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情定紫禁城之拾忆> 第三十六章 魁星楼斗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六章 魁星楼斗诗(2 / 2)

真准吗?荣惠心里失笑,自己倒是想许愿回去呢,能实现才怪。面上却只是淡淡一笑,“我没什么愿望可许的,还是算了。”

乌云珠奇怪的看她,天下成婚女子谁不想求自己与夫君恩爱有加,她竟说她没有愿望可许?

福临看了荣惠一眼,心中猛地一抽,很不舒服。

过了织女庙,再往前走就是“魁星楼”了。

与刚才的织女庙不同,这里是专属男人的天地。

“民间称七月七为‘魁星生日’,汉人一向称‘魁星主文事’,所以每年七夕这一天,想要求取功名的读书人都会到这儿来。拜魁星,以祈求自己考运亨通,一举夺魁。”吴应熊说。

今天的魁星楼格外热闹,人群中不时传来喝彩声。

“听说,今日有文人雅士在这儿举行斗诗会,九哥要不要过去瞧瞧?”博果尔说。

“斗诗会?”福临微微一笑,“倒是新鲜。走,看看去。”

所谓斗诗会,不是作诗,而是引用古诗,且要言明出处朝代。目的就是要赛出谁读书多,学识广。这样一来,参加的人数不胜数,有一个人的,也有一队人的,规定则是不得超过三个人。所以三人小队比比皆是。

“这说简单也简单,说难倒也难啊。”福临握着扇子说。

“九爷所言极是,”吴应熊笑了笑,“这参与的人数众多,一人一首,此时也有一二百首了。今日规定是以‘七夕’为题,从古至今的名人所作的都是有数的。所以现在,也算是到了众人苦思冥想的地步了。”

几人向场中看去,只见场中央是一个中年男子模样的人在主持,四周围着一圈椅子,坐满了人,每个座位前,都有一个小书童在记录。

此时看去,有杜牧的“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有李商隐的“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还有秦观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诗词虽多,但多以唐宋时期为主。也是,论起诗词,唐宋时期算是鼎盛了。

场中人有来的,有走的,好不热闹。

“爷,要入座吗?”有小厮走上前来询问。

入座,自然就是参加的意思。

福临哈哈一笑,“好,那咱们也凑凑热闹。”福临一向推崇汉文化,这种场合自然不愿错过。

小厮将一行人引到一个刚有人离开的座位前,倒上茶,摆上瓜果小食,又拿来一个小钟放在面前,唤来一个小书童侍奉在左右,方才退了下去。

“哦?又来了一位公子,敢问这位公子贵姓?”中央主持的中年男子拱手道。

福临瞥了一眼身后的吴应熊,“在下姓吴。”

“好。请问吴公子的诗是?”

福临手中折扇轻摆,缓缓开口,“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出自宋朝晏几道的《鹧鸪天・七夕》。”

“好,”中年人还没来得及说话,福临又开口道,

“第二首,东飞乌鹊西飞燕,盈盈一水经年见。急雨洗香车,天回河汉斜。出自宋朝陈师道的《菩萨蛮・七夕》。”

中年人一顿。

“第三首,”福临又接着开口。

此时场中人都有些愣,到这种程度,还能一口气连说三首,的确不简单。

“一宵相会,经年离别,此语真成浪说。细思怎得似嫦娥,常独宿,广寒宫阙。出自卢炳的《鹊桥仙・七夕》。”

福临扇子一收,噤了声。

中年人半晌才反应过来,赞道,“好学识,好学识啊,吴公子。世人大多记得秦观的《鹊桥仙》,却忘了卢炳的《鹊桥仙》。吴公子果然博学。”

“叮!”这时,对面的钟声响了起开。

“张公子,请。”中年人伸手道。

对面的一行人,算是这里的人中,说的最多的了。面前已有五六首。

“夜半且分瓜果供,天中岂识离别情。未能免俗消光景,醉卧西风梦亦清。出自仇远的《七夕》。”

这边,乌云珠走上前来,对着福临福了福身子。福临点点头。一旁小厮敲了钟,

“这位姑娘,请。”

chapter();<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