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魂断李姬园> 第4章 相识媚香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章 相识媚香楼(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夜幕降临了,秦淮河两岸灯火通明,商女的歌声,客人们的欢笑声,响成了一片。这儿的人们,早已忘记了北方的战火,尽情享受着这歌舞升平的太平世界。这些王孙贵族公子哥们,进酒楼、入烟花巷,听曲喝酒,过的好不潇洒快活。陈贞慧、吴应箕等这些复社的才子们,当然也不能免俗,他们在媚香楼听完李香唱曲后,又和李贞丽打起了马吊牌。

“你们这些复社的大才子们,文笔比刀剑还厉害,一张《留都防乱公揭》,弄得阮大铖阮大胡子在南京城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现在,那个阮大胡子,在南京城内无法立足,跑郊外去了。痛快,真他娘的痛快。”李贞丽一边打牌一边说。

“活该!”陈贞慧说。“这个阮大胡子,当年魏阉把持朝政时,就依仗魏阉的权势,胡作非为。好在老天有眼,让魏阉倒台,让这个阮大胡子丢了官。没想到的是,这个阮大胡子丢了官职还不老实,在南京城内上窜下跳,四处活动,妄想回复他往日的威风。我们这些复社人士如不出来教训教训他,如何对得起那些圣贤书。”

“诸位刚直不阿、勇斗奸佞的精神,让小女子万份敬佩,我李香能认识诸位,真是三生有幸。”站在李贞丽身边的李香说话了。

“香儿,你虽然是一介女流,但你那一身正气,也是不让须眉呀!前些日子,那阮大胡子出重金请你去他那儿唱曲,被你严词拒绝,弄得那个阮大胡子派来的人碰了一鼻子灰,灰溜溜地走了。”吴应箕说。

“是呀,香儿的这一举动,让我这个当娘的也十分敬佩。做人就应该这样,骨气比钱财更重要,咱绝不能为了蝇头小利而没了骨头。诸位,香儿能像今天这样明事理,和你们的影响也是分不开的。”李贞丽说。

“哪里哪里,香儿能够如此,完全是她的秉性所决定的。”华亭县(今上海松江)教谕杨文骢说到这,又打量了一下李香,说,“我看香儿天姿国色、小巧玲珑,不如送给香儿一个雅号。”

“龙友(杨文骢的字)兄,什么雅号?”陈贞慧问。

“就叫她香扇坠吧!”

一听“香扇坠”这个雅号,众人齐声叫好。

“你们也真是的,那我开什么心。”李香的脸一下子红了。

“诶!香儿,这怎么是拿你开心呢?这是龙友兄弟对你的赞美呀!扇坠,是扇子上美丽的装饰品,龙友兄弟说你是散发着香气的扇坠,真是太贴切、太形象了。”吴应箕说。

“吴公子,你再乱说,我就不理你了。”

“瞧瞧你们这些大才子们,把香儿夸得都不好意思了。好了好了,咱们啥也别说了,打牌,打牌。”李贞丽说。

于是,众人都不再说什么了,开始专心致志的打牌。李贞丽的手气可真不好,输了一局又一局,把李香输的都心疼了。一直打到天亮,李贞丽竟把千两黄金输了个干干净净。大家玩累了,也就散了。李贞丽和李香把这几个复社的大才子,送出了媚香楼。李贞丽和李香回来以后,李贞丽见李香很不高兴,就问她怎么了。

“娘,你今夜输的钱太多了,女儿看着心疼。”李香说。

听了李香的话,李贞丽笑了起来,她说:“香儿,没啥可心疼的,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别看的太重。咱们今夜玩,就图个痛快、高兴,输点钱算什么,你就别往心里去了。”

明崇祯十二年(公元一六三九年)春,河南,归德府。

时间虽然早就进入了春季,然而,由于倒春寒的到来,天气一下子又进入了寒冬。呼啸的北风吹不走满天的乌云,天阴沉沉的,整个世界一片昏暗。在寒冷的归德城外,侯家一家人的心像这个天气一样阴沉。

“相公,咱爹如今遭奸人想害,被关押在京城的大牢之中,咱二叔也没了,咱爷爷也成了一介布衣,咱侯家的希望,只有寄托在你的身上了。为妻希望你这次参加南京乡试,能金榜题名,重铸咱侯家的辉煌。想当年,咱爷爷在朝中为官,咱爹、咱二叔同时考中进士,咱们侯家是多么的扬眉吐气,让多少人羡慕死。没想到的是,到了如今,咱家却落到了这步田地……”侯方域的夫人常氏说到这,就再也说不下去了,一时间她是泪如雨下,低声啜泣。

“娘子,你别难过,为夫我一定不辜负你的希望,一定要像咱爹、咱二叔那样,在这次乡试中金榜题名。”侯方域说。

“唉!金榜题名,金榜题名,金榜题名又有啥用?”侯方域的爷爷侯执蒲说,“想当年,我和你父亲、你二叔哪个不是金榜题名?可是,等待我们父子三人的是什么?还不是连遭打击,罢官的罢官,入狱的入狱?方域,爷爷我对官场早已心灰意冷,我也不希望你再踏入官场了。”

“爷爷,我从小就跟着你读书,长了不少知识,也学会了做人的道理。我记得我小时候,你带我去火神台、张巡祠游玩时,你就给我讲燧人氏钻木取火、张巡血战睢阳的故事,你教导我要像他们一样,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这么多年过去了,你的教诲孙儿我始终不敢忘记。可是今天,孙儿我实在不明白,你为啥要说出这样的话来?受了点挫折、委屈,难道就要置国家黎民于不顾吗?孙儿觉得,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救社稷于危难,救黎民于水火,轰轰烈烈的干出一番事业来。”

“方域,既然你如此固执,爷爷也就不说什么了,还是让事实来说服你吧!”

“方域,我的乖孙子,你长这么大,还没有离开过家里人,这次你孤身一人去南京,奶奶真对你放心不下呀!”侯方域的奶奶田氏说。

“奶奶,这个你不用担心,我已给南京的好友陈定生(陈贞慧字定生)、吴次尾(吴应箕字次尾)等人去了信,到南京后他们会照顾我的。爷爷、奶奶,你们都这么大年纪了,你二老的身子骨怎们经得起这城外的风寒呀!快回去吧!娘子,带二老回去。”侯方域说。

“相公,如今盗匪蜂起,天下大乱,一路之上你千万要小心呀!”常氏说。

“娘子,我会当心的,你们快回去吧!城外太冷了。”

侯方域说完这些后,就骑上马飞奔而去。常氏等人并没有回去,他们站在寒风中,目送着侯方域的背影。只见侯方域的背影越来越小,很快就消失在这个大平原上。

侯方域走进一个小镇,忽然看见一个熟人站在街上,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好友宋权宋元平。这个宋权,虽然比侯方域大了十几岁,但他和侯方域却没有一点隔阂,两个人每次聊天都谈得十分投机。侯方域心里说:“昨天我已辞过雪苑社的好友和元平兄长,可今日,元平兄长怎么又出现在这里?”

“朝宗(侯方域字朝宗)贤弟,今天我本想在归德城为你饯行,没想到你走这么早,没办法,我只好走近路赶到你前面,在这儿等你了。”宋权说。

“元平兄长,”侯方域下了马,说:“昨天我已向你辞行了,今天你又来为我饯行,真让我有点过意不去呀!”

“朝宗贤弟,咱俩交情如此深厚,为你摆酒饯行也是应该的。里面请。”

宋权一边说一边把侯方域让进了一家客栈。一个店小二急忙接过侯方域的马,牵到后院去了。侯、宋二人落座后,宋权就让店家上菜。没过多大会,店家就把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了上来。

“朝宗贤弟,你这一走,不知何时咱俩才能见面。今天,咱俩得痛痛快快地拉拉。说实在的,为兄我真舍不得你走,可是,你要实现自己胸中的抱负,为兄我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朝宗贤弟,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此次参加南京乡试,定会金榜题名。这么一来,你就可以一展胸中的抱负,为救我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尽力了。来,咱俩先干一杯,这杯酒祝朝宗兄弟金榜题名。”宋权说。

“多谢元平兄长吉言。”侯方域说完这句话后,就和宋权碰杯,二人同时把杯中酒一饮而尽。

“唉!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呀!只怕凭我侯方域一己之力,难以力挽狂澜。如今,满清进犯、盗贼蜂起,我大明已是危如累卵。”侯方域说到这,难过地掉下了眼泪。“我侯方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真有点不识时务。”

“朝宗贤弟,别这么悲观,我大明还没有陷入绝境,只要天下仁人志士共同努力,我大明还是有希望的。”

“希望,哪里来的希望呀?如今,旱灾如此严重,官府不知救灾,却加紧收刮百姓,苛捐杂税多如牛毛,老百姓的生活已经穷苦到了极点。听俺家的仆人说,如今乡下百姓几乎家家断粮,几乎人人都靠野菜度日,甚至还出现了人吃人。如今的中原,已是遍地干柴,只要有一丁点火星,就会燃起熊熊大火。真到了这一步,我大明就无药可救了。”

“是呀,我也担心,豫东会成为第二个陕北,再出现一个李自成。”

“今天天阴这么好,是不是该下一场雨雪了。”侯方域低着头,一边玩弄着手中的酒杯一边说,“已经有大半年滴雨未下了,如果再旱下去,中原的百姓真的没法活了。”

“朝宗贤弟,这场雨雪没有希望了,你看,太阳出来了。”宋权往窗外看了一眼说。

侯方域把目光投向窗外,只见太阳从厚厚的云层里钻了出来,照亮了这个昏暗的世界。侯方域叹了一口气说:“老天爷,你这是要亡我大明呀!”侯方域说到这,难过的泪水又流了出来。宋权也是低着头,沉默不语。

“元平兄长,今天咱俩就拉到这吧!我还要赶路呢。”侯方域说。

“好吧!朝宗弟,你一路上要多加保重。”

就这样,侯方域别过宋权,骑上马直奔南京而去。一路之上,他看到了一片又一片因缺水而枯黄的麦苗;他看到了一群又一群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难民;他看到了一具又一具无人掩埋、暴尸荒野的饿殍。眼前的一切,让侯方域感到无比痛心,也让他无奈。他抬头看了看天空,云越来越少,雨雪彻底没有希望了。侯方域大声疾呼:“老天爷,你还要旱到什么时候?下点雨雪吧!救救这些可怜的百姓,救救我多灾多难的大明吧!”喊完这些后,侯方域泪如雨下。

到了江北渡口后,侯方域雇了一条船,乘船过江。在南京桃叶渡口,侯方域牵着马下了船。此时,陈贞慧、吴应箕、张溥等人早已在此等候。这些人见到侯方域后,急忙迎了上去。

“朝宗贤弟,我们早也盼晚也盼,今日终于把你这个归德大才子盼来了。”陈贞慧说到这,就向侯方域介绍随自己而来的人。“这位吴次尾,你早已认识,我就不多说了。”侯方域冲吴应箕做了个揖,并满脸堆着笑说:“次尾兄长,多年不见你还好吧!”

“托朝宗贤弟的福,我一切都好。”吴应箕也做了个揖说。

“这位是西铭(张溥的号)先生,我们复社的领袖。”陈贞慧向侯方域介绍了张溥。

“西铭先生,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你虽为一介布衣,却能让当朝内阁首辅俯首帖耳,令小生万份敬佩。先生的一篇《五人墓笔记》,读来是荡气回肠,正义凛然。”侯方域冲张溥做了个揖,满脸堆着笑说。

“哪里哪里,侯公子谬赞了。老朽久闻侯公子九岁能诗,如今文采更是名扬天下,不愧为归德府雪苑社的大才子呀!”张溥也笑着说。

“你二位就别互相恭维了。来,我把这几位也给朝宗兄弟介绍一下。”陈贞慧说到这,就把杨文骢、余怀、吴伟业等人一一介绍给了侯方域,侯方域向这些人一一问好。

“朝宗贤弟,今天我做东,咱们几个喝他个一醉方休。”陈贞慧说。

“小生刚到南京,就让定生兄长破费,真让我过意不去呀!”侯方域说。

“朝宗贤弟,你这么说就见外了。你远道而来,我请回客也是应该的。走,咱们喝个痛快。”

几个人进了酒楼,都落座后,陈贞慧点了酒菜。一帮人互相敬酒,喝了一阵子后,几个人就开始聊天了。

“朝宗贤弟,你自幼就是神童,文才盖世无双,此次参加乡试,金榜题名那是没有问题的。这几日你好好用功,等乡试结束后,我领着你在南京城好好玩玩。”陈贞慧说。

“唉!国家到了这步田地,我那还有心情游玩。诸位是没有看到江北百姓的惨状,是无法体会我现在的心情的。”侯方域说。

“朝宗贤弟,你忧国忧民的心情我们能够理解,该忧国时忧国,该找乐子时还得找乐子。你老是这样闷闷不乐的,对身体也不好呀!”杨文骢说。

“是呀,侯公子,你也别太烦恼了,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我大明一定会有办法走出困境的。别想那么多了,该吃吃,该喝喝,吃饱喝足后再忧国忧民吧!”吴伟业说。

“算了,不想那么多了,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啥样咱也不管他了。来,喝酒喝酒。”侯方域说。

就这样,侯方域与这些人边喝边聊,一直到了天黑,这些人才算罢休。侯方域送走这些人后,就进了自己的客房,挑灯夜读。对于眼前这场乡试,他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乡试的这一天终于来临了,侯方域和众多考生一起,走进了江南贡院。在考试中。侯方域的文章,那是一气呵成。在文章中,侯方域把自己的大政方针、治国方略以及对当今圣上的批评指正,全部写了出来。写完之后,侯方域顿时感觉轻松了许多。在其他考生还在奋笔疾书之际,侯方域已经交上了自己的试卷。

走出江南贡院的侯方域,心情显得特别高兴,如果这次乡试自己能够金榜题名,自己就可以一展宏图,实现自己的抱负,轰轰烈烈的干出一番事业来。在贡院门口等着侯方域的陈贞慧、张溥二人,见侯方域这么快就出来了,都大吃一惊。

“朝宗贤弟,你交上试卷了?”陈贞慧问。

“对!今天的乡试,没有什么难度,文章我是一气呵成。”侯方域显得十分自信。

“哎呀!朝宗贤弟不愧为归德大才子,果然名不虚传,这么快就交上了试卷,真让为兄我十分敬佩。”

“侯公子,既然你已经考试完了,就应该在南京城内好好玩玩,放松一下。”张溥说,“南京有女妓李香,能歌《玉茗堂词》,尤落落有风调。这个李香,可是名震南京的歌妓,她的唱功,在南京城内无人能比。走,咱们去南京见见这位李香姑娘。”

“听西铭先生这么一说,我还真想见见这个李香了。”侯方域说。

陈贞慧、张溥二人领着侯方域进了媚香楼。他们刚一进去,就碰上了李贞丽。李贞丽和陈贞慧、张溥二人打过招呼后,便问二人跟在二人身后的这位陌生公子是谁,陈贞慧笑了一下说:“这位公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归德府雪苑社大才子侯朝宗。朝宗贤弟,这位是媚香楼的老板娘李贞丽,以后你叫她贞娘也就是了。”

“哎呀,你就是当年的神童侯朝宗侯大公子呀!我听说你小小年纪就写了一手好诗,今日一见,果然是风流倜傥、一表人才。”李贞丽说。

“神童不敢当,贞娘过奖了。”侯方域笑了一下说,“小生听说,媚香楼的李香姑娘,唱功在南京数第一,今日特来拜访,不知是否有缘一睹李姑娘的芳容?”

“这个没问题。侯公子,俺家香儿对你也是仰慕已久,十分喜欢你的诗词文章。如果她得知侯公子来到媚香楼,不乐疯才怪呢。公子稍等,我去楼上把香儿叫来。”

李贞丽说完这些后,救命丫环上茶,让侯方域等三人边喝边等,接着,李贞丽自己上了楼。没过多大会,李贞丽就领着李香、卞赛、郑妥娘等人下来了。李贞丽向李香介绍了侯方域:“香儿,我向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雪苑社大才子侯朝宗。”

李香打量了一下侯方域,只见侯方域头裹黑色方巾,身穿蓝色长袍,身材高大、皮肤白皙,看上去那是玉树临风、英俊潇洒。打量完侯方域后,李香冲侯方域蹲了个万福,口中说道:“小女李香见过侯公子。”

侯方域看了李香一眼,立刻惊呆了。这个李香,个子虽然不高,但给人一种小巧玲珑的感觉,她身姿婀娜、肤色洁白如玉,真是国色天香、倾国倾城。侯方域看了李香一会后,就双手作揖,微笑着说:“小生归德侯朝宗,见过香儿姑娘。”

“哎呦!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雪苑社大才子侯朝宗侯大公子呀!长得果然是英俊潇洒。”郑妥娘说,“侯公子,我听说你满腹经纶、出口成章,今日就以我们香儿姑娘的雅号‘香扇坠’为题,作诗一首好不好?”

“对,侯公子,你就露一手吧!让我们姐妹们欣赏一下侯公子的文采。”卞赛说。

李贞丽、张溥、陈贞慧三人的目光也盯住了侯方域。侯方域打开手中的扇子,轻摇着看了李香一会,说道:“好,小生就献丑了。”说完了这些,他立即作诗一首:

南国佳人佩,休教袖里藏。

随郎团扇影,摇动一身香。

众人听完后,齐声叫好,李香也羞红了脸,她说了声:“侯公子过奖了。”说完这句后,她心里说:“这位侯公子,果然名不虚传,真是出口成章呀!”想到这,李香又说:“侯公子,能否赏光来小女的房间一坐。”

“哎呀,香儿,怎么,刚见面你就把人家往自己的房里拉呀?你这速度也太快了吧!”郑妥娘说到这,就哈哈大笑起来,众人也跟着笑了起来。

“香儿妹妹这是和侯公子一见钟情呀!”卞赛说。

“就你们两个的话多,我和侯公子,只是随便聊聊,你看看你们俩,心里都想些什么?”李香说完这些,又看了侯方域一眼,笑了一下说,:“侯公子,不知能否赏光?”

“那小生就陪香儿姑娘到楼上拉拉。”侯方域说。

“好、好,你们俩都上去吧!侯公子,你的这两位朋友,自有我们招待。”李贞丽说。

“娘,那你们就在楼下玩吧!我和侯公子就上去了。”李香说。

“上去吧!上去吧!你俩上去吧!”

侯方域随李香上了楼,进了李香的房间。李香让他坐下,并给他沏了茶。侯方域谢过李香后,正要喝茶,忽然,他看到了李香画的那幅孤舟荡于江心图挂在墙上,侯方域放下茶杯,走了过去细细观赏。

“好、好、好,画的太好了,真是栩栩如生,让人一看就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嗯,诗写的也不错,不知出于哪位大家的手笔。怎么,画上既无印章,也无署名。怪了怪了。”侯方域低声自言自语。

李香见侯方域看的入神,就轻轻地走到侯方域身边。侯方域继续低声自言自语:“这幅画到底是谁画的?”

“侯公子,这是小女子随便画的。”李香说。

“什么,香儿,这、这、这是你的大作?”听了李香的话,侯方域大吃一惊。“哎呀,想不到,真想不到,香儿姑娘竟有如此才华,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呀!”

“侯公子过奖了。在侯公子面前,小女子这是班门弄斧了。侯公子,请坐。”

侯方域重新落座,喝了一口茶后,说:“香儿姑娘,小生听说你的昆曲唱得好,不知能否为小生唱一曲,让小生欣赏欣赏?”

“侯公子,那小女子就献丑了。”李香说到这儿,就拿来琵琶,坐在侯方域的对面,手调弦锁,轻启朱唇,唱了起来。侯方域一边品茶一边听曲,显得悠然自得。很快,他陶醉在美妙的昆曲之中。过了一会,侯方域放下茶杯,闭上眼睛一边聆听一边用手敲打着茶几,打着节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