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星术不正> 第271节 科技昌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1节 科技昌隆(2 / 2)

如今六十多年过去了,虽然海洋国允许接受的留学生数量,在总数上没有放宽限制,依旧是每年只接受两千左右的留学生名额。可是,这么长的时间,就是来一群猪,也能将海洋国所有的基础知识全部给学去了……尽管因为经济或其他原因,其他国家不可能像海洋国这般,财大气粗的进行全民义务教育,但是庞大的人口基数,也能让那些国家培养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人才来。

如此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在科学技术领域里所取得的成就,也就越来越多了。

说起来,虽然因为这些国家的进步,尤其是在工业制造领域里的进步,刺激了海洋国的科学技术更新换代。让海洋国的各行各业,依旧保持着自己的绝对优势。但是,其他国家的工业再落后,相对于以往那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甚至是原始的农业文明来说,已经是极为了不得的进步了。

其中最为显著的,大概就是和海洋国接壤的大梁国了。说起来,在实行了君主立宪政体之后,那十八家大梁国内的大家族,完全掌握了大梁国的几乎全部的权利。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十八家大家族,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大梁国的主宰。或许是因为这种政体极为适合工商业的发展,也或许是因为那十八个世家对海洋国的发展比较关注,同样因为辛宇本身负担着知道海洋国发展的义务。所以,以这十八家为代表的大梁国企业,是最早学习海洋国模式的。

现如今,虽然因为经济上的因素,大梁国同样也没有落实好全民教育的问题,但是,因为主宰这大梁国的十八家族,已经逐渐将各家的产业转向到工商业上。以资本对利润的极端追求,以这十八个大资本家族为代表的大梁国企业,也是最紧跟“潮流”的……前文已经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海洋国强大的经济基础,使得这个曾经的偏僻之地,一下子从荒蛮变成了繁荣,引领着整个世界的发展。

虽说,因为技术人才的缺乏,大梁国如今只能说是勉勉强强进入了电力时代,远不如海洋国的信息化社会发达,但是,已经拥有了信息化基础的大梁国,再进一步迈进信息化社会,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而像大梁国这般对技术追求比较迫切的国家虽然不多,但是因为利益或者说因为资本推动科技发展的原因,以海洋国为中心,辐射到大约一万多公里之内的十几个国家,也因为利益以及各方面的推动,使得整个“片区”的科学发展,一度变得极为昌隆。

比如说,就算这些国家因为技术方面的落后,远不能像海洋国那般,在如今建立起极为高大上的高速铁路运输体系,但是,普通的看上去甚至很落后的蒸汽铁路,还是在这片地域中建立起来了。

像水泥制造这种门槛低,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建筑材料制造行业,在海洋国附近的几个国家中,在这六十多年里,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此一来,因为积极“响应”海洋国“要致富先修路”的发展思想,在这十来个国家里,也修建有比较完善的公路网络……即时不如海洋国那密密麻麻到处都是的高速公路网络,也远比以前那种,只有大城市之间才有夯土管道连接的状况,要好上无数倍了。

此外,虽然在航空技术上,因为进入门槛太高,技术太过高深的缘故,其他国家没有能够紧跟海洋国,发展处飞机制造业,但是,在一些“富豪”圈子里,螺旋桨飞机这样的“玩具”,也得到了想“飞天”的普通人的青睐。也就是说,虽然飞机热气球这类飞行工具无法普及,起码在这些国家里,还是能够看到这些“神器”的身影的。

除了这些制造业或交通条件上的变化,在紧邻海洋国附近的这十多个国家中,因为有好些国家都拥有海岸线,也就是其中有好几个国家濒临大海。有海洋国这个“榜样”在,那些国家在这六十多年里,也积极的发展海洋运输业、捕捞业等等产业。

有需求就有市场,永远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既然这些国家也开始向海洋要“利益”了,在船舶制造业上,他们自然也不会落下太多。

虽然和海洋国最新建成的“工业之花”――十万吨核动力航空母舰,和这样的超级“霸王”相比,那些国家的船舶制造业,顶多只是堪堪能够将蒸汽动力移植到海船上,甚至技术不够过关的少数几个国家,迄今都没能制造出钢铁船舶。

但是,纵向的对比一下过去,连制造大型木质帆船的技术都不曾成熟,再看一下如今,除了海洋国之外,那些国家不仅可以使用上相对快速的蒸汽船,而且又好些国家还能制造出全钢铁制造的海船……尽管吨位上达到六千吨左右就是他们的极限,但是这样的进步,却代表了整个人类社会……起码这方世界上整个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正逐渐在普通人类的世界里得到推广。

这也是让辛宇觉得这六十多年来,最为欣慰的意见事情。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