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魂断李姬园> 第1章 吴香出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 吴香出世(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二零一五年春,河南省商丘市归德古城西南郊外。

春风吹拂着归德古城西南郊外的大平原,吹拂着大平原上成片成片的麦苗。麦苗在春风中摇摆着柔软的身姿,掀起了一层又一层的麦浪。看上去,这儿就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那一个又一个美丽的乡村,被这片绿色的海洋包围着,如同一个又一个美丽的小岛,“小岛”上有大片大片的树林,树林中又有一座又一座美丽的农家小院。

一个年轻的小伙,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行驶在这个大平原上。他进入了一个村子,穿过村中那并不宽敞的街道,在村东头的一座孤坟附近的公路上停了下来。他把车子停在公路边,下了公路,来到坟前。他看了一下墓碑上的字,就长出了一口气,说:“我终于找到你了。”

“你让我好找呀!一连找了好几天,我终于找到你了。没想到呀没想到,三百多年前那个名扬天下的奇女子,竟然躺在这个并不起眼的小村子里。”年轻人心里说。

这时,一个老人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走了出来,沿着公路往北走,当他看到站在墓碑前沉思的年轻人后,就下了公路,来到了年轻人的身边。

“小伙子,你也是来凭吊李香君的?”老人问。

“是、是、是,“年轻人说,”我从小就看过《桃花扇》的电影、电视剧,对李香君敬仰已久,今日,我终于找到了她的葬身之地,向她鞠个躬吧!”年轻人说到这,对着这座孤坟深深地鞠了一躬。

老人叫年轻人稍等一下,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中。过了一会,他搬着两个小凳子走了出来,然后他坐在公路边,并让小伙子过来。小伙子走了过来,老人让他坐下,说要和小伙好好拉拉(商丘方言,聊天)。就这样,二人对着香君墓聊了起来。

“小伙子,你今天没有什么事吧?”老人问。

“没啥事,这几天我们厂里放假了,我就出来转一转。”年轻人说。

“好、好、好,我也没啥事,天天在村里瞎逛,今天终于找到一个说话的了。”

“大爷,你是否知道李香君更详细的历史呢?”

“知道、知道,在我们李姬园村,对于这个奇女子的详细历史,没有人不知道的。这个李香君,她的真名叫吴香,后又随养母李贞丽的姓,因此她又叫李香,而李香君,只不过是《桃花扇》中的叫法罢了。别看我们李姬园村名气不大,她可是一代才子侯方域和一代佳人李香的断魂之地。”

“大爷,既然她的真名叫李香或者吴香,墓碑上应该写吴香之墓或者是李香之墓,可这墓碑上,写得明明是李香君之墓呀!”

老人听到这,哈哈大笑起来,他说:“小伙子,这是因为李香君的名气太大了,不管是吴香或者李香,和李香君比起来,名气都太小了。其实,这块墓碑早已不是侯方域侯大才子立的那块了,这是市政府立的,为了什么名人效应,墓碑上就写了李香君的名字。不知你有没有看到,墓碑上还刻着一把扇子呢。”

“看到了,我看到了,刻得那把扇子就是桃花扇吧?”

“对对对。要说起李香这个奇女子来,话就长了。”老人说到这,停顿了一下,很快,他的思绪穿越了时空,来到了三百多年前的明朝末年。

明天启四年(公元一六二四年)冬,南直隶苏州府。

天阴沉沉的,整个世界都显得一片昏暗,凛冽的寒风夹杂着冰冷的雨点,肆虐着这座江南古城。昔日繁华的苏州街道,此时已变得冷冷清清,天还没黑,街上就几乎看不到什么行人了。呼啸的寒风终于停止了它的呐喊,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哗哗啦啦的雨声,冰冷的雨点中还夹杂着片片的雪花。渐渐的,雪花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不到半个小时,苏州城就变成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天完全黑了来,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的苏州城,像一个婴儿,安静地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然而,位于枫桥巷的吴宅,却不像苏州城这样安静,屋子里传出了产妇那撕心裂肺地惨叫声,还有接生婆那“使劲、使劲、再使劲”的焦急的催促声。

身为苏州府推官的吴绍光,在屋子里再也坐不下去了,他出了屋跑到产妇的门前,他想推门进去,但又觉得不妥,想回到自己的屋子里,但又一想自己回去也是坐不住,就不回去了。于是,他在院中,背着手焦急的转来转去。他想:“我已经有两个儿子了,如果夫人这次能给我生一个小千金,那就太好了。老天保佑,老天保佑,但愿我这次能得到一个小千金。”

“爹,快回屋吧!你看,你的身上全是雪了。”吴绍光的大儿子吴启连走到父亲身边,十分心疼地说。

“不回了,不回了,回去我也坐不住。”吴绍光说,“启连,你先回去吧!外面冷,别冻坏了身子。”

吴启连说了声“是”,就回屋去了。

吴启连刚走,吴绍光就听到了一阵婴儿响亮的哭声。接生婆打开房门,高兴地喊着:“老爷,夫人生了,老爷,夫人生了。”吴绍光急忙问接生婆生的是男是女,接生婆笑眯眯地说:“恭喜老爷,夫人生的是一个小千金。”吴绍光高兴地拍了一下手,说:“太好了,太好了,真是想啥有啥呀!老夫想要一个女儿,夫人就给老夫生了一个女儿,谢天谢地,谢天谢地。”

跑进屋内的吴绍光,看见夫人正躺在床上,夫人的身边,躺着一个裹着小被子的女婴。吴绍光问候了夫人几句后,就抱起了自己的女儿。只见小女儿,长得白白净净的,浑身散发着一股芳香,美丽的小脸上那是五官端正。

“哎呀,咱的小女儿,长得和夫人一样漂亮。”吴绍光高兴地说。

“老爷,还说我干什么呀!我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能好看到哪去。老爷,给咱的小千金取个名字吧!”吴夫人说。

吴绍光闻了闻自己的女儿,说:“夫人,你有没有问到,咱女儿的身上,散发着一股芳香?这样吧!咱女儿就叫吴香。”

“吴香?好、好、好,就叫吴香。老爷,让我看一看咱们的小香香。”吴夫人说到这,就艰难地从床上坐了起来。

吴绍光把吴香给了吴夫人。吴夫人把吴香抱在怀中,看个没完没了。吴绍光坐在床沿上,开始逗自己的女儿。

“老爷,有一个叫刘道的年轻人前来拜访。”老家人进来禀报。

“天这么晚了,还这么冷,他来干什么?让他在客厅等候,我随后就来。”吴绍光说。

“是,老爷。”老家人退了出去。

吴绍光走进了客厅,只见一个年轻的书生正坐在那儿。书生见到吴绍光,急忙站了起来,满脸堆着笑说:“小生刘道,见过吴大人。”

“天这么晚了,你来干什么?”吴绍光的态度不冷不热。

“吴大人,小生不说你也应该知道。小生的父亲,贪污的罪状,明天就要上报了。如果据实上报的话,小生的父亲难逃一死。小生恳求吴大人,不要急着上报,你我二人商量商量,想法减轻家父的罪行。只要能保住家父的性命,小生定有重谢。”刘道说到这,就拿出一张银票,双手奉上,又接着说,“吴大人,这是纹银千两,请大人笑纳,事成之后,小生还有重谢。再说,家父在任时,对你也不薄,如今家父下了狱,吴大人,看在家父曾经和你同朝为官的面子上,你就放他一马吧!”

“干什么?干什么?你这是干什么?”吴绍光十分生气,并没有接他的银票。“我说刘公子,我想放过令尊,可大明的法律不会放过令尊。令尊为官时的罪行,那是罄竹难书、天怒人怨,谁也救不了他。刘公子,收起你的银票,回去吧!”

“吴大人,你真的不能高抬贵手,非要据实上报吗?”

“没办法,这是吴某职责所在。”

“大人,我给你跪下了,只要你肯放过家父一马,你提什么条件,我都答应。”刘道跪在吴绍光面前,苦苦地哀求。

“你走吧!什么也别说了,你说啥也没用,回去吧!我累了,天也不早了,我要休息去了,送客。”吴绍光彻底拒绝了刘道。

离开吴宅的刘道,在大雪中有气无力地挪动着脚步,无精打采地往前走着。此时,他的心里恨透了吴绍光。他自言自语地说:“吴绍光呀吴绍光,你这个不识抬举的东西,你等着,我一定会让你付出代价的。”

呼啸的寒风掠过苏州郊外,把这儿的树木、枯草刮得东倒西歪,几乎要把它们连根拔起。已经降下了一个多月的大雪,一点也没有融化,整个大地,依然是白茫茫地一片。在这白茫茫的雪地中,出现了一座新坟,新坟前面,是死者家属一片哀天嚎地地哭声。身穿重孝,跪在人群最前面的刘道,哭得更是肝肠痛断。

“爹,是孩儿无能,不能救你老人家,孩儿不孝呀!爹,你今日之所以惨死在刑场,都是苏州府的那个狗官吴绍光害的,我与这个狗官势不两立、不共戴天。爹,你的仇,孩儿我一定会报的,有朝一日,我一定要让吴家家破人亡。”刘道在悲痛中,歇斯底里的大喊。

明天启六年(公元一六二六年)春,南直隶苏州府。

漫长而又严寒的冬天,终于过去了,久违的温暖,又回到了这座江南古城。苏州的大街小巷,开始热闹起来,叫卖声、讨价还价声、熙熙攘攘的说话声,响成了一片。吴绍光抱着两岁的女儿,行走在大街上。在父亲怀里的吴香一边吃着糖葫芦,一边好奇地看着街上的一切。

“小香香,你看,前面有耍猴的,咱们过去看一看小猴子,好不好?”吴绍光说。

“好呀好呀!爹爹,看小猴子去喽!”吴香十分高兴地说。

吴绍光抱着女儿,挤进了人群,站在人群的最前面。只见那只小猴子,在耍猴人的指挥下,做着各种各样的动作,逗得围观的人们哈哈大笑。吴香吃完了糖葫芦,把竹签随手一扔,就等着两个大眼睛,聚精会神地看着。看了一会,她高兴地拍着小手,大声叫着:“好、好。太好玩了。”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