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颠覆三国记> 第1138章 河西诸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38章 河西诸事(2 / 2)

一旦河西崩塌,那黄顺驰骋中原最大的倚仗就消失了。夏吟坊就不再那样光芒四射了。所以,迅速摆平河西的隐患,是黄顺的首要之务。

表面看,河西隐患的处理与黄顺的汉中行并没有多少关系。从汉中打通西凉,是个慢活,解决不了急务。但实际上,黄顺早在自己行动前,就已经有动作了。

萧凝的手下本来是一大批精锐刺客。现在留在成都,帮着萧凝组建锦衣卫的,只有那么几个头目,剩下的,都被黄顺派了出去,派往河西做暗影工作者去了。

梦中的历史中,锦衣卫的名声并不是很好,但在黄顺看来,锦衣卫从成立的初衷来看,还是很有必要的。错就错在梦中的皇帝偏听偏信,只信锦衣卫,不信大臣。后来锦衣卫实力大了,皇帝也是一根筋的另行成立东厂监督锦衣卫,后来又设立西厂监督东厂。结果就是监察机构越来越庞大,搞得人人自危,不敢做事,只求自保了。

在黄顺看来,锦衣卫只拥有暗中调查的权力即可。调查出大臣造反的证据,只能呈报皇帝,由皇帝定夺如何处理。这样,锦衣卫的权力就远没有历史上那么大,皇帝也可以掌握最全的信息,从而能够做出最佳的决策。

萧凝手下那批刺客,个个都是精英,让他们去做这样的暗影工作,实在是有些屈才。但没办法,黄顺身边的人多是汉人,只有萧凝那帮人西域人居多。在河西,汉人的面孔太过扎眼,只有各种西域人,才能不被人注意。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所以,汉中之行虽然重要,却并不是那么的急不可待。所以,黄顺才能把行程一拖再拖,但却必须要走上这么一趟。就算江东的事情再重要,成都的事情再重要,黄顺也要放下,走上这一趟。为此甚至拿出了旅行结婚的概念。

与往常一样,黄顺出行,最重要的安排就是安全。这次黄顺即使襄阳实际的主人,还是夏吟坊坊主,又是蜀汉的武威侯,排场当然更为庞大。黄顺的亲卫就足足有三千人之多。

这么多人,当然不全是保护黄顺的。因为听说曹真可能进攻汉中,所以,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刘禅,都强烈要求黄顺多带一些精锐人马前去汉中,还向黄顺保证,此行所有费用,朝廷一律报销,不用黄顺花一个子。

这种情况下,黄顺当然乐得多带人。就是远在汉中,黄顺的调查对象,甚至对黄顺此行有所顾忌的魏延,也一定程度上希望黄顺能够多带些人马过来,帮助防御汉中。

(本章完)<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