输在官者。

秋七月,诏曰:“卫士转置送迎二万人,其省万人。罢苑马,以赐贫民。”

议立明堂。遣使者安车蒲轮,束帛加璧,征鲁申公。

二年冬十月,御史大夫赵绾坐请毋奏事太皇太后,及郎令王臧皆下狱,自杀。丞相婴、太尉蚡免。

春二月丙戌朔,日有蚀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