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穿越架空>回到清朝当海盗> 第1节政治咨议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节政治咨议会(2 / 2)

朱尔典公使兴冲冲地受邀来到总理府龙剑铭的办公室。唐绍仪在之前告诉他地好消息让他对这次与龙剑铭的见面充满了期待。英国政府要出附华公使尽快解决的问题实在太多。一是升格外交级别,结束在外交问题上被美国压住击的局面。二是西藏战争英军俘虏遣返的问题,必须要求中国中央政府督促西藏地方政府加快遣返的速度。三是与中国政府修订条约的问题。这个牵扯的东西就太多了!香港、威海卫的租借地问题,扬子江特权区域的问题,海关问题(中国海关还把持在英国手里),双边技术交流地问题,军售的问题,军事状态正常化的问题,结盟的问题……

“总理阁下,不,皇帝陛下。本公使首先代表大不列颠国王和国王政府祝贺大中华帝国国民咨议会的顺利召开,并祝总理阁下成为帝国皇帝。鄙国外交大臣兰斯多恩侯爵目前已经从伦敦启程赶赴中国。在陛下登基大典的时候,大臣将为您献上大不列颠的祝福。”朱尔典一见到龙剑铭就开始大拍马屁,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是有道理的!何况,目前中国在战胜日本并将其收入附庸后,《英日同盟》就成了昨日黄花,不再具有任何的作用。失去了在远东地工具,英国迫切地需要与远东的当然领导国——中国处理好关系。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遏制德国策划的中德美三国同盟。当然,国际政治并不这么单纯。英国为了自身的利益,还将继续保持遏制中国发展的策略。

英国可以跟日本结盟,是因为日本是一个小国,发展起来充其量就是英国的一个伙伴;而中国完全不同,这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国家已经绽放出勃勃生机了,再发展下去,势必成为大英帝国实现全球霸业地竞争对手!所以,即使跟中国结盟,也会是短期的。为应付当前国际形势需要的。

英国打着这样地主意,熟读历史了解英国的龙剑铭在充分分析中国和英国的当前实力以后,也有自己地主意。他不指望在对俄战争中英国会站在中国这边。甚至不指望英国拒绝向俄国提供任何形式的援助。各国有各国的利益,中国需要与英国建立的合作关系,要点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利。

“感谢爱德华国王陛下。也感谢您,朱尔典阁下。这次请您来,是专门谈谈目前中英修约谈判中委决不下的几个问题。当然,我首先要告诉您一个好消息,再过10个小时,中国驻英公使将向英国政府提交升格外交级别为大使的请求。”龙剑铭习惯板着脸此时沐浴在和煦的春风中,说话地语气也让觉得犹如春风佛面一般。

“陛下,请允许我用这个称呼。”朱尔典早从唐绍仪那里得到了这个消息。所以并不显得有多激动。“中英修约关系到两国传统友谊的延续,也关系到两国人民的切身利益,作为英国驻华公使,我不得不提请您注意几个事实。香港目前已经有了大量的英国国民和其他欧洲国家公民,此时贵国执意收回香港,势必造成英国政府在欧洲,在英国本土的被动,对一个致力于中英友好的政府来说,这是非常悲哀的结局。在中国,有大量的英国公民有数额巨大的投资,他……”

龙剑铭站了起来,抬手打断了朱尔典的谈话;在抱歉地给公使先生一个微笑后,他转到了办公桌前,打开抽屉取出一叠文件,又慢悠悠地走到朱尔典面前,把文件递给了英国人。

“公使阁下,请您先看看这个,再决定今天我们探讨的话题。”龙剑铭说完,轻轻用手拉了一下军服的下摆,才走到自己的座位上,静静地等待着朱尔典看完文件。

那份文件是龙剑铭和唐绍仪拟定的对英交往的一揽子计划,土面几乎除了结盟这个事情外,所有的事情都罗列出来,并提出了中方的解决方案。这就是说,龙剑铭主动把自己的底牌给了英国人,就看英国人如何接招、出招了!

中英问题,是从1839年开始的,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开始,到现在要修订的中英新约,问题牵扯的面太广,而且盘根错节的极其复杂。所以龙剑铭决定快刀斩乱麻,尽快促进中英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香港,肯定要收回来,不过是在5年后的1911年;威海卫,则需要英国让步,立即移交给中国海军。西藏问题,要最后解决需要尽快遣返战俘和议决廓尔喀的控制权,那战俘和廓尔喀,中英两国必须达成交换。扬子江流域的特权问题,将完全废止,不过英国得到了与美国相似的待遇。海关的问题则根本不用讨论,将与庚子赔款、治外法权和各地租借地一起被废除,连带英国在中国的驻军、在商棒的税收优惠一并换成了中国山岳级战舰的技术转让。两国贸易正常化则是在中国对英军售的前提下达成……

这样的条件,是朱尔典乃至英国政府想都没有想到的宽容。日本的遭遇就摆在眼前,英国无力也不可能发动一场对中国的战争!那对在远东占有绝对优势的中国海军和陆军,英国的军事力量是无法抗衡的。预料中的眼前亏变成了现在的大便宜,怎么不使得公使先生喜出望外呢?

英国,作为世界公认的技术最先进的国家,对军事技术的发展尤其的重视。通过西藏战争和中日战争,英方对中国国防军的装备技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正在积极向外交部施压,希望得到这些技术转让,以维持在海军、陆军的技术装备上与美国和德国取得平衡甚至是一些优势。

“我的陛下,您给英国人民带来了和平的希望和友好的微笑,我相信,兰斯多恩侯爵到达北京的时候,一定非常高兴地在友好的中英新约上签字的!”朱尔典几乎是用抖动着的声音发出了甜蜜无比的言辞,似乎,在这叠文件中,中英同盟正在向朱尔典公使招手,德国人计划遭到挫折,朱尔典先生成为英国的大功臣……

政治,更多的时候就象商人做买卖一样,只不过商品不同罢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