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第635节 丰厚收获 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5节 丰厚收获 5(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夏威夷战役让一直过穷日子并且都快过惯了穷日子的中国海军结结实实地“发了一笔横财”,因为中国海军在此战中缴获到了一大批美军舰艇船舶,虽然大部分都是损伤甚至损毁的,但经过修修补补后,肯定有不少能够重装上阵,让十分缺乏军舰的中国海军从而得到一次难得的“大补血”。实际上,夏威夷战役前,蒋纬国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特地派了一批军舰专家跟随徐祖善等人一起前往夏威夷,这批专家为首者是中国此时著名造船专家、造舰工业先驱叶在馥。中日战争前,中国海军水面军舰里战斗力最强的是宁海号、平海号轻型巡洋舰,排名第三的是逸仙号轻型巡洋舰(其实是炮舰),这三艘军舰都是新建的新式军舰,并不是继承的前清军舰(中日战争前,中国海军水面军舰绝大部分都是前清军舰,较大的新式军舰只有宁海号、平海号、逸仙号),但是,宁海号是日本人设计和建造的,而平海号则是江南造船厂使用日本人提供的宁海号设计图纸进行建造的,只有逸仙号是真正的中国人自己设计和自己建造的,所以,逸仙号是近代以来中国本土设计和建造的“第一舰”,并且十分成功,设计者不是别人,就是叶在馥,随后,在中国海军委托下,叶在馥以逸仙号为基础又设计了一款“放大版的逸仙号”并且投入建造,但该舰在开工后因为中日战争突然爆发而被迫终止。

已经是军舰坟墓的珍珠港内,叶在馥等军舰专家乘坐着一艘艘小船穿梭其中,认真地勘察着以各种奇形怪状姿态或瘫倒或倾覆或坐沉或散落在港内的那些美军舰船,评估它们的伤势,确定是否还有修复价值,跟在叶在馥等人身边的除了徐祖善等海军人员,还有数十名美国人,是珍珠港的美方军舰专家、舰船机械工程师、造船工人、舰船维修工人等技术人员,他们在跟中国专家们一起进行这项工作。这些美国人都是军人,是美国军方的舰船技术人员,此时的身份都是中国军队的俘虏,由于中国军队善待他们以及瓦胡岛上的所有美国人,使得他们十分感动,加上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处境以及美国人“爱惜生命”的价值观,所以他们都愿意暂时性为中国军队工作。

“叶先生,情况怎么样啊?”徐祖善毕恭毕敬地询问叶在馥,中国海军能不能狠狠地扩充一次,就要看这些技术专家了,徐祖善等军人对专家们自然恭敬无比。

叶在馥扶了扶眼镜,给出一个让徐祖善激动不已的回复:“还行。”

根据叶在馥等中美专家的评估,落入中国军队手里的美军舰船可以修复一大半,主要舰船的受损情况是这样的:

中国海军在海战中俘获到的那三艘美舰都情况乐观,琼斯号驱逐舰完好无损,企业号航空母舰和西弗吉利亚号战列舰都是中度受损,可以修复;

在珍珠港内遭到日军打击的7艘美军战列舰受损都很严重,内华达号、俄克拉荷马号、宾夕法尼亚号、密西西比号、爱达荷号都是重度受损,新墨西哥号近乎解体,亚利桑那号则完全被炸毁了,估计是日军炸弹引爆了该舰的弹药库,把该舰足足炸成两三截,彻底报废了。

日军偷袭珍珠港时,停泊在港内的美军重型巡洋舰共有4艘,分别是波特兰号、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彭萨科拉号、盐湖城号,其中,波特兰号和盐湖城号在日军空袭中受损较为严重,但可修复,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和彭萨科拉号在日军空袭中受损较轻,并且在最后选择投降,所以军舰状况比较良好;

日军偷袭珍珠港时,停泊在港内的美军轻型巡洋舰共有4艘,四舰都属于亚特兰大级,分别是亚特兰大号、朱诺号、圣地亚哥号、圣胡安号。日军空袭时,亚特兰大号被一枚炸弹命中,瘫痪在港内,朱诺号、圣地亚哥号、圣胡安号拼命地冲出珍珠港,结果被日军战列舰和重型巡洋舰堵在巷道出口处一顿迎头炮击,朱诺号被击沉,圣地亚哥号和圣胡安号受伤后不得不退回港内。经过勘察,朱诺号受损太严重,打捞起来也难以修复,另外三舰都可修复;

日军偷袭珍珠港时,停泊在港内的美军驱逐舰共有25艘,因为不是主力舰,所以日军舰载机在空袭时基本上未对其展开攻击,其中,7艘在冲出珍珠港后遭到日军拦截而被击沉,3艘在冲出珍珠港时发生严重碰撞而受损沉没,2艘因拒绝投降而被摧毁,最终,12艘完好或基本完好地向南京军投降,至于其余13艘,大多数受损严重,修修补补可以修复四五艘,另外还被中国海军俘获1艘;

日军偷袭珍珠港时,停泊在港内的美军潜艇共有8艘(美舰太平洋舰队有30多艘潜艇,另外那20多艘在战役爆发时并不在港内,而是分布在浩瀚的太平洋内,战役爆发后,它们自然无法返回珍珠港,有的去了菲律宾,有的去了美国西海岸,有的去了澳大利亚或新西兰),其中,1艘成功逃出珍珠港,1艘在逃出港后被日军驱逐舰击沉,剩余6艘都向南京军投降;

日军偷袭珍珠港时,停泊在港内的美军各型辅助舰船共有40多艘(不计小吨位的小艇),大部分完好,包括十多艘万吨巨轮。

总体而言,这些美舰的状况还是十分乐观的,大部分都能修好,造成这个情况的真实原因只有蒋纬国心知肚明:在原先历史上,日军偷袭珍珠港时发动了两波空袭,本来还会有第三波,但因为南云忠一的谨慎保守而放弃了,眼下,日军偷袭珍珠港时只发动了一波空袭,因为在原先历史上,日军的目的是“打烂珍珠港”,眼下日军的目的则是占领珍珠港,既然要占领,肯定不能打得太烂,珍珠港本身和珍珠港内的美舰很快都会成为中日联军的战利品,所以,没必要把那些美舰彻底摧毁,只需要将其打得在短时间内无法参战即可(同时也节省炸弹和鱼雷),所以,日军对珍珠港和珍珠港内的美舰采取了一定“手下留情”,没有下死手,使得那些受损美舰只能说是被炸坏、被炸烂,而不是被炸碎、被炸毁。另一方面,美军伤亡不是特别重大,因为日军偷袭珍珠港时是星期天,绝大部分美军都在放假,不在军舰上执勤,否则美军伤亡会翻倍再翻倍。

听完叶在馥等专家们的评估结果,徐祖善等人都喜笑颜开:“太好了!这下子咱们真的发财了!”

“诸位还是不要高兴得太早。”叶在馥给徐祖善等人泼了一盆冷水,“我们的评估结果只是理论上的东西,哪些舰船能修复,哪些舰船不能被修复,舰船本身的受损情况只是前提,但是,我们有没有足够的能力修复那些受损不致命的舰船呢?打个比方吧,有个人得了一种世界罕见的怪病,放在美国,这个人可以救好,但是,不代表这个人放在中国还能同样救好。”

徐祖善立刻听明白了:“叶先生,你的意思是,即便这些受损舰船在理论上都可以修复,但咱们却没有那个修复能力?”

叶在馥点点头,然后叹口气:“咱们中国的造船工业一直发展得曲折而缓慢,好不容易有点起色了,又因为中日战争而受到严重的耽误。目前,咱们中国只有四座可以建造和修复大型舰船的造船厂,大连、青岛、福州以及上海的江南造船厂,前三者是军用,后者是民用,咱们就四座大型造船厂而已,能力有限啊!”他显得很感慨,“中日停战后,咱们国家的造船工业确实有着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苏联战争结束后,军队从苏联境内带回来大量的机器设备,解决了很多燃眉之急,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说实话,造船工业在咱们国家重工业领域里处于比较次等的位置,因为需要生产更多飞机、坦克、大炮、汽车,所以牺牲了造船工业,并且,造船消耗的资金和资源大大地超过飞机、坦克、大炮、汽车,国家毕竟不富啊!你们想要修理这些美舰,需要什么呢?需要足够的人手、足够的设备、足够的资金、足够的材料,以及足够的时间。其它还好办,慢慢来,但是,材料是最麻烦的。不要忘了,你们的这些军舰都是美国的军舰,装甲破碎了,你们从哪里弄来美国产的军舰装甲?主炮被炸飞了,你们从哪里弄来美国产的军舰主炮?所以,最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拆东墙补西墙,两艘受损不是特别严重的同级军舰只能修复一艘,因为另一艘要拆解掉,这样,被修复的那一艘才有用来更新、替换、补充的零件。比如内华达号和俄克拉荷马号战列舰,这两艘军舰都能修复,前提是它们被拖到美国的造船厂里,那里有详细的设计图纸、专门的技术人员、足够的备用零件,我们呢?”

徐祖善听得心情从阳光灿烂变成了阴霾笼罩,他点头:“叶先生,你们尽力而为吧!”

通讯军官再次过来报告:“钧座,草鹿他们要求进入珍珠港。”

徐祖善满心厌烦地道:“告诉他们,乘坐交通艇进来,驱逐舰不许进来。珍珠港和整个瓦胡岛都是我们的地盘!”

叶在馥在旁边劝道:“别对日本人太强硬,不要忘了,在修复美军舰船这件事上,我们是需要他们帮助的,毕竟日本人的造船工业在世界上也是排得上号的。”

徐祖善受到提醒:“对,叶先生你说的是。来人,立刻引导日本人的驱逐舰进入珍珠港,另外,对他们客气点。”

在金梅尔上将的办公室里,徐祖善笑容满面地接待了草鹿龙之介。这个办公室在美军太平洋舰队总司令部大楼的二层,虽然不是顶层,却也能一览整个珍珠港。办公室足有三百平方英尺大,摆设品非常少,显得空荡荡的,但很整洁,看得出,这个办公室的原主人属于那种一丝不苟的严谨性格,此时,原主人已经躺在附近一座医院的冷冻库里,而新主人正在办公室里谈笑风生。

徐祖善和草鹿龙之介互相敬礼,然后就座。两人都是军人,都不喜欢拐弯抹角,因为简短的寒暄后,两人直奔主题。

“徐将军,夏威夷战役已经正式结束了,在你我两军的精诚团结、并肩作战下,我们取得了一场辉煌而伟大的胜利。”草鹿很客气地道,“接下来,我军舰队会一分为二,一部分带着所有受损舰船返回日本,维修受损舰船,并对马里亚纳群岛、关岛、威克岛、中途岛等美军在西太平洋境内的控制区和军事基地进行攻击,另外再协助贵军准备进攻菲律宾群岛的部队攻占菲律宾;另一部分暂时留守在夏威夷,防御这里,防止被美军夺走,同时再从日本本土向夏威夷输送人员、军械、物资,特别是飞机。夏威夷八岛就是太平洋中部的八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一支永不沉没的航母群,只要我们在这里停驻一千架飞机,这里就会固若金汤、坚若磐石,美军此后即便卷土重来、大举反扑,他们想要夺回夏威夷也是难如登天的。”

徐祖善微笑着点头。

草鹿顿了顿,说到了真正的关键:“在展开新的忙碌之前,我们最好就战利品分配问题进行最终的确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