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颠覆三国记> 第1045章 议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45章 议定(2 / 2)

吴懿小声叮嘱道:“召诸葛孔明出来,皇上决心已定,你虽是顾命大臣,也不可与皇上顶着干。”

李严一下猛醒,自己一个不察,差点犯了欺君犯上之罪。就算刘禅现在不发作,不治他的罪,难免心中不存芥蒂,日后找他麻烦,他还是吃不了兜着走。

自己到底是个臣子,就算是顾命大臣,掌握大权,也仍然是臣子的身份。刘禅虽然事事依靠自己,对自己言听计从,到底是个皇帝,一旦皇帝要想自己掌权,自己这个顾命大臣若不知进退,那就是皇帝登上权力宝座的垫脚石。

相比于李严,魏延就乖巧的多,见刘禅意志坚决,早就打退堂鼓了。魏延反正想好,不久自己就要退往汉中,干自己的老本行去了,朝廷这堆破事,谁愿意来收拾谁收拾。至于诸葛亮的事,反正有自己手掌重兵,还有赵云坐镇,诸葛亮能闹腾到哪里去?

李严和魏延不站出来反对,其他人更不会出头了。刘禅一拍案,事情就这么定了。蒋琬和董允全程参与,却全程未发一言。事情的发展虽然出乎二人意料,但凭二人的智慧,还是想到这是黄顺与诸葛亮之外单独运作的体现。而且,二人在心里也承认,黄顺的如此运作,确实更为可行。等诸葛亮平叛归来,就是他们站出来唱主角了。

赵统拜将之后,第一时间就安排下荆州,亲自去请诸葛亮出山。赵统去荆州还有另外一层意思,要见一见黄顺,商议接下来的南阳作战的配合。

赵统这些年经过官场一番历练,早已今非昔比。在赵云的指点下,赵统靠着自己的观察,也得出了结论:黄顺盘踞襄阳,要想摆脱被动局势,就只有走南阳、武关进关中路线。

本来在大多数眼里,江东才是黄顺最好的发展方向。但只有少数明眼人才能看出江东的敏感性。

黄顺的强大,绝不仅仅在于黄顺拥有强大的夏吟坊,背后拥有强大的十姓,还在于,黄顺与吴郡四姓和东顺阁的紧密关系。江东是吴郡四族和东顺阁的地盘,虽然他们不反对黄顺进入江东,但黄顺一旦真个进入江东,与吴郡四族和东顺阁挤在江东,势必产生种种矛盾,不仅被限制在江东或许多年脱不开身,还削弱了与四族和东顺阁的关系,从而削弱黄顺的力量。

所以,东进江东看上去是一条捷径,却是不可取的做法。攻南阳、取武关,进关中看似困难重重,却机会无限。最为关键的,是黄顺在河西和代郡的实力就可以顺利接入中原。撇开江东独立成活的黄顺,再入江东就是王者驾临,没有任何问题存在了。

这条路动动嘴皮子,说起来轻松,其实非常困难,非常取巧,不是实力足够就行的,还要看天下大势的变化,有了合适的机会才能出手。而黄顺的大后方的一处关键所在:江陵城,黄顺却只有十年的借用期。十年时间,要完成这样的壮举,赵统想想都感觉不可能。

既然依靠黄顺自己的力量难以成事,赵统自然就想到借助蜀汉朝廷的力量助其成事。别的不说,只要摆脱掉西凉和南中战场的掣肘,蜀汉就能腾出手,出击关中,策应黄顺了。

摆脱南中战场,需要赵统和诸葛亮出马,而摆平西凉战场,就需要黄顺的河西铁骑了。碍于刘备的遗诏,刘禅不可能主动提出来黄顺参与西凉战场,魏延就更不可能。赵统准备与黄顺探讨,黄顺主动介入的可能。

(本章完)<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