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赶我去封地,成了最强藩王> 第24章 震动朝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章 震动朝廷(2 / 2)

他准备把这条铁轨估价为二千五百万。

李肃决定,将刘杰送到京城,让他去劝劝那些权贵。

柳邻跟着他这么多年,做生意的本事也被他发挥得淋漓尽致。

李肃有信心,以刘吉的能言善辩,一定能让那些贪官污吏老老实实地交出来。

就算朝堂上的那些人真的瞎了眼,李肃也不是没有其他的选择。

最坏的情况,也不过是与沿途的朝廷、诸侯达成协议,应该有人会给我们一些补偿。

但李肃认为,能不用就不要用,如果一位诸侯暗中联络了自己的臣子,那就太让人怀疑了,万一闹出什么幺蛾子,那就麻烦了。

这个时候,他并不清楚,自己的官职,已经被朝廷任命为一名县令,正往这里赶来。

京城之中,潘府之中,王耀的父母正在那里等着。

潘凤正坐在大厅的主位上。

他的左手边,是刚从岭南回来的刘曦,右手边,是他的长子潘作启,也就是潘婉怡的弟弟。

“老爷,这是我们王爷的想法,他要将我们的势力牵扯进来。”

柳邻对着潘凤拱了拱手。

柳邻临行岭南之前,奉李肃之命,去寻他老丈人,以他为官职,为他介绍了一位皇帝陛下。

“这条铁轨有你说的那么厉害吗?

要知道,这可是一笔巨款,万一做不成,甚至做不成,那可就亏大了。”

潘凤听到刘曦的解释后,有些担忧,这条铁轨到底有没有投资说明书上说的那样好。

“臣信任王爷,王爷这三年多来,不知道有多少神迹,现在的这片山岭,就是王爷的见证。”

刘曦昂首挺胸,一脸自豪。

“好,我这就为你推荐,能否成功,就要靠你自己了。“

潘凤想了想,回了一句。

“那就多谢主子了,我们王妃说过,等这次事情结束,我们潘家就能得到那一小部分的份额,就当是王妃亲自赠送的礼物了。”

柳邻又加了一句。

“好,我就拿着,明天你就跟我去皇宫见皇上吧。”

潘凤应了一声,也不推辞。

以刘熙说的二百五十万两的价格,那就是二十五万两。

这个数目,在潘家人看来,简直就是一笔巨款。

潘凤虽说贵为户部侍郎,可家里的银子却并不多,这是人家的儿媳妇给他送来的,他自然不会去计较。

她已经把自己的闺女许配给他了,那就是一家人了。

刘熙为什么在潘凤同意介绍之后,又把潘凤要的1%的股权告知了他,就是为了试探一下潘家人到底会不会向李肃伸出援手。

岭南现在风生水起,每天都有不少银子入账,自然有人眼红眼红。

而且,李肃在朝廷里的影响力并不大,想要在岭南站稳脚跟,就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靠山。

潘凤是李肃的老丈人,他当然是最先被人联想到的。

所幸,潘凤也不负李肃的期望。

第二天,潘凤将刘吉介绍到了大乾皇帝的面前。

柳邻在延和殿,跟乾帝说了足足两个多小时,具体说了些什么,谁也不清楚,反正那天晚上,乾帝就是带着小曲,往柳妃那边走的。

大朝堂上。

“傅柳邻,宣岭南府安王王,请进殿!”

在王全的歌声中,刘熙大踏步走进了大堂。

百臣面面相觑,都在想,这位来自岭南的官员,到底想要干什么?

“恭迎皇上,臣安亲王,傅柳邻!”

柳邻恭敬行礼。

“起来吧,柳爱卿,你大老远跑到京来,到底有什么事情?”

乾帝虽然知道答案,但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臣奉安王的旨意,前来京城筹措经费!”

柳邻的声音响起。

“筹集资金?”

所有人都是一头雾水,不明白柳邻何是何用意。

“你以为岭南会差这点银子?这一年的夏税相当于苏州的五倍,还需要集资吗?“

有大臣低语。

“是吗?大家都知道,你们岭南乃是我大乾的摇钱树,何必向朝廷筹集资金?”

“我知道了。”

“这是《京岭铁路策划入股书》,我给您送了过来,您和各位大臣们看看,就知道了。”

刘熙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事先写好的一份《京岭铁路策划入股书》,挨个向大家发放。

所有人都将信将疑地接过这张“投资协议”,开始阅读。

股权协议上把京岭铁路的用途和功用都写得很清楚,甚至连造价都写得很清楚。

在场的所有人都是头一次看到这样的卷宗,心中充满了好奇。

书中没有任何玄妙之处,没有任何生硬的字眼,也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更没有任何的夸张和虚幻。

只有清晰清晰的数字,合理的分析,合理的预测。

尽管有些术语他们还不太懂,但也能大概猜到什么是铁路,什么是蒸汽机。

李肃还将铁路、火车、车站等事物以草图的形式画了下来,就是让那些从未看过铁路的人也能在脑海里有一个具体的画面。

“这条铁轨,有这么厉害吗?“

“应该是这样,岭南那边的稀奇古怪的东西也不知道有多少。”

“一条铁轨就价值二百五十万,难道那条铁轨是黄金打造的?“

“投资合同上说的是去打铁的那条路上,我觉得应该能值这么多钱,反正一千两百里的路程。”

“这可是我们两年的税收啊!这玩意要卖到猴年马月去!”

大家都把股份协议读了一遍,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两年之内,我岭南郡城准备修建一条新的铁轨。

到时候,京岭铁路线一年能赚八百多万两银子,而且一年比一年多,最多三年就能赚回来。”

柳邻的声音响起。

“我的老天爷,一年盈利八百多万,并且还在不断增加,那这条铁轨,不就相当于我大乾国库一年的税收么?”

“只是一条铁轨,就有这么大的利润?你这么一说,我们还能信吗?”

一名文武百官问道。

“请问阁下,如果阁下是一名商贾,有一次从岭南到京城的运输,需要一万多公斤的物资,阁下会用我们的铁轨运输,或者用我们的铁轨运输吗?”

刘吉说道。

“如果你的铁路费用合理,我当然愿意。“

这位大臣说道。

“我们假定每吨一百两银子的运输费用是十万两银子,不知道你会不会愿意?”

“这个价钱很贵,不过还算合理。”

这名文武大臣想了想,开口道。

所有人都认为这个价钱很合理,就算是用马车,也没有这么便宜。

再说了,这条路最少也要一个多月才能到,而这条路却是三天就能到,换做是任何人,都会选择这条路。

“我们的列车一次最大的运力是三十万磅,而我们只是运送货物,一次就能赚三十万磅。

如果是一个小时四十公里的话,三日就能到齐。

一年下来,就是三百六十万两。

这还仅仅是我们火车收入的一小块,更多的收入来自于我们在每一个车站所建立起来的生意。

这可是我们大部分的利润啊。”

刘熙慢条斯理地说着,将车站周围的商业区规划说了一遍。

所有人都被刘熙所说的商场上的种种匪夷所思的想法给吓了一跳。

百货公司,豪华酒店,小吃街,娱乐场所,一大堆以前从未听说过的东西,让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入商圈。

这简直就是一个烧钱的地方。

“到时候,我岭南府城的投资,就是两成,刨去所有的费用,一年之内,我可以确保,你能拿到最少一千万两。

而且,从下一年起,我们可以得到一笔不少于一百五十万两的利润。”<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