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大国院士> 第一百一十章 :见证奇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章 :见证奇迹(2 / 2)

唯一稍有遗憾,或者说稍有些“尴尬”的局面是,那就是迄今为止舒尔茨还未真正解决过数学中的大问题或者证明一个大定理。

而他的前辈,德利涅或者法尔廷斯,在和他差不多的年纪时,已经分别证明了韦尹猜想和莫德尔猜想这样的大难题。

如今,这样的人才或许能再次诞生一个,那就是站在舞台上的这个少年。

前提是他能搞定weyl-berry猜想。

如果成功,那么两年后的菲尔兹奖是完全可以期待的一下的。

一个t2-t3级别的数学猜想,重要性母庸置疑的。

但对应的,眼前的这名少年也稍有缺陷,那就是他目前的数学领域能力似乎并不是那么的宽广。

在前天和徐川分别后,陶哲轩了解一下眼前这名少年的成就。

imo+ipho金牌的成绩虽然辉煌耀眼,但那只不过是针对高中生的。

而在此之后,他能拿得出手的成绩,也就从weyl-berry猜想中衍生出来的弱weyl-berry猜想了。

但这两个猜想,属于同一领域的问题。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的能力不够。

事实上,眼前这名少年的数学能力已经超越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数学家。

如果他能在今天证明weyl-berry猜想的话,那这个比例将直接提升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以上。

但不管怎么说,他的年龄摆在那里。

这既是他耀眼的辉煌,也是他最大的短板。

十八岁的年龄,代表着他并没有太多的时间能去接触,去学习不同领域的数学知识。

不过能在一个领域走下去,并且做出突破,这说明他的数学天赋是绝对顶尖的。

今天二号礼堂中,甚至是今天整个普林斯顿大学中来参加交流会的所有人,包括他自己,在数学天赋上都没人敢说比这位少年更加出色。

至少,他们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太能拿得出手的成绩。

就连那位被誉为誉为数学界教皇g皇的接班人的彼得·舒尔茨教授,在十八九岁的年龄时,也没有什么太耀眼的成绩。

.......

“哦,对了,差点忘记一件事情。”

望着舞台上的少年,陶哲轩起身来到德利涅和费尔曼两位教授的身边,俯身在两人耳边小声说了一些话语后,立刻就赢得了两人的点头。

随即,德利涅教授朝着舞台边缘等待着的工作人员招了招手。

看到德利涅教授的招手,一名年轻的工作人员立刻小跑了过来。

随着德利涅教授的交代,这名年轻的工作人员不断的点头,随即小跑了出去。

他将去短暂的调整报告会的时间,并且暂时拦住下一位二号礼堂报告者的进入。

至于时间,什么时候眼前舞台上的这名少年完成自己的证明,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时间都将拖延到他结束。

虽说这样对于下一位报告者并不公平,但是在一个世界级的数学猜想面前,公平并不重要。

在普林斯顿,一切都是为了学术服务的。

.......

舞台上,徐川并没有理会下面的嘈杂声和议论声。

很快,眼前的这面黑板便已经写满了推导公式和数学符号,正当他准备呼叫工作人员再来一张的时候,却发现身边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摆放了好几张干净整洁的黑板了。

而讲台上,之前零碎的粉笔盒也已经更换,取而代之的是一盒完整崭新的白色粉笔。

既然这样,徐川也没再犹豫,没有停顿的从桌上取出几根粉笔,再度在黑板上验算起来。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

十分钟。

半小时。

一小时。

二号礼堂中的动静引起了外面其他参加这次交流会的数学家的注意,越来越多的人涌进礼堂中,将原本还有些空旷开阔的礼堂塞的满满当当的,宛如沙丁鱼罐头一样,后来者甚至都找不到座位,只能站着。

但他们并没有任何的不满。

如果能见识到一个世界级的数学猜想被证明,这是一件极具意义的事情。

亦或者,他们将会见着今年或者未来几年数学界最大的笑话与谈资。

无论是哪一种,都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

舞台上,徐川再度更换了一支粉笔。

一个多小时的证明时间,走到现在,他已经写满了四张八面黑板了,而接下来的,已经并没有太多的悬念。

这一次,他终究是抓住了那次喝感冒药时诞生的灵感,将weyl-berry猜想斩于马下。

第五张黑色的面板上,徐川长舒了一口气,抬起微微有些酸涩的右臂,将纯白的粉笔点落在上面,画出一道优美弧线。

一点寒芒先到,随后枪出如龙。

“n(λ)=(2π)?nwn|Ω|nλn/2?,δμ(δ,?Ω)λδ/2+o(λδ/2),......”

“.....当n(λ)-?(λ)≤∑∞/k=0......时,λ→+∞。”

“因此,基于weyl-berry猜想的Ω分形维数和分形测度是谱不变量。”

“故:存在某一个分形框架,使得边界?Ω在此分形框架下是可测的,同时weyl-berry猜想在此分形框架下是成立。”

手中的最后一点白色的粉笔在黑板上划出一个完美的句号,至此终结了它的使命,也获得了最大的荣耀。

舞台上,徐川看着黑色面板上纯白色的数学符号与漫长的证明过程吐出了一口浊气。

置之死地而后生,他同样也考虑过这样做若是失败了会给他带来怎样的后果。

但灵感就在那里,如果不趁这次机会抓住,下一次什么时候再出现谁也不知道。

甚至,它永远都不会再出现。

老天不会一直厚待一个人,唯有自我争取。

庆幸的是,这次他成功了。

成功的勘破了混沌迷雾,找到了weyl-berry猜想的真理。

.......。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