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西班牙1492> 第一百四十一章 十里山路不换肩(大章,保持日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一章 十里山路不换肩(大章,保持日更)(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第一百四十一章十里山路不换肩(大章,保持日更)

PS:尝试恢复日更第四弹o(′益`)o……

【在辰妹群里答应某书友更新一章《彼得二世沙皇》,所以今天就请个假,这章是前两天的】

————分割线————

科西默·德·梅迪奇与店主阿尔马格罗又继续聊了聊彼此的生意。阿尔马格罗表示,自己经营的商铺最近生意很红火,因为阿拉贡的船只增加了不少,对帆布、索具、罗盘的需求自然大大增加了,另外,渔网的需求最近是异乎寻常的火爆(主要是为了猎捕纽芬兰和撒丁岛的鱼群),既有大批地中海捕鱼的渔民或者更阔绰的有几艘帆船的船主,更有一部分通过行业公会和市政官员下达的政府订单,看来又可以开一笔财源。

虽然被当成奶牛,虽然被社会排斥,虽然武力弱小,虽然屡被驱逐……但是,不得不承认,排除大商人、大金融家,中层和中下层的犹太人,对商业的促进还是有着巨大的裨益。巴塞罗那乃至整个加泰罗尼亚、整个西班牙,于1492年失去所有犹太商人,的确对于经济运转影响颇大。因为加泰罗尼亚经过与阿拉贡国王长期的内战,已经遭受严重破坏,航运事业就开始衰落。

意大利地区此时还没有感受到大西洋崛起带来的切肤之痛,地中海航运主力军还在向意大利转移。失去了有冒险精神的犹太人后,巴塞罗那的船主、商人、金融家,渐渐地不再愿意投入收益不定、风险较大的海上大宗贸易,转而开始……

买土地……

没错,和中国的地主们一样,那些商人们也喜欢上了保值保守的土地……

当然,西班牙大商人们的从心只是部分的从心,当然不可能就此完全怂了,但是就在从心之后,加泰罗尼亚就开始进入了半死不活的低谷时期,历史的机遇稍纵即逝,哈布斯堡家族的王和皇帝并不关系伊比利亚在地中海的经济利益,整个阿拉贡王国的经贸都急剧萎缩,虽然经济特权并没有被政府收回,但是不重视不投入的结果就是荒废,效果还不如波旁控制西班牙之后,取消阿拉贡三省的自治权,加强中央集权有效。

所以,现阶段,犹太商人,对于维持巴塞罗那的活力,还是一股中坚力量呢!

毕竟,巴塞罗那/加泰罗尼亚这个地区,对于斐迪南来说比较纠结,这个地区目前属于那种口嫌心嫌体正直的情况,虽然嘴上说不要,心里也有怨气,但是客观上确实始终是在为西班牙特色帝国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因此,对待这个地区,似乎还不能当成根基之地来经营,至少现在是如此反正加泰罗尼亚有离心倾向,犹太人多点也没什么。

不过,现在,犹太人的信仰确实已经在动摇了。店主就谈到,他的另一位生意做得更大的同行,现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纠结,还是决定要改信天主教了。毕竟不是谁都能为了信仰接受等级重税……

“那挺不错的,”科西默·德·梅迪奇笑道,“他也要到天主的怀抱里来了,以后也能上天堂哩……”

“天堂?”店主露出一点思索的神情,而后笑着摇了摇头。

“我们的信仰里没有天堂,也没有地狱,只有阴府。我们就在那里等着弥赛亚的降临罢!那里听不到刀剑和炮火的声音……”

于科西嘉岛上。

斐迪南对瓦卢瓦王朝在科西嘉岛上渗透进来的势力挥舞起了大棒。法兰西渗透进来的力量还是太naive了,跑得又不够快,在阿拉贡的坚决打击镇压之下,渐渐地沉寂下去了。除了对科西嘉和法兰西之间的人员和财产往来作出一刀两断式的限制,阿拉贡加大了对科西嘉岛海岸法国小帆船的清剿查缉行动。最讽刺的是,四十多艘缴获的法兰西单桅快艇,组成了几个巡逻队,昼夜寻找、追捕着敢于游弋到科西嘉岛海岸的法兰西单桅快艇。

大家伙则是压根没机会碰上了,因为强大的威尼斯海军和阿拉贡地中海舰队把稍微大些的法国战船都给盯得死死的,并且也颇取得了些击沉数,法国海军只能乖乖地缩在港口里瑟瑟发抖。就算有机会自由活动,支援陆军马鹿还来不及呢,哪有功夫分出上得了台面的大型战场来科西嘉岛送战绩……

不仅如此,斐迪南还开始在科西嘉岛上,推行了极为“野蛮”的“封建专制制度”。

全面实行编户齐民。登记范围包括公民的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婚姻状况、纳税情况、监护人、民族、宗教信仰、国籍、职业等……以及这个时代很重要的资源,土地。此外还给予了一个“人号”,也就是身份证号。古登堡印刷术发明以后,欧洲印刷术的进步很大,给了马丁·路德扩大影响力的机会,也方便了斐迪南编制户口。

欧洲这个时候,还没有中国的户口。公民的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婚姻状况、纳税情况、监护人等情况,无法详尽的掌握。这一方面,欧洲起步最早的丹麦,也要到宗教改革之后,瑞典由教会管户口,人口登记有300多年的历史——那也是宗教改革之后的事了。

等等,这时候就会遇到《欧皇崛起》中马林的问题,农村的农民和高地的山民,他们重名的、姓名不全的甚至只有外号的人不少,登记工作也比较难,一个村里有几十个“乔瓦尼”……

在同样实行了编户齐民的撒丁岛,这个问题是通过《苗字必称令》解决的,有长达六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来要求所有的村民具体解决姓和名的问题,并在新设立的治安和民政部门做好等记,到1496年已经全面完成。

讲道理,在科西嘉人频频作死反抗的情况下,想要推行这种方法,显然是不现实的。

不过,反正斐迪南也没打算和他们讲道理。

不接受道理,就给予物理。

你们就都去死吧!

所以,在火绳枪和长弓、长剑、长枪、板甲的压迫下,大部分科西嘉人还是不得不接受了斐迪南的“残酷压迫”。

接着,就要祭出——保甲制,实行保甲连坐!

斐迪南推行的保甲制基本形式是10进位制——10户为甲,10甲为保,10保以上为乡镇。在撒丁岛已经完成。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不同地区的地理、交通、经济情况各异,在实行保甲制的时侯采取了有弹性的办法,规定了保甲制的编制原则上是十户一甲,不过实际上可以在六户到十五户这个区间内浮动。保的编制也是一样,原则上十甲一保,实际上,也浮动在六甲到十五甲的区间内。乡镇依然,六到十五保为一乡或一镇。

斐迪南在保中设置保办公处,有正副保长及民政、警卫、经济、文化干事各一人。在撒丁岛,组织民兵队,保长兼任保国民兵队队长,实行军政一体,不过乡镇长就只管政务了。另外乡镇长由中央(撒丁岛政府)直接任命,1496年又直接指派保长,展现了强大的中央集权控制力度。不同于东方以地主乡绅担任保甲长、乡镇长。撒丁岛上所有的土地都归属国王,不多的地主在绝对优势、毫不留情的镇压下早已灰飞烟灭,现在岛上只有自耕农和农奴在进行农业生产,服务于国王。因此保甲长多为自耕农。阿布拉瓦内尔忠实执行加强基层控制,力争使每一保甲长均能兼政治警察之任务。

户籍制度将来是要在全国推广的,而保甲制只局限于撒丁岛和科西嘉岛,因为这两个岛屿实际上相当于两个生产建设兵团。另外在美洲部分地区、伊比利亚部分地区有限地实行即可,不能推广到全国。那会有很大的阻力,且无益于大工业的发展进步。

这么一来,从未品尝过如此专制铁拳的科西嘉山民们彻底倒霉了。然后,阿拉贡军队和来自黑森林的德意志雇佣兵们,使出了扫荡专用的“铁壁合围”大法,对科西嘉山区构成严密封锁线,以大部队交相包围。

科西嘉军队只有冷兵器,意志也完全比不上八路,被这么一扫荡,实力和士气都在急速下滑。

“噗呲”一声响起,一名科西嘉山民又被火绳枪贯穿了后背。后面的汉斯们没有心情欢呼战果,德意志雇佣兵们节节推进,在山林之中,对反抗军发动了最后的嗜血进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