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兄弟> 楔子:寒潮(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楔子:寒潮(二)(1 / 2)

 2007年对于叶重明和他的尚荣电子厂来说无疑是一个飞跃期,虽然在这一年的夏天,名为“次贷危机”的金融风暴已经在影响尚荣电子厂主要的市场—美国本土以及西欧,但是叶重明和大多数台湾电子企业却依旧对未来保有美好的预期。因为在他们看来虽然从2006年开始,美国楼市便开始掉头,房价开始跌,从而导致众多发放次级贷款的银行及其附属金融结构遭遇一定损失。但是这些损失在华尔街完善的金融体系面前根本不足道哉。

“美国经济繁荣由全世界国家来卖单!所以不用担心,我们这些台商现在所要作的只是抓住机遇,高速发展而已。”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来自中国台湾的企业家永远对美国经济保持着空前的信心。这种或许正是这种早已根植在他们内心深处的信任和依赖使得包括叶重明在内的很多台商在滚滚而来的金融海啸面前依旧盲目的乐观着。在临江市的台商联谊会上,这样的雄心勃勃的话语几乎无时无刻不再冲击着叶重明的耳膜

即便在次贷危机发生之后,很多美国的投资银行,和一向在金融领域扮演着巨鳄角色的对冲基金都由于购买基于“次级按揭贷款”的债券或者由这些债券组成的投资组合而蒙受巨额的损失。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华尔街的损失早已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稀释。

虽然面对来自华尔街174亿美元逼债,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在2007年4月2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54%的员工。但是很快美国金融的动荡很快便扩散到了欧洲和日、韩:

2007年8月2日,德国工业银行宣布盈利预警,随后更估计出现了82亿欧元的亏损,因为旗下的一个规模为127亿欧元为“莱茵兰基金”以及银行本身少量的参与了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业务而遭到巨大损失。德国央行随即召集全国银行同业商讨拯救德国工业银行的一篮子计划。

2007年8月9日,法国第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冻结旗下三支基金,同样是因为投资了美国次贷债券而蒙受巨大损失。此举导致欧洲股市重挫。

与欧洲的损失相比,与美国经济有些更紧密联系的日本更不可能置身事外。2007年8月13日,日本第二大银行瑞穗银行的母公司瑞穗集团宣布与美国次贷相关损失为6亿日元。但这不过是冰山一角,据瑞银证券日本公司的估计,日本九大银行持有美国次级房贷担保证券已超过一万亿日元。

“大家亏就不是亏了,在目前的情况下。欧洲和日本不可能不为美国人的危机‘埋单’的。”虽然一直为视为美国经济代表和风向标的花期集团也宣布,2007年7月份由于次贷危机引起的损失也达到了7亿美元,不过对于一个年盈利200亿美元的金融集团,这点损失无疑不过是个小数目而已。针对这样的经济趋势,已经有不少经济学家预言“通货紧缩”时代的来临。甚至有人多次预言,全球经济将再现1929年的大萧条,但是这种论调无一不被视为“狼来了”的呼喊和“唱衰”。当2007年次贷危机的效能初显端倪之时,大多数的企业家们依旧在歌舞升平之中期盼2008年的春天。

和叶重明一样,在临江市投资设厂的大部分台商均从事着与电子资讯业有关的生产。台商赴大陆投资,在20世纪80年代,无论是项目还是金额都毫不起眼。不过,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台商在大陆投资急速增加,同时其特征也发生很大变化。

就电子资讯业来看,在其标准化程度提升后,使得专业厂商的产品开发与价值链连结,更具效率,引导着国际间产业垂直分工的逐渐形成。产业垂直分工趋势也促成先进国家、拥有产品品牌的厂商逐渐采取专精经营与策略外包的做法。因此在全球分工趋势下,形成不同地区发展不同产业的现象,例如:技术研发活动,必须集中在研发资源充裕的地区,并形成以研发为主线的产业结构;而劳动供应充沛地区,适合从事生产制造组装等活动,并带动相关零组件、原材料与製造服务业之发展,而形成以製造组装为基础的科技产业结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