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红楼小婢> 74第七十四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74第七十四章(2 / 2)

告辞时,豆母送她出门,忙道:“才摘了西瓜,给你们装了一担,我见你们怕是无力挑过去,一会子叫豆子爹给你们送过去。”

人情都是有来有往,雪雁也不推辞,笑道:“都说今年西瓜好,我就等着吃嫂子家的了。”

豆母听了,反倒欢喜起来。

雪雁回到家,收拾出和送给赵家一样的东西去韩家,独宫花多了四支,纱罗各多一匹,韩家比赵家人多,韩青山夫妇,韩飞夫妇,并两个孙子孙媳妇,用的自然也多,且他们离韩家比赵家近,赵云和外祖父家情分比老宅深,雪雁自然也同韩家亲密了几分。

韩母见了她还没说话,便先笑起来,道:“云哥儿怎么没同你一起来?”

雪雁坐在老太太的身边,将东西和韩飞之妻交代明白了,方笑道:“我们在西山买了几亩地,我不能过去,便由他去料理料理。”

一语未了,韩母已经喜得不知如何是好,随即又担忧起来,道:“你们什么时候又买的地?你们才成亲,家里也没剩多少银子了,买了地,日后可怎么花销?飞儿媳妇,一会子你将家里吃的用的收拾一些给他们两口子送去。”

韩飞之妻答应了一声。

雪雁忙安抚道:“家里还有钱呢,哪里就让外祖母和舅母费心了?买地用的是我陪嫁的银子,也是想着多些进项,留给后头总比几两银子强些。”

韩母顿时想起雪雁嫁妆之丰厚,微微放心,问道:“可是放在了云儿名下?不必交税。”

雪雁摇头道:“不曾放。”

韩母急了,道:“这是何故?托在云哥儿名下,你们不必交税,岂不是进项多些?”

雪雁道:“外祖母还能不知道他的性子?原是个读书人,总有几分脾气。何况我们有十顷地是不交税的,并不在意这些,这回买的地交了税,虽说进项少了,可心里却觉得为国尽力了,他心里好受些,我见了也欢喜。”

韩母叹道:“真真两个实心眼的傻孩子,天底下那么些读书人争着上进,为的还不是比庄稼人强的好处?秀才免除徭役,举人免除赋税,偏你们有了好处反不占。”

他们家的地都是放在赵云名下,每年能省下许多赋税。

雪雁淡淡一笑,人生中总有许多坚持,哪怕这些坚持在别人眼里不值一哂。

赵云回来后已经是两三日后了,总算将二十顷地都租出去了,因他们家收的租子比甄家少了一二成,故许多老佃户都愿意续租,最少也租了十几亩地,多则三五十亩,签了契约后,推选村长做了庄头,日后每年都将租子给他们送过去。

雪雁听完,亲自给他倒茶,笑道:“有劳举人老爷亲自跑一趟。”

赵云接过茶碗,道:“你我还分什么彼此?”

吃完茶,雪雁拿出一身月白实地纱的衣裳,道:“这两日给你做一身,你试试。”

赵云当即换上,处处熨帖,无不合身。

雪雁身上穿的也是月白纱衫,系着白绫裙子,一头乌压压地头发挽着发髻,没有戴丝毫首饰,只腕上戴着白玉镯子,两人相视一笑,索性坐在花阴下对弈。

小兰切了西瓜端上来,雪雁并没有吃,只拈着一枚黑子,思索片刻,落在棋盘上。雪雁陪着黛玉下了无数回,棋谱也记诵了许多,如今同赵云下却颇有几分吃力,每一落子,须得思索良久,以免一招之差,满盘皆输。

赵云虽知雪雁擅长此道,但是能与自己下得不相上下,还是吃了一惊。

雪雁同他下棋吃力,自己何尝不是如此。

两人在棋盘上厮杀得十分惨烈,一个步步紧逼,一个处处防守,一个出其不意,一个随机应变,花影落在两人脸上身上,却显出一种肃穆庄严的气势。

赵云并不敢掉以轻心,忽然见雪雁落下一子,猝不及防,立时还了一招,但是随即一怔,捡起被自己塞死的一片黑子,道:“你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雪雁诧异道:“你竟反应过来了?”

赵云摇头苦笑,道:“便是反应过来也晚了,落子无悔。”

雪雁等他捡完被杀的黑子,笑吟吟地落下一子,再过几招,果然吃掉赵云的半壁江山。

赵云早知自己必败无疑,倒也没有什么沮丧之色,将棋子分别捡收起来,道:“夫人棋艺高超,为夫甘拜下风,今天就由我来给夫人端茶倒水,鞍前马后。”

雪雁扑哧一笑,果然端坐原位,道:“那就沏茶来,沏好茶。”

赵云叫人拿来风炉,果然亲自烹茶,递了一杯给雪雁,道:“今儿你这棋下得怎么走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路数?虽胜了,可也损失惨重。”

雪雁细细吃了一口茶,道:“既分胜负,总不能半点无损。”

赵云自己给自己沏了一碗茶,道:“虽然如此,可是损失也太重了些。”

雪雁却道:“若能得平安,损又何妨?就像我们老爷留给姑娘的东西,若不是明面上那么许多入了各人南中,焉能留下姑娘的嫁妆。不过这法子不能一概而论,在身外之物上还罢了,若是在战场上,纵然能赢,却又有何欢喜?须得以最小的损失来博得最大的好处。”

有舍才有得,林如海舍得,所以黛玉有所得。

赵云看她神采飞扬,眉眼间顾盼生辉,不禁莞尔一笑,心中无数春意涌出,正欲说什么,便听前面有学生来请问功课,昨日观月先送消息说今日回来,学生们就来上课了。

赵云过去,剩下雪雁一人看着风炉微笑。

韶华虽好容易过,转眼间便到月底了。荣家的罪名已经下来,比甄家的下场好不了几分,荣奎赐白绫一条,余者子弟家眷仍在狱中收押,因他们做过的事情极多,一时之间难以悉数查明,故暂时如此,其家中查抄出来的财物虽比不上甄家,却也相差不离,甄家外放,又接过驾,建过行宫,可荣家乃是京官,京官家中查抄出上千万家产,焉能不惊人骇目?

长乾帝气极而笑,更是下定决心将朝堂清理一遍,去了这些蠹虫。

荣家的仆人并没有收押,上千下人也无处安置,抄家之后,当即官卖,也有几十户下人被长乾帝赏给功臣,凡是入狱的下人则是曾经欺压百姓身有人命的。

长乾帝接连处置许多朝臣,满京城人心惶惶。

雪雁听说黛玉中了暑气,因去探望,可巧薛姨妈竟带着宝钗来拜,碰见了,只得问好。

黛玉在堂屋中待客,倚着凉枕,脸上并无病容,只是气色差了些,显得弱不胜衣,见状却偏疼雪雁,便笑道:“倒也巧,你们都是客,快坐下。现今天热得很,也不知道外面又闹了几处旱灾,瞧你满头大汗,紫鹃,请了雪雁过去洗洗脸。”

紫鹃答应一声,对雪雁道:“快跟我来。”

雪雁含笑跟过去了,洗了脸,启了黛玉的妆奁,收拾齐整。

黛玉方向薛姨妈和宝钗道:“外头的事情都是爷们料理的,我竟从不曾过问,何况管着户部皇商的是我们老爷,哪有我说话的余地?只要薛大爷本本分分地办好户部交代的差事,叫户部的大人们都满意,还怕日后没有好差事?”

薛姨妈眼圈一红,道:“姑奶奶哪里知道,眼下皇差也不好办,竟没有多少利息,户部的钱粮发下来,比往年减了不知多少,连旧时一成都没有。”

黛玉笑道:“往常发下来内帑是多少,我并不知道,可是如今我却听说朝廷国库减少了许多支出,却能买到和从前一样的东西。往常一个鸡蛋送进宫里就要几十两银子,如今几文钱就得了,想来是从前的内帑不合理,少不得一一改过。户部既改了,姨妈家照办便是。”

听了这话,薛姨妈顿时吃了一惊。

宝钗一双眼睛犹疑不定,忙问道:“妹妹说的可是真的?都减了?”

黛玉看她一眼,笑道:“难道我还说谎不成?圣人有心俭省,一年不知道能省下多少银子,发现古往今来户部差事多有藏掖之处,既改了,乃是好事,于国于民皆是大善。”黛玉心中也有话并没有出口,但是她知道薛姨妈和宝钗一定明白,此事虽然于国于民乃是大善,但是于一干皇商并非好事,他们赚的钱大大减少了。

因此,今儿薛姨妈和宝钗都求到了她这里。

周元掌管户部,被长乾帝逼得只能处处俭省,赵云出个计谋,请他在宫廷和朝廷采办东西之时,单叫了各家皇商过来,让他们各自开出合理的价钱,谁开的价钱最低,且又十分合理,谁便接手这一桩采办。

同时,周元说了,皆会派人总管,不必一层一层往上打点,省却许多工夫和冤枉钱。

诸位皇商一听,方露出几分笑容来。

唐家、李家和苗家都是长乾帝的人,自然知道长乾帝意欲减少各项支出,还朝堂一个清明,遂老老实实地开了价钱,皆比市价高二倍,但比往年低了无数倍,好在不似往年那样一层一层往上打点,价钱也不会从下到上,层层递进。

想当初,一文钱的东西,皇商报价十文钱,管着此事的官员便往上报一百文,上一级再往上报时便是一两银子,再往上就是十两银子,等报进宫里,便是一百两银子了,那些多出来的都被他们贪污了。

周元本就是个读书人的性子,哪里容得如此,故费了大力整治。

因此,薛家开的仍是旧价,便没有雀屏中选。

宝钗本是聪明女子,瞬息之间便明白了黛玉的意思,暗道如此一来,恐怕家里更无甚进项了,只得道:“多谢妹妹提点,我回去再和妈商议商议。只是我哥哥的性子实诚,还请林妹妹在周大人跟前美言几句,好歹保住我们家在户部领内帑钱粮的身份。”

黛玉岂敢应承,笑道:“薛大爷好生办差,自然不会被免了去。”

宝钗叹了一口气,低声道:“这几年好些皇商后来居上,今年采办胭脂花粉和绫罗绸缎、花木砖石的差事,我们家竟没得一个,采办宫中瓜果蔬菜鸡鸭鱼肉的差事,更是失之交臂。”

黛玉虽早知薛家生意渐亦消耗,家道中落,但是听了,仍不免一叹。

雪雁走出来道:“难道宝姑娘家的生意就只顾着宫中不成?便是宫中不得,平常还有无数生意呢!前儿我见了唐家的太太才知道,皇商的生意也不是只供着宫里。”

宝钗听了,道:“我们家虽也有生意,却哪里及得宫里的体面。”

雪雁倒是甚为赞同,薛家的体面便在于皇商,倘或连这份差事都没有了,宝钗便和宝琴一样都是商贾之女了,贾母怎能愿意金玉良缘。

抬头看宝钗今日虽然出门,但是衣着打扮仍和从前一样,不以奢华为上,少见钗环,越发显得面如银盆,眼如水杏,眉不画而翠,唇不点而红,她年纪大些,更显得风姿绰约,可惜辜负了好韶华,至今仍旧待字闺中。

雪雁低头看着自己腕上的四只玉镯,再看宝钗裙上连一块碧玉佩都没有,不觉苦笑。

黛玉似也察觉到了,但是她极爱打扮,素来学不来宝钗一样的朴素,便对雪雁笑道:“你什么时候见到唐太太了?上回她来拜我,我竟没听她说。”

雪雁道:“想来唐太太来拜见姑娘时,我们还没见过。”

黛玉听了,点头不语。

薛姨妈和宝钗她们亲热非常,因已得了黛玉的说法,便起身告辞。

黛玉忙笑道:“姨妈和姐姐好容易来一趟,吃过午饭再回去罢。”

薛姨妈脸上愁色微露,叹道:“竟是不能,等明儿姑奶奶有了空,我再带你姐姐来看你。”

黛玉不再挽留,亲自送到二门回来。

母女两个坐在车中,忍不住相对泪眼,薛姨妈道:“真真不知道你哥哥能撑起家业不能,眼下户部这样,咱们可如何是好?”

宝钗滴泪道:“只能和别家皇商一样,把价钱降下来。”

薛姨妈道:“降下来,竟是别做生意了,能挣几个钱?去了各样人力,再去打点的银钱,不但不能赚钱,还得白贴上许多。”

宝钗安慰道:“倒不会,妈没听林妹妹说,咱们虽然少赚了几倍,好歹不必打点了。”

薛姨妈叹了一口气,道:“只好如此了,好歹保住咱们家皇商的名分才是。不然,你的终身也不知道如何。我同你姨妈原想着,今年就给你定了,谁知偏又逢着国孝,还得等一年的时光,明年你都二十岁了,再不出阁,岂不惹人笑话?”

宝钗面上一红,低头搓弄着衣带,心中苦笑不已。

贾母不松口,他们又能如何?

回到荣国府里,薛姨妈带着宝钗去给贾母请安,贾母听说是从黛玉府里回来,不由得看了她们几眼,问道:“不知我玉儿可好?”

宝钗心中登时一酸,只听薛姨妈道:“林姑奶奶中了暑,不大好。”

贾母听了,忙命凤姐过来,又要送药,又要给请太医。

凤姐如今有子万事足,意气风发地道:“老太太放心,午后我就亲自过去一趟。”

贾母方放下心来。

薛姨妈因说去找王夫人说话,贾母想起宝玉如今住在王夫人那边,便开口道:“过去做什么?一会子就过来了,见面的时候尽有的,有什么话儿不能说?”

一语未了,便见王夫人满面泪痕地进来,众人见了,都唬了一跳。

贾母微微皱眉道:“你这是怎么了?”

王夫人泣道:“才得了消息说,娘娘腹中的龙种掉了,是个已成型的皇子。”

作者有话要说:现在已经好了的腹泻患者求原谅:更新啦(o)/~

早知一瓶水就挂好了,昨天就该挂的,谢谢大家的关怀。<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