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红楼小婢> 49第四十九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9第四十九章(2 / 2)

周夫人想到桑隆乃是三朝元老,手握兵权,在上皇和当今跟前都极有体面,略略放下心来,但是上皇乃是当今之父,又不免转喜为悲,心中患得患失,一时难以尽述。

却说雪雁回去说给黛玉知道,黛玉愁上眉头,道:“外面越来越不安生了。”

叹了一口气,又将桑母打发人来过的事情告诉她。

雪雁洗了手了,拿着经书来抄,一面写,一面道:“姑爷是表大爷的人,表大爷若不出手,如何对得起麾下的将士兄弟?咱们只管等消息。只是到底没有什么法子好使,我只道当今圣人该出手才是,谁知迟迟没有,也不知道圣人心里是怎么想的。”

黛玉道:“若叫我们猜到,就不是一国之君了。”

雪雁听了点头称是,不错,长乾帝的心思哪里是那么容易猜测得到。

好容易抄完经书,因担忧周鸿,主仆二人一夜不曾好睡。

次日早起,雪雁胡乱梳洗了一番,将经书送至探春处,探春十分喜悦,查看了一番,黛玉和雪雁的字迹十分相似,竟一点儿看不出来有一部分出自黛玉之手。

探春看罢笑道:“怪道都说你的字好,果然出挑得很。”

雪雁谦逊道:“三姑娘见笑了,我不过是个丫头,跟着姑娘练几日,哪里比得姑娘。”

探春摇了摇头,因见她眼底微有倦意,不禁生出几分愧疚,道:“莫不是为了替我抄写这些经书,累得你昨晚不曾歇好?”

雪雁忙道:“没有的事儿,不过是心里有事,辗转反侧没有睡好罢了。”

探春听说,便叫侍书拿了个荷包赏她,放她回去。

雪雁捏着荷包上的系子,出了秋爽斋,往园子外面走去,一路走,一路想,不知周鸿的案子到如今如何了,北疆距离京城比山海关远一些,怕是要费些时日才能抵达。

沉吟间回到房里,却见小丫头再给容嬷嬷搬东西,不禁奇道:“这是做什么?”

平儿笑道:“我们奶奶叫我来求林姑娘,借容嬷嬷过去帮衬两日。”

雪雁听了,越发诧异,凤姐这是找容嬷嬷教导她?的确,凤姐的手段实在是上不得台面,而且糊涂得很,若得容嬷嬷教导,想必手段定然一日千里,但愿容嬷嬷能教导她向善。即使从前不能一笔勾销,可是后面不再作恶,便是积德行善。

她看着黛玉,黛玉朝她使了个眼色。

雪雁会意,方向平儿告罪一声,去容嬷嬷房里帮忙。

容嬷嬷见她过来,笑道:“是琏二奶奶看得起我,才特特打发平姑娘来过来请我。”

雪雁拉着容嬷嬷走到一边,低声道:“不知琏二奶奶好端端地找嬷嬷过去做什么,只是这琏二奶奶做的那些事,得叫嬷嬷知道,心里有个底儿才好。”她和黛玉都知道容嬷嬷素来心口严实,不管听到什么事情,从来不告诉人。

容嬷嬷听她说完凤姐做过的事情,乃至于贾琏在外面偷娶二房之事,不禁感叹道:“真真是热闹得像戏台子上的戏,就是那戏也不如这一出热闹。想来是琏二奶奶听了姑娘的话回过神来了,所以才特特来请我过去。”

凤姐不是糊涂人,不过自小到大,无人教导她这些,黛玉的话她听进去了,可是她手段狠辣,哪里学过什么刚柔并济?纵然想改,也不容易。何况阖府上下,贾母年老,邢夫人不喜她,王夫人毕竟是婶子,剩下姐妹们也不能教她什么。她思来想去,便想到了容嬷嬷身上,容嬷嬷是宫里出来的教习嬷嬷,有她教导,比别人强十倍,便吩咐平儿亲自来请。

凤姐知道黛玉心地良善,不会不答应,平儿觉得黛玉身边的人个个精明厉害,有人教导凤姐,或许凤姐能改进一二也未可知,故赞同凤姐所想,来请容嬷嬷时十分恭敬。

黛玉时常为凤姐忧心,见她愿意改,哪怕只是眼前,也是好的,再说了,有容嬷嬷出手,一定会教导得凤姐不敢再继续为非作歹,便示意雪雁悉数告诉容嬷嬷,容嬷嬷心里有底后,去了凤姐那里,果然将凤姐教导得妥妥帖帖,几乎称得上是一日千里,待得凤姐八、九月间痊愈之后心思手段眼光更上一层楼,此乃后话不提。

凤姐在受容嬷嬷教导时,黛玉和雪雁日夜为周鸿悬心。

转眼进了七月,周鸿从北疆被押解进京,直接送进刑部审讯,而审讯之人正是荣大学士荣奎的门生。听到这个消息,黛玉和雪雁不觉十分忧心。

周鸿一路上风尘仆仆,难掩身上沉稳之气,丝毫无惧。

他知道自己清白无辜,不过是荣大学士公报私仇所致,同时他也知道自己前程堪忧,端的只看当今是否愿意保他,可惜看了这么几个月,始终看不到当今的动静。

周鸿虽然远离京城,但是对于京城的动静,因为桑隆之故,一直都清清楚楚。

眼里闪过一丝讥诮,周鸿默不作声地进了刑部大牢,他还没定罪,狱卒虽然贪婪,却不敢怠慢,毕竟说不准这样的人物是就此获罪,还是明日释放,衣食起居比不上家里和军营,却不敢短了他的吃食,只是正值盛夏,牢狱中十分闷热,散发出刺鼻的味道,难闻非常。

周鸿在边疆打仗之时,行走于山林之中,吃过比这厉害百倍的苦头,倒不是难以忍受。

盘膝坐在牢里地上,他低头看着自己一直贴身佩戴的荷包,即便被押解进京时他仍然攥在手里没叫人搜了去,乃是当初小定时黛玉所做,精巧异常,连同衣服鞋袜后来都随着书信送到了他手里,他一向爱若至宝,里头还装着写有海棠诗的帕子,犹带幽香。

周鸿在山海关时,早知京城一切事务,对于黛玉的风采愈加倾慕不已。这个女孩子虽然娇养于深闺之中,却自有一种风骨傲然,愧煞天下人。

自己落罪了,不知罪名如何,倘或自己就此死了,或者判以重刑,她怎么办?一想到这里,周鸿心中隐隐生出一丝心疼,见到来打点的管家时,便叫他传话给周夫人道:“倘或我没有了活路,或者判处重刑,母亲就请当今下旨解除婚约,别耽误了她的终身。”

周鸿不同于周元,所以周夫人使了许多银子,能让管家进来探望一番。

管家一见周鸿的处境,便淌眼抹泪起来,他家的少爷几时吃过这样的苦头?明明是风采非凡的世家公子,四品武官,转眼间就沦为了囚犯,也不知道会有什么罪名下场!

周鸿神情刚毅,劝了好一会,才让他把自己的话传给周夫人知道。

听了管家的话,周夫人不禁落泪道:“这个傻孩子,还没影儿的事,怎么就先咒自己了?”

可是审讯周鸿的乃是荣大学士的门生,深知荣大学士之意,即便周鸿不肯认罪,但其做过手脚后,上了折子,判处很快就下来了,乃是流放三千里,半个月后启程。

周夫人听到这样的判决,咕咚一声一头栽倒,吓得周衍周涟周滟痛哭不已,忙命人给周夫人揉胸掐人中,好容易才醒过来。

周夫人哭道:“我可怜的儿,本就无辜,怎么偏判了这样的刑?”

周滟跟着呜咽道:“怎会如此?大哥哥明明是无辜的。”

桑母听到消息后,亦是担忧,待听到桑隆的折子已经送上去了,直言开口跟上皇和当今要自己的手下四品都司周鸿赶紧回山海关,桑母心里总算放下心来。

桑隆既然敢上折子,就一定有法子保住周鸿。

桑母赶紧打发人告诉周夫人,却得知周夫人去荣国府了,不禁一怔,不知她去做什么。

最近京城里很有些风声鹤唳,家家户户虽称不上草木皆兵,都宁可袖手旁观,不肯出手,消息很快传到了荣国府里头,贾母知道后,忍不住老泪纵横,道:“我的玉儿怎么如此命苦?才说鸿哥儿无事,这会子倒先比他父亲先判了罪名儿。”

贾母本来还为黛玉欢喜,嫁过去就是四品诰命,谁承想灾难一件接着一件,周元入狱时,贾母心里还在想横竖周鸿无罪,总会东山再起,如今他也进去了,还能指望什么?

黛玉又是当今赐婚,贾母是无论如何都不会退婚的。

而且,就算是周鸿就此死了,因着这一道圣旨,黛玉也不可能再寻人家了。

贾赦听说后不以为意,依旧去找小老婆吃酒作耍,只要周家牵扯不到自己家,他并不在意黛玉终身如何,再说了,聘礼他又没得到一分半个,何必为此费心。

邢夫人万事都顺从贾赦,又没有从黛玉婚事中得到丝毫好处,自然也不放在心上。

王夫人倒是感慨了几句,对于黛玉的命运不免有些可惜。

其余人等知道后,有同情的,也有幸灾乐祸的,不一而足。

黛玉本有几分感慨众人之心思,她天性敏感,终究有一些在意,可是三两日后,她便静下心来,安安静静地在房里绣嫁妆,急得紫鹃扯着雪雁问道:“姑娘这是怎么了?既不生气,也不在意,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似的。”

雪雁轻声道:“那些人和姑娘有什么相干,为这个恼怒太不值了。”

忽听鸳鸯过来道:“周太太来了说有要事,老太太叫林姑娘过去相见。”

黛玉不知周夫人来意为何,忙放下手里的针线,起身整衣,叫雪雁陪她过去,途中主仆两个不禁握了握手,方顺着小丫头打起的帘栊进去。

却见周夫人眼睛红肿,神色憔悴,正坐在贾母跟前。

看到黛玉过来,周夫人不觉掉下泪来,对贾母哽咽道:“老太君,我来是为了我那儿子在狱中的交代,他说,自己获了重罪,流放三千里,也不知一去几何,不愿意耽搁了林姑娘的终身,求我过些日子等这件事完了,请旨退婚,并让林姑娘另外择配,退婚是我们的意思,并不会妨碍府上的名声,想来圣人也不会怪责府上。”

贾母闻言一呆,忙道:“何以使得?自古以来,圣旨乃是天意,哪有反对退婚的道理?”

周夫人想起爱子命运,不禁捂着脸哀哀痛哭。

她预料到自家有难,本以为只是轻轻放下,再没料到丈夫入狱不知前程,儿子又先判了刑,十几日后就要上路,这些日子以来她心力交瘁,在人前再也撑不住体面了。

黛玉却道:“周太太可否听我一言?”

周夫人听了,拿着手帕拭泪道:“姑娘有话尽管说,孩子,你这样好,是我们鸿儿没福。”

雪雁担心地看着黛玉,只见她朝周夫人福了福身,虽是弱柳扶风之姿,却一脸刚毅之色,道:“请太太转告他一声,他为我好,我不觉得好。他流放十年,我等十年,他流放二十年,我等二十年,哪怕一辈子,他不离,我不弃。周家富贵了,我跟他享锦衣玉食,周家败落了,我随他吃粗茶淡饭。我自幼秉承父母之教,不敢做违我林家门风之事,今日之言,苍天为证,如违此誓,有如此簪。”说着,拔下头上的一根玉簪,一跌两段。

黛玉这一席话轻轻柔柔,说将出来,却是掷地有声,众人顿时惊呆了。

黛玉之性,素与人不同,别人以此为羞,她却不以为耻,故而能当着周夫人的面说出这样的话,雪雁一面感慨,一面赞叹不已。

好半日,周夫人方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忍不住痛哭道:“好孩子,是我们周家有福,才得到你这样有情有义的媳妇!”

贾母在一旁听了,落泪不语。

周夫人离开后,雪雁陪着黛玉向贾母告退回房,黛玉一点儿都不后悔方才的言语,或许出格,可是她仍愿意秉承风骨,而非苟且一生。

周夫人出了荣国府,并没有回家,也不知桑母送的消息,而是亲自去刑部大牢探视周鸿,将黛玉的一言一行都告诉了他,并未经由他人之口,因周鸿已定罪,流放在即,周夫人的许多银子不是白花的,故能进来探望爱子,且牢狱十分体贴地让人回避,又设了帷幕。

听到周夫人转告的黛玉之言,接过周夫人拿来的两截断簪,周鸿顿时心中大动,他面对自己获罪也冷静自若,但是此时却是虎目含泪。

周夫人泣道:“我也没有料到她竟是如此有情有义。”

周鸿道:“人生在世,得此之妻,夫复何求?母亲更该放心才是,怎么反哭了?”

周夫人泣不成声,道:“再好有什么用?你明明是无辜的,偏要流放几千里,又是西海沿子那边,听说那边极乱,你去了那里,路上不知道有多少苦头吃,你叫我怎么能不担心?”

周鸿忙道:“我自小习武,并不怕路上吃苦,只担心母亲和弟弟妹妹。”

周夫人哽咽道:“你担心我们做什么?我们还住在府里,吃好喝好,没有一点儿罪名,哪里比得上你们父子吃的苦?如今已经判了你,明儿再判你父亲,你们父子两个是家里的顶梁柱,我们就是平安又如何?只怕真真就此一蹶不振了。”

周鸿好容易方劝住母亲,低声道:“我瞧着未必,方才在母亲之前,桑将军先过来探望过我了,说桑老元帅上折子问上皇和当今要我回去呢,说自己的兵出事,该他来承担云云。”

听到这个消息,周夫人又惊又喜,道:“当真?”

周鸿点点头,周夫人立时念了一声佛,开口道:“只盼着桑老元帅的折子有用,哪怕先将你收押在牢里,也比流放数千里的强。”

回到府里见到桑母派来的人,周夫人越发多了几分期盼。

不想次日还没得到桑家送来的消息,而前去查周元之案的人回来了,当天便即审讯,周夫人连忙叫人去打探,也不知他们罗列了多少罪名,最后的结果竟然是判处了斩监侯!<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