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消息传出,满城动荡的,也就在这消息传出的当天下午,信都城中被官兵禁严,满大街都是手持长戈的赵军士兵,他们封堵了道路,不准百姓随意出入,不准任何人离开信都城。
城中禁严后不久,一队队赵军士兵威武激昂的出现在大街上,这是赵凯麾下剩余的五千赵军士兵,他们摆开了整齐的队伍,在李琼的率领下,沿着街道向城外行去。
不多时,几匹快马驰过街道,向城外奔去。
又过了一会,左营,偏营的士兵纷纷走上街道,向城外行去,有些好信的百姓始终徘徊在人墙后面,伸头观望,有的人则私底下讨论,赵国军队终于出征了。
而有几个鬼鬼祟祟的人,则悄悄逃离了人群,向一家客栈跑去,并在夜晚城门关闭之前,他们逃离了信都城,在城外的山林中找来了自己的马匹,将一封书信好好的包裹一番,而后驭马急匆匆向着邯郸的方向奔去。
大军行进,遇山开山,遇水填河,除了王蒙的军队是绕道而行,已最快速度向邯郸靠拢之外,赵凯的主力部队则在沙河附近逗留了近三个时辰,他们把之前李良填河的位置重新整理,填土,供大军行进。
当军队渡过沙河之后,这条河道又被赵凯的后勤部队疏通,毕竟沙河被堵,又赶上大雨连绵,一旦河水泛滥,冲刷了附近村落,百姓们又要无家可归了。
好在沙河的河道分布四散,并不会因为之前李良的修堵河道而河水泛滥,再加上李良当时并没有把河道完全封死,所以没有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赵凯的军队渡过沙河,一路沿着驰道南下,行军速度并不慢,但是遇到泥坑之地,战车难行,战马也是走一步,停一步,行进速度也会受到阻碍,这是在所难免的。
本该一天多的路程,赵军走走停停,在第三天的傍晚才抵达输元河北岸,这里距离邯郸城已经近在咫尺了。
输元河也是阻挡赵凯进军邯郸的最后一道防线。
可意外的是,输元河南岸却没有发现任何军队驻守在那里,是李良放弃了这道防线还是李良有意为之,让赵军放松警惕呢?
赵凯眼下还摸不清李良的具体动态,他命大军筑营,并让王蒙把军队屯守在输元河西面,作为呼应,而且,那里河面平缓,又有木桥可以渡河,一旦大军进攻邯郸城,王蒙的军队可以先发制人。
大军在输元河北岸忙碌了近三个时辰,各军各营基本上都安顿下来了,粮食屯扎在输元河已北二十里的山丘里,那里是今天永德县以东的地界,供给赵军粮草路途平坦,也不容易被李良军抄袭粮道。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赵凯回到了自己的中军大帐,桌案上已经码了厚厚一摞竹简,这是各军各寨上报来的,对于首次带领两万大军而言的赵凯,压力还是很大的。
他回到自己的软席上坐下,刚要拿起各军的军报查阅,却发现,有一个布囊平放在自己的桌子上,布囊上有一根白色的羽毛,这代表着布囊里的书信十万火急。
赵凯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他匆忙打开布囊,里面写的东西很简短,寥寥几个字:‘赵王已考虑释放陈余。’
后面的署名竟然是张耳。
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自己好不容易把陈余扳下去,就是为了稳定军心,进而在军中建立威望,控制军队,此时赵歇若是释放陈余,后果不堪设想。
赵凯立刻向着帐外大喝一声,一名士兵走了进来,赵凯吩咐士兵去请张敖过来,之后士兵退下了。
赵凯已经没有心思再批阅各军军报了,他用手扶着桌子,陷入了沉思之中。
单单从张耳送来的这封信而言,赵歇仅仅只是有释放陈余的想法,这也许只是谣言,也许是赵歇的确有释放陈余的打算,可不管如何,必须稳定赵歇,不能让陈余出来,否则,自己这个代理大将军就要坐到头了。
与此同时,赵国百废待兴,陈余可用,却不是现在用,陈余必须笼络,却不是现在笼络,只有自己真正握住了大权,控制了军心,那时候的陈余才不会兴起大风大浪,赵国的局势也就安稳了。
可眼下,大战在即,自己又脱不开身,该如何稳固朝局呢?赵凯陷入了沉思。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