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颠覆三国记> 第37章 此行非你莫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章 此行非你莫属(2 / 2)

如此机遇,黄承彦岂能错过,强烈建议出兵。然而,蔡瑁和蒯良坚决反对,刘表只知皇命,黄承彦再次受挫。

正是这次受挫,让黄承彦意识到,蔡、蒯两家,很可能跟曹操有勾结。或者说,曹操买通了这两家,确保荆州不在他背后捣乱。

从此,抗曹和投曹,便成了十姓主要矛盾。蔡、蒯力主投曹,陈氏紧跟;黄、庞力主抗曹,马、向紧随;其余各姓,居中观望。双方围绕着这一主题几经拉锯,四姓胜少败多。

因为刘表身边有蔡氏的女人,在双方朝堂之上势均力敌时,女人的枕边风便成了决定性力量。而且,刘表无争雄天下的野心,扶不起来。

无奈之下,四姓便在刘表的大儿子刘琦身上下功夫,寄希望下一代荆州之主能够雄起。

可是,在蔡、蒯两家的精密安排下,刘琦在刘表面前频频失分,刘表日益倾向于小儿子刘琮。刘琮是蔡氏的儿子,天然便是人家蔡氏的人。黄、庞两家再折一局。

就在黄承彦有些绝望时,一个人适时步入荆襄十姓的世界,他就是刘备。

这刘备打仗不怎么样,但极善捕捉机遇,郁郁不得志的他来到荆州后,很快便发觉了十姓的明争暗斗。近乎一无所有的他义无反顾的迫切希望加入这场游戏:赢,就赢个盘满钵满,输,要财没有、要命不给。

刘备通过司马徽的关系频频向黄、庞两家示好。而黄、庞两家,在刘表这扇门向他们彻底关闭时,突然发现了刘备这扇拼命招手的窗。

这刘备虽然潦倒,好歹算是当今皇叔,而且,闯荡江湖久了,家底没有,但名声是闯出来了。

黄承彦他们一合计,得,好歹也算是“根正苗红”的主子,跟他接触接触吧。

一接触,黄承彦就发现,捡到宝了!此人胸怀大志,有眼光,有魄力,就是没有资本。这简直是天赐良主啊!

四姓很快拿出了诚意,表示愿意发动兵变,扶持刘备登上荆州牧的位置。按黄承彦的算计,只要黄、庞、向、马四姓兵马迅速控制襄阳,打出刘皇叔的旗号。荆州七郡,至少五个会拥护响应。到时,大势所趋下,蔡、蒯两家只能屈服。

可是刘备拒绝了。奔波半辈子的刘备,现在只剩下这点子名声了,这也是他最看重的东西。万一行动失败,他的名声就彻底完了。他宁可此生一无所有,也要在青史上留下一个好名声。

四姓表示理解,回去调整了谋划:由四姓出面,力荐刘备任南阳郡太守。一旦荆州有变,曹军进犯,刘备便率军力敌曹军,拒敌于荆州之外。黄、庞、向、马四姓则掌控各郡,全力支持刘备。只等刘表过世,便顺理成章的接收荆州。

刘备再次拒绝。曹操是当世战神般的存在,对上曹操,刘备无丝毫把握。

刘备一推再推,黄承彦他们也觉灰心,便让刘备自己拿主意,自己不再上赶着。

刘备自然拿出不来像样的谋划。正在各方热情消殆,前途一片黑暗之际,卧龙岗上一声龙啸,诸葛亮登场了。

诸葛亮提出一个庞大到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谋划,但细节处的精细却又丝丝入扣。简单说,就是四姓必须结交江东,与江东联合。曹军进犯时,刘备领兵节节后退,引曹军过江。在江东地界,江东兵马和四姓主力联合,给予曹军致命一击。

这个方案,最终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之后,诸葛亮和庞统,专责与江东孙氏、四族接洽,方方面面谈的差不多了。只需临门一脚,荆州派个代表过去确认下就行。

按说诸葛亮和庞统是最佳人选,刘备也同意,但荆州四姓却否决了。

诸葛亮和庞统虽是四姓中人,却是一门心思的忠君为国,从不为家族考虑。他们跟江东四族谈判的,好处全让刘备得了,荆州四姓忙活半天,不但什么得不到,还损兵折将。

所以,去江东的人选,一定是四姓中人,诸葛亮和庞统却肯定没戏。

刘备也精着呢,知道这次去江东是拍板的,最为关键。他也很识趣,知道自己目前人微言轻,自己人肯定无缘此行。

几经谈判,最终,诸葛亮做出让步,提议由跟他关系最为密切的黄家牵头此次江东行。刘备和四姓认真权衡后均点头同意。

黄承彦三个儿子,大儿和二儿都不在襄阳,只有一个尚未成年的黄顺。于是,无任何选择余地,非黄顺莫属!chapter();<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