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大唐赋之群英志> 第十五章揽贤才两皇子属意青城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五章揽贤才两皇子属意青城子(2 / 2)

“为何?”

“我的心性你还不知?”李云翰语气平和,“我平生喜好游玩、饮酒赋诗,一个人无拘无束惯了,怎能受得了那份约束?”

“不。记得在梁园结义时,兄长指点江山、抨击时弊,那可是酣畅淋漓、一气方尽哪。兄长素有匡扶天下之志,又逢此建功立业良机,却突然作此搪塞,莫非是临阵怯场不成?”

“我不是有意逃避,更不是胆小怕事。我呢,实在是不想蹚入党争那一潭混水。”

达复睁大了眼,道:“真的?”

李云翰断然道:“是的。”

达复见一时难以说服李云翰,叹了口气突然跪倒在地。

李云翰见了大惊,忙扶他起来,可是达复说什么也不肯站起。

达复道:“我已向太子许诺了,兄长如不答应,弟只有长跪不起了!”

“有话好说嘛,”李云翰兀自心软了下来,神色肃穆,“我呢,虽不能入府为僚,却愿以布衣之身为东宫效力,这样于我于他都方便些。”

见达复双眉舒展,李云翰扶他起身,道:“达兄见谅,请代我谢过太子。”

“唉,李兄是有所不知哪,”达复重新坐下了,喝了口茶,缓缓道来,“这些年林弗屡次构陷东宫,欲置他于死地。近来又因石峥、萧郁一案,东宫更是身陷囹圄、孤立无助。朝堂上文臣之中,除了贺文、韦溯、房琯等几个中立者外,其余多为林党、或为其附庸;武将之列,敢为东宫说话的,也就只有阿思诺了。太子思贤心切,寄厚望于兄长,你若再不助他,那实在是……”

“达兄放心,不管我身在何处,定会为他效力。”

“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多劝了,”达复紧盯着他,“请教一下,当下太子处境艰难又该如何应对?”

“既然朝内无人可助,不妨找找朝外之人。”李云翰思忖了片刻,道。

“朝外之人?”

“嗯;陛下与平钰公主兄妹情深,天下人皆知。若是她肯出面相助,太子或可逃过此劫。”

达复听后若有所思,轻轻点了下头。

静默了片刻,李云翰忽然道:“对了,至于你刚才提到的阿思诺,只怕是靠不住!”

“这,”达复有些纳闷,思量了片刻,微微一笑,“阿思诺素来交好太子,新近又大胜吐蕃、立功封侯,怎说他靠不住?”

“我观其有骄纵之态。骄则自满,疏于防范;纵则易惹人妒恨,”李云翰望了眼窗外,又移回了眼神,“阿思诺虽勇,可是面对林弗这样老奸巨滑、阴险狡诈的政敌,他岂能是对手!”

“那,兄长可有什么良策?”

“有陛下罩着,阿思诺一时倒也无忧,”李云翰稍作思索,“不过,时间一长,那可就难说了。”

“嗯,”达复低头沉思了一会,“对了,上次林弗曾向皇上进言,欲调阿思诺回迁受降城,不知是何用意?”

“受降城?”李云翰闻之一惊。

“是的。”

李云翰随即命少凌取出了一幅舆图,打开了铺在桌上。

达复上前细看了一会,道:“此图如此详尽,不知从何而得?”

“当然是李某所作了,”李云翰神色淡然,“云翰平生仰慕谢灵运、郦道元之神迹,十余年来遍游名山大川,但凡去过之地皆用笔一一勾注,其地风土人情、城关险隘无不了然于胸。”

达复叹道:“这简直就是一幅行军用兵图呀。”

李云翰有些惋惜,道:“只可惜北境渔阳一带至今尚未成行,故常有遗憾。”

“嗯,”达复指着那副舆图,神情肃然款款而叙,“当今天下,朝廷沿边设立了十大节度使。节度使统管辖区内的政治、经济、军事、税收以及任免官员,不客气地说他们的地盘就是一个国中之国。南面,有岭南、剑南节度使;西面,依次为安西、北庭、陇右三镇;北面,由西到东,分别是河西、朔方、并州、渔阳、卢城节度使;受降城呢,就在这儿,九原郡以西——河套平原上。”

“原来在这儿,”李云翰仔细看过了,“河套平原虽是水草丰美之地,可在我看来,此地实乃凶地。阿思诺为何要回迁到此?”

“李兄有所不知。阿思诺原为东部突厥一部落首领,当年曾是我大唐劲敌;自突厥内讧后,他率部降唐。陛下惮其勇武,欲杀之以除后患。后被太子当庭力保,才予以活命。此后不到半年,突厥其余各部纷纷效仿于他,向我大唐称臣。朝廷于是在河套地区设立了丰、胜、灵、夏、朔、代六州,谓之为受降城,将突厥降唐各部皆安置于此,称其为六州降人。”

“噢,原来如此。”李云翰顿时全明白了。

“不知你又为何说它是凶地?”达复继续问道。

“此地北接大漠,与突厥、契丹为敌;西临回纥,南有黄河、高原阻隔;东面呢,又是褚漠寒辖地;此地四周各方势力犬牙交错,乃四战之地也,焉能不是凶地?!”李云翰一时有些口渴,端起茶杯喝了几口,“而河西走廊地势险要,距京不过七八百里地,飞骑昼夜驰行三日内可到。依我看来,林弗欲调阿思诺北去,实是想斩断太子的一只臂膀,从而使其失去外援。”

“那,又该如何应对?”达复有些惊慌。

李云翰回道:“阿思诺在,则太子无忧;只要阿思诺驻军河西,坚守个一年两载,到那时局势自会有所变化。”

“好,我记住了;”达复似有所悟,“不过兄长婉拒入府,太子那边我又该如何交待?”

“但说无妨。大隐者隐于市,这样也不太招人注意。”李云翰放下了茶杯,“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找我便是。”

“好,我明白了。”

两人又闲谈了几句,李云翰道:“对了,有件事呢,还得烦劳你一下。”

达复问他何事?

李云翰说各地节度使在京城多设有进奏院,达复人地两熟,能否多送些各院的邸报来?

达复说,要它何用?

李云翰说,闲暇之余浏览一下多长点见识,也顺带了解一下朝政,以研判时局。

达复道:“这个不难,在下原本就曾在戈长风、褚言忠帐下听差,与西边三镇驻京官员多有往来;只是东北两镇渔阳、卢城呢,皆为褚漠寒所辖,我和他们从无半点瓜葛。”

“是吗?”李云翰有些惋惜,“我最想要的你却找不来;也罢,其他各院的邸报不管新旧,能找多少来都行。”

达复当即答应了,说他一回去就安排人照办。<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