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第590节 争夺泰国 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0节 争夺泰国 2(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打着“泰国华人起义军”旗号的金三角武装部队从泰北出击后,堪称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先是不费吹灰之力地拿下了泰国第三大城市、泰北第一大城市、泰北的核心重镇清迈,继而一路南下,高歌猛进、势不可挡,除了一马当先的第、第2旅,随后又有三个旅开出金三角参战,共五万余兵力参战,另有三万余兵力留守金三角。原本在云南负责训练事务的赵海军和唐飞虎按照蒋纬国的命令,乘飞机返回金三角(金三角有几个小型机场,很少使用,但功能齐全、有备无患),担任此战的正副总指挥,两人对外宣称自己分别叫“郑海军”“郑飞虎”,都是土生土长的泰国华人,从而杜绝中**队参加泰国内战的嫌疑。在拿下清迈后,赵海军制定了“水陆并进”的攻击计划,一半部队在陆上以汽车、驮畜、自行车为行军工具,另一半部队在由北向南贯穿泰国的湄南河(昭拍耶河)水面上乘坐船筏顺流而下,进展神速。

“就出动五个旅?够吗?”唐飞虎问赵海军,“泰军毕竟有二三十万人马,并且从清迈到曼谷也有几百公里呢!”

“怎么不够?”赵海军微笑道,“你不要忘了,泰国境内有三百多万我们的同胞,他们就是我们的兵源,是我们的群众基础,我们一路经过,就地取材、就地招兵,人手绰绰有余!”

唐飞虎茅塞顿开:“说得对!”

“快!快!快!”从清迈向南的陆地道路上,数万金三角部队官兵风驰电掣、飞沙走石,坐在汽车上的官兵都在休息睡觉,骑着自行车的官兵则奋力地蹬着脚踏,累了后跟坐车官兵进行两班倒轮换,车轮滚滚、人喊马嘶,道路两边和沿途城镇村庄的泰国民众怀着惊疑不定、惶恐不安的心情看着这些看上去跟他们长得差不多但却说着汉语、虽然没有军装制服但头戴钢盔并且武器精良的军队。

“弟兄们加把劲啊!划啊!一定要超过陆上的兄弟!”波涛滚滚的湄南河上,一支船队正在劈波斩浪,船队构成堪称五花八门,有民船,有货船,有渔船,有小舟,有木筏和竹筏,船筏上满载着荷枪实弹的金三角部队官兵以及沉甸甸的辎重物资,为减轻负担,部队的辎重物资大部分都用船筏运输,船筏上涛声号声一起连天,官兵们挥舞着木桨木板,奋力地划水,河两岸的泰国民众紧张不已地看着河面上的这支军队。

“不要害怕!我们不会伤害你们的!”“我们是泰国华人起义军!我们是要推翻銮披汶・颂堪的反动政府!不会伤害泰人的!我们把权力归还给国王陛下!建设泰人华人一起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新泰国!”“泰人华人友谊万岁!泰人华人一家亲!”“只要你们不反抗,就没事的!”

金三角部队里的泰国华人官兵用流利的泰语大声进行喊话,一边喊话一边发放宣传单,从而稳定人心、争取人心。金三角部队成员约三分之一是金三角当地人,约三分之二是泰国、缅甸、越南、马来亚等国华人华侨,他们从小在当地生活,既然会汉语也会流利的当地语言,他们就是在东南亚本地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对当地的自然条件、气候环境、人风俗等情况完全是了如指掌,此时充当宣传员是轻车熟路的事情。“华人起义军”想要成功,必须争取泰人的支持,哪怕争取不到泰人的支持,也要让泰人保持中立,绝不能把泰人推到起义军的对立面上,因此,宣传是头等大事。起义军必须让泰人相信,这场泰国内战绝不是泰国华人与泰国泰人的战争,而是泰国人民、泰国保皇派势力与倒行逆施的銮披汶・颂堪政府的战争。

正如赵海军判断的那样,起义军虽然在严格意义上是“中国人的军队”,但在泰国境内作战时却并非在异国他乡作战,而是近乎在本土作战,因为泰国境内有几百万华人华侨以及几十万华泰混血,他们就是起义军的群众基础,让起义军得到极大的人和优势。占领清迈后,当地十多万华人华侨纷纷夹道欢迎起义军,部队入城后,汉语欢呼声一片,处处都是“军民鱼水情”的画面,当然了,数量更多的泰人则是不知所措地看着这一幕。根据赵海军的命令,部队给几千名当地华人分发武器,武装他们,又留下几百名正规军,从而维持当地治安秩序,同时,当地还有几千名华人青壮年随军出发,帮助部队搬运辎重物资,这些都是在泰华会的帮助下顺利组织起来的的。因此,起义军虽然一路攻城略地,占领区不断扩大,但毫无后顾之忧,不需要分散兵力驻扎后方,恰恰相反,部队规模还会像海绵吸水那样不断扩大,一路前进一路吸收沿途地区的华人青壮年加入,短短两天,起义军就从五万多人扩大到八万多人。

“你们负责打仗,我们负责宣传、给你们做饭、搬运物资、救治伤员!”加入起义军的华人青壮年们这样说道。

“多谢!多谢!”官兵们感动不已,“这样的打仗真是太轻松了!”

部队参加的战斗是这样的:对面的泰军是乌合之众,部队官兵只管冲锋陷阵就可以了,饿了,华人侨胞已经准备好饭菜,受伤了,华人侨胞立刻将其抬走救治,缺少弹药和物资了,华人侨胞立刻运上来,至于战场附近的泰人,交给华人侨胞们前去喊话宣传,堪称顺风顺水。

客观上讲,銮披汶・颂堪在泰人心里还不算糟糕,他施行的那些所谓的“新政”虽然严重地损害到了泰国华人的利益,但并没有损害到泰人本身的利益,说得好听点,銮披汶・颂堪算是“泰国进行现代化改革的先驱”,推动了泰国经济、工业、民生、人、国家建设等多领域的发展,但是,他的发展手段之一是强迫泰国华人交出财富给泰国政府用于国家建设,所以泰国华人虽然憎恨銮披汶・颂堪,泰国泰人倒不是太反对銮披汶・颂堪,不少泰人还是十分支持和拥护銮披汶・颂堪的,除了保皇党势力。因此,华人起义军此时作战,遭到泰人抵制反抗的可能性还是不小的,好在,泰人普遍性情温和,因为笃信佛教而缺乏好勇斗狠的尚武精神,加上泰国华人的大力宣传,所以起义军遭到的泰人抵抗并不强烈,另外,起义军也并不是什么拿着锄头镰刀的农民军,而是武装到牙齿的正规军。

9月日当天,泰国华人起义军(实际上是金三角武装部队)正式在泰北发动了起义,半个小时内攻取清迈,随后水陆两路并进南下,一天一夜行军一百五十多公里,累计攻占了十多个中小型城镇,控制人口四百多万,进展神速;

9月2日中午,华人起义军在泰国中部偏北一个叫北榄坡的小城与泰军爆发了第一场大规模的正面交战。泰军共有七个师等部队、八万多兵力参战,这些部队有的是从泰北溃败下来的,有的是泰中原先的驻军,更多的是从泰南向北增援来的,包括泰军最精锐的第师、第3师,总指挥是披耶・帕凤裕庭上将。毋庸置疑,泰军这是集结了最大限度的兵力,打算一举消灭华人起义军,为此,泰军甚至出动了二三十架飞机参战,轰炸华人起义军,只不过,泰军的飞机都是跟英法购买的过时产品,款式老旧、性能较差,加上泰军飞行员也缺乏训练,更加缺乏实战经验,因此稀稀拉拉扔下的几吨炸弹没有给华人起义军造成太大打击。起义军退入北榄坡城内,与泰人居民混在一起,进一步地导致泰军飞机不敢展开轰炸。

面对大举来犯的泰军,华人起义军毫不畏惧地展开迎战。赵海军命令官兵们强征城内泰人居民挖掘战壕、修建防线,同时故意看管不严,导致很多泰人居民逃离北榄坡,逃到了泰军阵地上,给泰军带去了“叛军打算据城死守”的情报。披耶・帕凤裕庭上将反复思考后,决定为了贯彻銮披汶・颂堪的“将华人叛军斩尽杀绝,绝不允许让其再度逃窜到泰北金三角,防止其死灰复燃、继续为患”指示,把部队分散到城区四周,全面地包围住北榄坡,再展开全面进攻,将其一网打尽。披耶・帕凤裕庭上将此举自然导致泰军战线拉长,兵力密度降低,但披耶・帕凤裕庭上将误判敌情,认为华人起义军只会据城死守,没有能力也不敢主动攻击。

披耶・帕凤裕庭上将的做法正中赵海军下怀,当天夜里,赵海军集结全军可以参战的四万余官兵,人人饱餐一顿、带足弹药,并且人人携带刺刀。

“弟兄们,你们给我听好!”出击前,赵海军发表动员讲话,“泰人还算是比较老实的,但在这几年来,泰人里出现了銮披汶・颂堪那种不自量力的狂徒小丑,蔑视中国、迫害华人,我们此战,要彻底地打出华人的威风!更要彻底地打出华人的血性!我们要告诉泰人,你们跟我们和平相处,我们就跟你们和平相处,但你们想要欺负我们,就大错特错了,我们华人可不是好欺负的!我们这一战,打赢了,泰人再也不敢再小看华人,打输了,泰国华人以后在泰国就彻底没有立足之地了!明白吗?”

“明白!”官兵们目光如火、士气鼎沸。

“这是硬碰硬的战斗!我们不但要击败泰军!还要打怕泰人!”唐飞虎接着道,“子弹打光了,就给我上刺刀!给把他们杀得不敢回头地逃跑!”

这时,部队里的一名海统局情报军官快步走到赵海军身边:“经过查实,泰军第2师的师长沙旺素西是以前多次跟我们进行‘合作’的‘老朋友’。”

“很好!”赵海军兴奋地接过情报,“立刻联系沙旺素西,就说我们希望跟他进行新的合作,开价五十万…不,一百万美元!”

后半夜,北榄坡战场上汉语喊杀声震天而起,四万余华人起义军官兵龙精虎猛地冲出城区,挥舞着步枪、冲锋枪、雪亮的刺刀,以逆袭反击之势咆哮向围城的泰军,数十辆汽车一马当先,架在上面的机枪、掷弹筒、迫击炮一起发出怒吼,夜色中,子弹犹如闪电飞蝗般倾泻向泰军,炮弹更是飞火流星,手榴弹漫天乱舞,无数枪械的扫射声、密集不断的爆炸声伴随着汉语喊杀声一起震碎了夜晚的宁静。泰军措手不及,立刻被杀得人仰马翻。由于泰军四面围城,所以兵力密度不高,反击的华人起义军则集中兵力,逐个地攻击泰军的防区阵地,不但在火力上占据着极大优势,在兵力上也超过泰军,在气势上更是碾压泰军。激战爆发后,泰军晕头转向,虽然部分部队坚持抵抗,但大部分泰军陷入了混乱乃至溃乱,华人起义军的机枪群爆发出雷霆万钧的火舌,密不透风的火力网所到之处,泰军成片在惨叫哀嚎声中血雾滚滚地倒地,血泊遍野、尸骸狼藉,反击的华人起义军踏着遍地血泊尸骸,不断地攻杀泰军。准备充分的华人起义军火力强大、弹药充足,子弹打得就像泼水,泰军在火力网里狼奔豕突、哭爹喊娘,少部分华人起义军在弹药耗尽后,端起明晃晃的刺刀,如狼似虎地继续追杀泰军,刀锋所向,泰军魂不附体、狼奔豕突。混战中,泰军第2师在师长沙旺素西的指挥下,不战而退、临阵脱逃,导致泰军原本就摇摇欲坠的防线一下子彻底瓦解。北榄坡郊外,漫山遍野尽是华人起义军官兵在追杀四散奔逃的泰军。

“投降不死!”华人起义军里会泰语的官兵一边奋勇作战一边高声大喊。

很快就有失魂落魄的泰军官兵举手投降,并且投降的泰军越来越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