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魂断李姬园> 第11章 翡翠楼送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章 翡翠楼送别(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多尔衮高兴地回到了王府,向大玉儿说了山东战场的捷报。大玉儿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是很高兴,她说:“王爷,榆园匪寇这个心腹大患已除,我大玉儿也能睡个安稳觉了。说实在的,这股匪寇靠近北京,对咱们的威胁也太大了,只要他们一日不灭,我大清也就一日不得安宁。”

“荡平了榆园匪寇,整个北方也就太平无事了。下一步,本王将集中兵力,清除南方的匪患,使我大清实现真正的天下一统。此次榆园剿匪,归德才子侯方域,立下了大功,对于这样的人才,本王一定要重用。”多尔衮说。

“王爷,大玉儿想问一下,这个侯大才子,用什么办法剿灭了榆园匪寇?”

“火烧榆林,使匪寇失去了藏身之地。扒开荆隆口黄河大堤,水淹榆园,使匪寇的地道完全坍塌,然后我军水陆并进,一举全歼匪寇主力。”

“扒黄河大堤,水淹榆园,这么一来,山东百姓岂不要陷入灭顶之灾?如此歹毒之人,王爷万不可重用,如重用此人,必失民心。自我大清入关以来,屠城剃发,已激起汉人激烈的反抗,失民心之事,我们不能再干了。”

“是呀,侯方域水淹榆园,虽然荡平了匪寇,但齐鲁百姓也是家破人亡,死于洪水者不计其数。这个侯方域,功过相抵,本王对他既不奖赏也不处罚,不过,侯方域这个人才,本王还是要用的。本王将命令河南巡抚吴景道,请侯方域参加明年河南的乡试,本王将通过乡试重用此人。”

“唉!王爷,你可真是用心良苦呀!”

这几日,涌入大名府的难民越来越多。在凛冽的寒风中,他们露宿街头,每天因冻、饿、病而死的不计其数,撕心裂肺的哭声日日不绝于耳。侯方域在自己的住处,每当听到这些哭声,心痛地就如同刀割一样。侯方域在屋里一边徘徊一边想;“榆园义军的弟兄们,齐鲁大地的乡亲们,我侯方域对不住你们呀!可是,我这么做也是无奈之举,我要重振我侯家,我要像我爷爷、父亲、二叔他们那样,身居庙堂,光宗耀祖,我不想这一辈子一事无成,平平淡淡地过一辈子。义军弟兄们,乡亲们,原谅我吧!

香儿,你如果知道我的所作所为,会不会恨我?你要恨就恨吧!我不能为了儿女私情,置自己的前途、候家的前途于不顾。到时候,你要继续留在我的身边,当然更好,如果你执意要离开我,我也不强留,没有办法,该做出牺牲时就要做出牺牲。”

正当侯方域在屋里胡思乱想的时候,张存仁走了进来,他一见到侯方域就说:“侯公子,自从荡平了榆园匪寇之后,本官怎么就没见你高兴过呀?公子为我大清立下奇功一件,我大清自然不会亏待公子的,公子飞黄腾达的日子指日可待。”

“哎呀,张大人来了,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张大人,请坐。”侯方域说。

二人落座以后,张存仁问侯方域这些日子为啥闷闷不乐,侯方域说;“张大人,你看看这满街的难民,你再听听这哀天嚎地地哭声,小民我高兴地起来吗?这一切,都是我侯方域造的罪过,我对不起齐鲁百姓。”

“侯公子,你也不必自责,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说实在的,侯公子这一招,本官也不想用,也不愿用,可是,不用不行呀!为了我大清江山永固,为了国家的太平安宁,只有让老百姓做出点牺牲了。好在北方的匪患已经平息,以后北方的百姓不会在遭受战乱之苦了。”

“张大人言之有理,是呀,长痛不如短痛。从今往后,但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张大人,小民请求你上书朝廷,让朝廷救济一下这些难民。”

“那是自然,本官一定会上书朝廷的。”

二人刚说到这,张存仁的手下跑来禀报,说朝廷的圣旨已到了府衙。张存仁、侯方域一听圣旨来了,不敢怠慢,一溜小跑直奔府衙而去。

二人进了府衙后,宣旨官让二人接旨。二人跪在宣旨官面前,宣旨官大声读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直隶、河南、山东三省总督张存仁、归德书生侯方域,为了剿匪,竟擅自做主,扒开黄河大堤,水淹榆园,致使我齐鲁百姓流离失所、损失惨重。论罪本应严惩二人,念二人剿匪有功,从轻处罚,张存仁免去总督职务,削职为民。对于侯方域,朝廷不予奖励,返乡继续为民,钦此。”

听了这道圣旨,侯方域如五雷轰顶,差点没晕过去,完了,完了,自己那飞黄腾达的仕途,已经变成了黄粱一梦,自己所有的努力,如今全部付诸东流。身居庙堂,光宗耀祖的梦想,也已经变得遥遥无期了。此时此刻,张存仁的心里也凉透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的为满清卖了这么多年的命,到头来就落得了这样一个结局。

二人叩头谢恩,接过了圣旨。

侯方域带着一颗伤透的心,离开了大名府,返回归德老家。一路之上,凛冽的寒风把侯方域刮得浑身冰冷,而侯方域胸中的那颗心,比身体更冷。骑在马上的侯方域,看着无叶的树木、枯黄的秋草和满地的白霜,心中更加难过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可如今,兔子还没有死光,飞鸟还没有射尽,满清朝廷就已经开始卸磨杀驴、过河拆桥了。此时的侯方域,恨透了满清朝廷,他暗暗下定决心,从今往后,再不为满清朝廷做事。忽然,他又担心,自己辅佐张存仁一事,被香儿知道了,如果香儿因此离开了自己,岂不是鸡飞蛋打,落了一场空?官没做成,连自己心爱的女人也背弃了自己,自己就亏大啦!不行,绝对不行,他绝不能看到这样的结局,他必须隐瞒此事,绝不能让香儿知道。

侯方域回到家中以后,常氏、吴香都很高兴,她们准备了丰盛的酒菜,为侯方域接风洗尘。在酒席宴上,吴香问了侯方域榆园义军的情况,侯方域叹了一口气,十分悲伤地说:“完了,完了,榆园义军完了,禽兽不如的清军,为了剿灭义军,不惜扒开荆隆口黄河大堤,水淹榆园,义军全军覆没,齐鲁百姓死于洪水者,更是不计其数。”说到这,侯方域顿时觉得面红耳赤、无地自容,他不知道,这话是在骂清军,还是在骂自己。

“禽兽、禽兽,真是为了达到目地,不择手段,这是满清政府继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后欠下的又一笔血债。”听到水淹榆园的消息后,吴香的心中是怒火万丈。“这样一个恶贯满盈的朝廷,不会长久的。相公,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已经尽力了,香儿希望你不要自责。”

“相公,你胆子可真大,竟敢和榆园军搅在一起,如果此事被官府知道,可是要被灭九族的。”常氏说。

“二位夫人,你们一定要守口如瓶,我参加榆园军一事,不要对任何人讲,以免给咱家带来大祸。”

“相公,我和大姐一定会守口如瓶,绝不会对任何人讲。”吴香说。

清顺治八年(公元一六五一年)初秋。豫东平原。

一队官军护送着一辆马车,不紧不慢地行走在笔直的官道上。坐在车内的河南巡抚吴景道,看着官道两旁大片大片的大豆、高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去年冬天,摄政王多尔衮命令他请侯方域再次出山,参加今年河南的乡试。吴景道接到命令后,很是为难,榆园一战,侯方域为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朝廷却没有对他进行任何奖赏,让侯方域寒心而去。如今,多尔衮又让自己再次请侯方域,吴景道真不知道,见了侯方域自己该说什么。正在他犹豫着去还是不去的时候,又从京城传来多尔衮暴亡,顺治亲政,疯狂清算多尔衮的消息,这下,吴景道再也不用执行多尔衮的命令了,他的心里,也一下子轻松了很多。今年刚刚入秋,顺治帝下诏,要求各地官员动员隐居在全国各地的贤才参加今年的乡试,为了执行皇帝的旨意,吴景道只好硬着头皮亲赴归德,动员侯方域参加今年河南的乡试。

吴景道来到归德府后,就迫不及待的来到侯宅,拜访侯方域。他下了马车,走上前去对看门的说:“老先生,我乃河南巡抚吴景道,今日前来拜访侯朝宗侯公子,麻烦你进去通报一声。”守门人让他稍等片刻,自己进去通报。

守门人进了侯方域的书房,对侯方域说河南巡抚吴景道前来拜访。侯方域一听守门人这话,心里就来气了,他心里说:“这满清的官员,怎么又来找我了?是不是又遇到什么麻烦事了?言而无信的满清朝廷,用着我的时候那是甜言蜜语,说的比唱的都好听,用完了就把我一脚踢开,什么玩意。还想让我为你们卖命,做梦去吧!”想到这,侯方域就对守门人说:“你转告吴大人,今日我身体不适,不便见客。”

守门人说了声“是”,就退了出去。守门人来到院门口,向吴景道转达了侯方域的话,吴景道听完以后,笑了一下,说:“哎呀!本官来的真不巧。没关系,让侯公子安心休养,本官改日在来拜访,告辞!”

几天后,吴景道再次来拜访侯方域,守门人进书房通报。侯方域对守门人说:“你告诉吴大人,今日我喝醉了酒,不便见客。”守门人说了一声“是”,就退了出去。侯方域担心这个吴景道会闯进来,于是他抱起一坛子酒一饮而尽。喝醉酒后的侯方域,趴在书桌上呼呼大睡起来。

果然不出侯方域所料,有点生气的吴景道,闯进了侯宅,他要看个究竟。他一边往里走一边问守门人侯方域住在哪个房间,守门人无奈之下,只好把吴景道领进了侯方域的书房。吴景道一进书房,就闻到了满屋的酒气,熏得他差点没吐出来。他看到酩酊大醉的侯方域,正趴在书桌上呼呼大睡,吴景道无奈地摇了一下头,只好离开侯宅。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吴景道又拜访了侯方域几次,侯方域每次都喝的大醉,让吴景道无可奈何。这一下,吴景道终于明白了,这位侯大才子,分明是在躲着自己。吴景道心里想明白以后,心中是怒火万丈,是呀,作为一个堂堂的一省巡抚,竟然被一个书生一次又一次地拒之不见,这也太失自己的颜面了。吴景道决定,给侯方域一点颜色看看。

夕阳西下、玉兔东升,一阵秋风吹来,让安静的侯宅充满了凉意。心烦意乱的侯方域,走上了翡翠楼。面对着纠缠不休的吴景道,侯方域的心里真是烦透了,他只好去找吴香诉苦。侯方域进了吴香的房间,对吴香说自己要在这儿过夜。吴香心里十分高兴,服侍着侯方域睡下。躺在床上的侯方域,对吴香说:“香儿,这些日子,为夫的心里真是烦透了,那个河南巡抚吴景道,三天两头的来找我,看样子是让我出山,为满清效力。我只好一次又一次地醉酒,拒绝见他,可他却对我纠缠不休,没完没了,真是烦死了。”

“相公,不必烦恼,不管他来多少次,你不搭理他也就是了。过些日子,他自己就明白是咋回事了,如果他知趣的话,就不会再来了。相公,你做的对,香儿支持你,咱们就是饿死,也不能食满人的俸禄。这个满清朝廷,是建立在千万汉人尸骨上的朝廷,他剃我长发、毁我衣冠,其罪行罄竹难书,咱们就是死,也不为这样的朝廷卖命。”

“香儿说的对,我侯方域就是死,也不为满人效力。”

二人刚说到这,忽然听到外面想起一阵嘈杂声。侯方域、吴香二人急忙穿衣下楼,来到院中一看,只见一群官兵闯了进来。他们正在问常氏侯方域在什么地方,常氏问这些官兵,找俺相公有啥事,一个军官说:“现在,侯方域是朝廷钦犯,我们要把他捉拿归案。”

“我侯方域遵纪守法,何罪之有?”侯方域走上前去,质问这个军官。

“遵纪守法?好一个遵纪守法。”这个军官冷笑一声,说,“侯公子,我问你,当初我大清南下剿灭伪弘光政权时,你在扬州辅佐史可法对抗我大清,公子难道忘了吗?”

“你们……你们……”侯方域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竟找了这样一个理由来抓捕自己,一时间气得不知该说什么好。

“侯公子,本官没有冤枉你吧?来人,把侯方域给我带走。”这个军官话音刚落,几个官兵就一拥而上,绑了侯方域,押着他往外走去。见此情景,常氏一下子瘫倒在地,嚎啕大哭起来。她一哭,站在院中的那些下人们,也跟着哭了起来。

“大姐,别哭了,咱们得想想办法呀!怎么办?怎们办?咱们该怎么办?”吴香说着说着,也抽泣起来。

“走,咱们去南园,找咱爹去。”常氏止住哭声,说。

“大姐,这个时候城门早就关了,咱们根本出不去呀!再说了,咱爹现在是平民百姓一个,就是找到了他,他也未必救得了咱相公。”

“也是,哎呀,这该咋办呀!对了,宋元平这几日不是在家中吗?咱们去找他,也许他有办法。”

“大姐,那宋元平是什么人,难道你还不知道吗?一个满清朝廷的鹰犬、不知廉耻的降臣,咱们怎么能去求他?不去,不去,打死也不去。”

“香儿,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想着这些?你说是你的气节重要?还是咱相公的命重要?好,你不去,我去。只要能救出咱相公,我豁出去了。”常氏说到这,就吩咐下人备车,去宋府。

“大姐,别生气了,为了咱相公,香儿也豁出去了,香儿随你同去。”吴香说。

夜已经很深了,坐在书房中的宋权仍然是毫无睡意,此时,他正为侯方域的事情发愁呢。从自己与吴景道的交谈中,宋权得知侯方域这段时间有意躲着吴景道,这让吴景道很生气。宋权看明白了,侯方域是坚决不肯与大清合作,而吴景道又不肯善罢甘休。他担心,再这样下去,非出大事不可。到时候真出了事,自己该怎么办?难道袖手旁观吗?想着这些,宋权的头都大了。

就在这个时候,下人进来禀报,说侯公子的两个夫人前来拜访。宋权听了下人的话,心中立刻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侯方域肯定出事了。宋权来不及多想,就一溜小跑迎了出去。他来到院门口,见常氏、吴香二人正在门外站着。宋权还没来得及开口说话,常氏就“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哭着求宋权救救侯方域。吴香见常氏跪了下来,自己也跟着跪了下来。

“二位弟妹,你们这是干什么?快起来,快起来,有什么事咱们进家里说。”宋权急忙把二人搀扶起来,并把她俩让进了客厅。

三人落座后,宋权问常氏,是不是朝宗弟出事了,常氏哭着说:“对!今夜一群官兵闯进了俺家,抓走了俺相公。元平兄长,我知道你和俺家相公是铁哥们,你一定要想想办法救他呀!”

“二位弟妹,你们别难过了,兄长我不会袖手旁观的。这事一定和吴巡抚有关系,明天我去归德府衙,找吴巡抚问问情况。二位弟妹,你们回去等我的消息吧!”

常氏和吴香站了起来,谢过宋权后就告辞了。

天亮以后,宋权来到了归德府衙,拜访吴景道。二人落座后,吴景道说:“宋大人,你一大清早就来找我,是不是有什么事呀?”

“吴大人,本官想问一下,你们为什么连夜抓走侯公子?”宋权说。

“这个不识抬举的臭书生,本官要给他点颜色看看。”

“吴大人,你可知宋朝的苏洵、苏轼父子?”

“这个本官当然知道,他们父子二人可是了不起的大文豪。宋大人,你突然问这个干什么?”

“侯朝宗侯公子和他的父亲,就是当今的苏洵、苏轼呀!对于这样的人才,吴大人真的会忍心加害吗?”

听宋权这么说,吴景道哈哈大笑起来,他说:“宋大人,本官为什么要抓侯公子,你还不清楚吗?本官知道,你和侯公子的交情很深,侯公子对你也有救命之恩。宋大人,不如你替本官劝一劝侯公子,让他参加大清的乡试,为大清效力。只要他肯参加乡试,本官立即释放他。”

“好吧!我这就去狱中,劝一下侯公子。”

宋权离开府衙,直奔侯宅而去。在侯宅客厅,宋权对常氏、吴香二人说:“二位弟妹,为兄我已经问明白了,官府抓捕朝宗贤弟的原因,他们就是让朝宗贤弟参加今年的乡试,只要朝宗贤弟肯参加乡试,什么事都没了。”

“原来是这样呀!元平兄长,俺相公十分痛恨满清朝廷,他是绝不可能参加乡试的。哎呀,这是还真麻烦。”常氏有点为难了。

“大姐,别发愁了,香儿我去一趟监狱,劝一劝咱相公,让他参加乡试。”吴香说。

“香儿妹妹,那就麻烦你去一趟了。”

“香儿弟妹,你这就随我去监狱吧!”宋权说。

吴香跟着宋权,走进了监狱,狱卒打开了关押侯方域牢房的牢门,宋权和吴香走了进去。侯方域见他俩来了,急忙迎了上去,说:“元平兄长、香儿,你们俩怎么到这儿来了?”

“相公,你没事吧!他们有没有打你?”吴香关切地问侯方域。

“没事没事,他们只是把我关在这儿,并没有对我用刑。”

“朝宗贤弟,你知道官府为什么连夜抓捕你吗?”宋权说。

“应该是这段日子,我有意躲着吴巡抚,惹恼了他,他才对我下手的吧!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竟以我曾经辅佐过史大人的罪名来抓我,亏他想得出来。”侯方域说。

“朝宗贤弟,其实吴大人没有别的意思,他就是想让你参加今年的乡试。朝宗贤弟,只要你答应参加乡试,什么事都没了。到时候你我同朝为官,何乐而不为。”

“想让我为满人卖命,做梦。我侯方域宁死也不为满人效力。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侯方域,要做当今的文丞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