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颠覆三国记> 第1136章 大计出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36章 大计出笼(2 / 2)

这样的设计,最大的优点就在于,避免了昏君的出现对朝廷的统治造成的严重影响。内阁执政都是从富有执政经验的官员中,由长老院选举产生,就算选举过程中有什么猫腻存在,因为入选的人个个都是合格的,称职的,所以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

而军队集中在黄氏,又可以保证黄氏的地位突出而独特。虽然不是皇族却胜似皇族。没办法,谁让黄顺主导了这一切呢,自私一点,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下确保家族昌盛不衰的大杀器,也是可以理解的。

黄氏掌握军队,不代表黄氏就可以为所欲为。军队的作用,只是用来对外作战,对内维持地方稳定的,不再称之位军队,而是统一归为衙役类,由朝廷统管。

就算是对外战争,也不是黄氏一家说了算。毕竟打仗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如果朝廷不支持,黄氏想打仗,就只能自己家出银子来支撑。俗话讲,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即使财力雄厚如黄氏,也架不住战争的消耗。

对这些最终能不能实现的构想还两说的讨论,持续的时间之长远超黄顺的想象。最后,他们达成了一致意见:黄顺简直就是一位天才!天生就是当皇帝的料。不当皇帝,不为丞相实在可惜了。

他们完全同意黄顺提出的,并经他们不断完善的框架,甚至想着在科举走上正轨后,就马上着手实施。

他们的想法,把黄顺吓了一跳。黄顺连忙表示,这个不急,等我们能够掌控天下局势后,再谈论这些不迟。

董允却有不同想法,他认为不能等到天下再次统一后,再按部就班的执行这一套。还不如在打天下的过程中,就付诸实施。这样,对争取那些尚在负隅顽抗的家族,也是一种诱惑。投降了,就可以进入长老院,世世代代享受长老院的权力。如果不投降,那就是族灭的下场。

在实力悬殊的条件下,只要稍有理智的人,都会做出明智的选择。黄顺心中一动,他想到了孙权,如果江东局势面临最终的摊牌,他完全可以与孙权谈一次,以孙氏进入长老院为条件,换取孙权交出江东的大权。

这样一来,在不久的将来,不但江东即将面临大变局,就是西川,也要引发一场内政革命。

江东那边,黄顺从一开始就开始布局,条件水到渠成,已然成熟。而成都,黄顺时日尚浅,完全没有把握。

对黄顺的担心,无论是诸葛亮,还是蒋琬、董允、杨仪,都纷纷表示这不用担心。此时正是推行此大计的最好时机。关键人物在刘禅。

刘禅从来不认为自己能够称职的当好一个皇帝,如果能够让他当一个甩手掌柜般的皇帝,他巴不得呢。

如果过了这一村,刘禅有了其他想法,那时就要麻烦多了。道义上的压力,首先就是在座几个人所不能承受的。

只要刘禅那关过去,剩下的,就好办多了。实在有顽固不化的,也只有采取雷霆手段,暴力去除阻碍。

(本章完)<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