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颠覆三国记> 第345章 鲁肃奏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5章 鲁肃奏本(2 / 2)

对于江陵城,双方都有充足的理由不放弃,所以,开头的谈判,就是各说各话,牛唇不对马嘴。后来,打破这个僵局的,是鲁肃。

鲁肃是周瑜中箭受伤后,顶替周瑜出任江陵太守。与周瑜比,鲁肃真是个悲催的人物,至少也是时运不济。

周瑜在时,江陵战场是江东与曹操争夺的另一个主战场,后方供应给力,战将用命,兵马要多少,孙权给多少。

当时的周瑜,叫天天应,叫地地灵,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周瑜也争气,集中力量和资源,终于打败曹仁,拿下江陵城。

一时间,周瑜的声望,直追曹操,被看作继曹操之后,最能打仗的“战神”。

战斗中,周瑜中箭受伤,但仍然坚持指挥完江陵的战斗。拿下江陵后,鲁肃便顶替了周瑜,来到江陵。从鲁肃来的第一天起,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对外,与刘备的联盟关系,开始因为争地盘而变得反目,双方剑拔弩张;对内,孙权的重心,已经放在合肥方向,所有人力物力,都往那里倾斜,江陵城,不再是天地的宠儿。

这种情况下,鲁肃能够维持住周瑜打下的江山,就已经是烧高香,对外拓展,想都不用想。

就是这个最底线,要实现也相当困难。在江陵,刘备的兵马比鲁肃多,后勤供应比鲁肃足,地方人缘都比鲁肃好,鲁肃拿什么去跟刘备争夺地盘?

鲁肃能够凭借的,只有道义!荆州之战,江东是主力,江陵作为最大的战利品,当然应该归属江东。

但刘备占据江陵的理由,也不容质疑:江陵是荆州的地盘,两家联合抗曹,胜利后,江东却把手伸向荆州腹地,怎么说也是过分。

荆州为了两家联合,已经主动让出江夏,再失去江陵,刘备如何对下,对天下交代?

如何想个办法,让双方都能接受,让自己能够把这个烫手山芋传下去,鲁肃费劲了脑筋。终于,他憋出了一篇政论,呈给孙权。

文中,鲁肃洋洋洒洒数千字,分析了当前大势,最后得出结论:当今天下,仍是孙刘联合抗曹的大局。任何事,都必须服从这个大局。

然后,鲁肃又分析了江东当下的战略。孙权的经略重心,现在放在合肥方向,这个方向,对江东来说,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不容有失。但江东力量有限,全力开拓合肥方向的同时,江陵方面,势必要采取守势。

但江陵的防守体系,很不乐观,鲁肃一言以断之:如果此时曹仁挥军前来复仇,江陵城,根本守不住。因为此时,孙刘在江陵方向,矛盾尖锐,不可能像以前攻取江陵城般同心同力,一致对外。

而兵败之后的曹仁,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收复江陵。这种情势下,如果江东不能在短时间内,与刘备在江陵城归属问题上达成一致。

一旦让曹仁抓住空子,打个突袭,江陵城将得而复失。而且,还对孙刘的联盟关系,造成严重的影响。

鲁肃分析完问题的紧迫性后,便开始尝试着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鲁肃看来,同时在合肥和江陵两个方向用力,江东力有未逮,必须有所舍弃。

合肥方向,直接关乎江东本土安全,必须牢牢抓在手,而江陵方面,既然自己占着,也不能拿来做进一步开拓之用,还不如成全刘备,让刘备一辈子对江东感恩戴德。

鲁肃的这一本,可谓石破天惊,在江东掀起轩然大波。

chapter();<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