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西班牙1492> 第五十三章 新武器 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三章 新武器 下(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斐迪南幸运地,处在一个棱堡还没有大展拳脚的时代。

棱堡此时还没有出现,直到16世纪初,意大利人才发明了最早期的棱堡,当然,最开始的棱堡防御力还不太咋的,同时设计盲区不少。

公元1552年的一场战争使棱堡名声鹊起。该年5月份法王亨利2世攻占了洛林地区的梅斯城。5个月后,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率4.5万大军开始围攻梅斯,企图将其夺回。但是在这5个月中,5800守军在吉斯公爵以及工程师圣雷米的指挥下已经在旧式城墙的背后重新修筑了一道新型防线。11月27日,攻方一天内发射了7000多颗炮弹,轰塌了70多米的城墙,可是其背后的棱堡防线依然完好。神罗军队进行了数次伤亡惨重的强攻均告失败。天气也越来越冷,并开始下雪,这场围攻最终于1553年1月初结束。神罗军队撤离后,出城的法国人惊讶的发现了一片惨淡情景――到处是坟地和伤兵,武器和其他各种器械也被纷纷遗弃,似乎这里经历的不是一次围城战而是一场大败。

由于荷兰人广泛的应用棱堡,西班牙人在尼德兰步履维艰。

西班牙军司令雷克森斯在1574年写给菲利普2世的信中说:

“如果我们每征服一座城镇,都像已征服的这些如此耗时的话,世上绝对没有

足够的时间和财力,让我们用武力去平定在荷兰造反的20个城镇。”“我们已打赢了一场战役,征服了许多城镇,每一个胜利本身都足以带来和平,在别的地方甚至能够建立一个全新的王国。但在这儿却一无所得……我相信上帝已多次向我指出这儿的‘应许之地’,就像他对摩西做的那样,但却将由别人成为进入该地的约书亚。”

……

而现在,别人根本不知何为棱堡,而斐迪南不但知道什么是棱堡、怎么建造棱堡,还知道棱堡的作用以及攻克它的方法。并且,由于斐迪南已经打定主意,占领那不勒斯(1505年)并统一纳瓦拉和安道尔(1513年)之后就偃旗息鼓,与法国停战(1516年),那么之后意大利战争就会停止,即便继续也与西班牙无关,那么棱堡就难以有机会大规模地发展,发展了也不是西班牙吃苦头。可以确定的是,斐迪南按照时间表吞并葡萄牙,占领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都不会碰到棱堡的阻碍。等到三十年战争的时候嘛,西班牙会让欧洲猪国们知道什么叫工业化时代的帝国主义超级大国的花式吊打……

不过,别人不清楚这东西的妙用,斐迪南自己却是可以大规模应用的。前已提过撒丁岛的多层次防御体系,就是以棱堡要塞体系配合强大的要塞火炮作为基础。加上排队枪毙的火枪兵,撒丁岛和西班牙的防务总算是比其他国家和地区领先了一点点,差不多就一个时代吧。

斐迪南在撒丁岛参考了建设棱堡和攻破棱堡大师沃邦的设计――主要是经典的沃邦1式体系――绘制了所有资料与设计图,然后仰仗着信息不对称的作弊行为,对贡萨洛、西斯内罗斯(这个红衣主教已经提过他的辉煌事迹,作战和布道两手都硬)等军事将领进行“教育”,告诉他们“当代战争的最新发展方向”。

“棱堡,是我设计的(斐迪南:“原谅我的无耻……”)一种非常犀利的要塞,哪怕几十人驻守的棱堡,也往往能发挥几千人的作用,牵制敌人大量的兵力,从而使战争由动态变为静态,从野战变为围城,极大地削弱乃至粉碎攻击方的攻势,在我们面前,即便敌人占有巨大的优势,速胜也几乎成为不可能……”

“实心棱堡是一个完全为土所堆起的高台,空心棱堡从架炮垒道后面就开始逐渐倾斜――这张结构图中标示的主堡垒就是空心棱堡。堡上配置胸墙,在其背后安置大炮。配合上我们新的18磅长炮,火力相当强大。未来甚至能有更强大的炮械。”

“说起火炮,它和棱堡是紧密相关的。火炮依托棱堡得以安全、迅速、高效且充分地发扬火力。因此,棱堡是整个要塞体系中的主要建筑,也是主要火力输出点。为了方便说明,我给的结构图中的两种棱堡都有,并不是说实际上必须按此布置。”

光说了个大概,贡萨洛和西斯内罗斯就已经露出了紧张、沉思的表情。西斯内罗斯主要是紧张(不能怪他,已经被斐迪南惊吓不知道多少遍了),替敌人紧张――他们要是遇上陛下的要塞,怎么活着回来?贡萨洛主要是沉思,也是在替敌人沉思――遇上这样坑死人不偿命的防御体系,怎么进行稍微减小那么一点伤亡的攻击,甚至怎么在抵挡己方反击的情况下全身而退――毕竟现在西班牙陆军正是牛得不行的时候,能对西班牙陆军发起攻击的本来就是很困难的事,要是再被打得伤亡惨重,结局如何可想而知。其他几名将领也露出了稍微有点开窍的表情,看样子已经开始脱离万恶的旧社会,走向新时代的光辉道路了。

“现在给你们分析棱堡的内部结构和作用。”看到大家都比较上道,斐迪南也比较满意,西班牙军队――准确地说,目前是阿拉贡军队的新时代,将要来临了。为了保密起见,除了贡萨洛和西斯内罗斯两个绝对没有问题的人是卡斯蒂利亚人,其余都是都是阿拉贡的斐迪南绝对可信任的亲信,并且多少还算有点能力。

唉!阿拉贡的将领和大臣,除了路易斯・德・桑堂赫尔,也都只能用及格线来要求了,现在人才都是从卡斯蒂利亚来的。就连意大利战争也是伊莎贝拉派卡斯蒂利亚军队参战,原本的斐迪南除了摘果子(那不勒斯王国),基本上没有什么贡献。

这不对啊!按照灯塔国的理论,过去几百年间,卡斯蒂利亚人民都是在独裁**的阴影下挣扎度日,阿拉贡则是天赋人权的皿煮国家,又与意大利地区联系紧密,理应是阿拉贡兴旺发达,怎么自始至终卡斯蒂利亚都是主体?阿拉贡也不是没有大学啊?甚至比卡斯蒂利亚还多。

斐迪南也不是没有厚着脸皮和伊莎贝拉交流过这种问题。后者直白地表示:“我的总体印象就是,阿拉贡宫廷很难找得出正直的人来。”这绝不是上梁不正下梁歪那么简单。因为整个阿拉贡宫廷差不多都是这样,大部分廷臣居然都染上了梅毒,王族除了斐迪南(按照历史本来他也是有的)全军覆没,这在卡斯蒂利亚人看来几乎是无法想象的天方夜谭。

看来是社会风气的问题啊!是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好的没学过来,坏的都给传染了?看来这个问题还是得从教育下手。

“过去的二十年,阿拉贡最大的失误在教育,现在要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永远都要怀着帝国主义的远大理想……”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