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将门女的秀色田园> No.377他和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No.377他和她(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尽量在15号完结,若15号码不完,最迟不超过20号。

------题外话------

什么意思?他这话是什么意思?心底有种不安的感觉在慢慢扩散。不,不,不要再想了。她摇头,她这是自己在吓唬自己。他和她都好好的,他们会在她二十岁那年成亲。他和她要一起白头到老。他们说好的,谁也不能变卦!

“日后若是大哥过来取赐婚密旨,什么都不要问,悄悄给他。”

青舒立在院中发呆,他走前对她耳语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日子在吃吃喝喝中度过,很快就到了正月初六。周伯的伤寒早就好利索了,也不咳嗽了。他带着顾石头和十一个锦衣护卫离开了康溪镇。

青舒当着大家的面,把信封的口子封上。她召手,小娟立刻送上一个木头小匣子。她把信封放进小匣子里,当着大家的面锁上匣子,而后把钥匙推到青阳他们三人面前,“匣子我来保管,钥匙由你们三个保管。”

青阳、青灏和洛小荣很是抓耳挠腮了一番,最后三个脑袋凑在一起嘀咕了一阵儿,似乎都有了主意。之后,他们各自写下自己的新年愿望,没给任何人看,叠好塞进信封里。

周伯是第二个写下新年愿望的人。他写下的内容没给别人看,纸张叠好同样塞进信封里。

墨磨好,青舒是第一个写下新年愿望的人。新年愿望的内容都说出来了,她自然不会背着任何人,任其他人围观。她吹干墨迹,把不大的纸张叠好,塞进信封里。

周伯听了失笑,“一定能实现。”阿舒在京城有一家铺子、锦阳城里有两家铺子,康溪镇上也有两家铺子。再加上酸菜生意、红果和辣椒的生意,一年挣回两万两银子没有太大的压力。至于种出十万石的粮食,这事不好说。因为种地是看天吃饭的营生。

青舒往椅背上靠了靠,“种出十万石的存粮,挣回两万两银子。”田地中收获粮食,铺子里收获银子。她的愿望很实在,一点都不浮夸、没有好高骛远。她对自己的不贪心表示满意。她笑眯了眼,“可以不说出来,写完各自的新年愿望亲手放进信封里,明年才给别人看。”

“新年愿望?”周伯沉吟片刻,“这主意不错。”他示意一旁伺候的书童磨墨,然后眼中带笑地盯着青舒,问道,“阿舒的新年愿望是什么?”

青灏的眼神在屋中众人脸上转了一圈儿,不解地摸了摸耳朵。

洛小荣的反应跟青阳差不多。

青阳脸上明明白白地写着大大的问号。

用罢早饭,青舒吩咐人拿来一个信封,还有笔墨纸砚。她笑道,“今日是新年第一天。大家要写下新年愿望,”她拿起信封,“然后装到这里,封好。明年的大年初一,我们一起打开它,看看谁的愿望实现了,谁的愿望没实现。”

和前两年相同,大年初一的头一顿饭,府内不分主仆,伙食标准一致。六个菜加浑素两馅儿的煮饺子。

所有这一切完成了,便是煮饺子、吃饺子。

之后大家转到府里供奉御赐双枪的屋前磕头。接着就是冲着将军墓所在的方向,向祖宗磕头。

这所谓的跪拜各路神明,是指拜天地八方的各路神明。这头嗑下来,就是嗑一圈儿。

等在一旁的青灏和洛小荣跟着跪了下来,接着是青舒。后头,府里下人以古管家为首,男女分开全部跪下。大家跪拜各路神明,请各路神明保佑合家安康平顺、万事如意,年景风调雨顺。

青阳接香,在火堆上引燃三桩香,走过来恭恭敬敬地插到供桌上的香炉里,退后,跪到地上铺的毯子上。

院中空地上摆着供桌。供桌前的地上燃着火堆,火堆两旁是两(,古代盛粮的器物)满满的冒尖儿的五谷杂粮。供桌上有香炉,还摆着两盘水果、四盘点心、一盘糖果、一盘刚煮出锅的水饺。

寅时未尽,天还没亮透,在太阳升起前侯府便开始进行拜神、祭拜祖先等一系列的仪式。

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迎来了新的一年。

同去年一样,周伯和青阳、青灏、洛小荣四人坐在一起包饺子。不一样的是,青舒被青阳拉来了,负责给他们擀饺子皮。小鱼负责弄面乩子,小娟同青舒一样擀饺子皮,立春负责打下手给众人递递东西。

傍晚十分,炊烟袅袅。天色暗沉下来的时候,前去将军墓的人们回来了。大家用过热饭,紧闭门户。府中的男人们大多围在火炉前谈天说地,女人们基本聚在食厅里包饺子。

周伯带着青阳、青灏和洛小荣登上马车,管家跟随,锦衣护卫随扈,两辆马车出了侯府。

午饭用罢,前头的马车准备好了。去将军墓祭拜的东西也准备好了,烧的纸钱、鸡鸭鱼肉、肉馅儿饺子及美酒,非常齐全。

外边的表演散了,侯府的人说说笑笑的各就各位。厨房忙活开来,两个凉菜、六个炒菜、两个炖菜做好,主子的午饭完成。另有关婆子带着四个小丫头正在准备府中下人的午饭,两个凉菜、两个炒菜、两个炖肉大菜,对她们下人而言丰盛的很。

侯府门前热闹了整整一个多时辰。杂耍班的班主得了侯府四十两银子的赏钱,以及三位唇红齿的小少爷赏的三个银花生,笑的见牙不见眼地带着人赶往下一个表演地。此地本不是大镇,那侯府的外观看着又极普通,看着和镇上的平常大户人家没什么不同。他以为,顶多能得个二十两银子的赏钱就不错了。没想到,管家递出来的却是整整四十两银子。他自然满心欢喜,特意让手底下的人多表演了一会儿。

先前小鱼心里有疙瘩,说是不想嫁人。在她默许的情况下,张管事极殷勤地在小鱼跟前表现了几把。小鱼本就对张管事有意,终究点了头。既是双方愿意的,她这个当主子的便做主,给他们二人定了亲,说好夏天的时候给他们把婚事给办了。

青舒笑笑,毛笔重新沾了墨,低头写字。

小鱼脸一红,低声谢了恩,收好针线笸箩快速离开。她一向脸皮薄,最怕小姐打趣她。她若是坚持守着小姐,小姐还不定要怎么打趣她呢!

青舒说道,“别磨蹭了,快去吧!趁着还没嫁人,好好凑一回热闹,和姐妹们恣意地笑闹一回。怎么开心怎么来,有我给你们撑腰,怕什么?等你嫁了人,一切有夫君为你出头,我可就不管了。”

小鱼心动,却又坚持要守在小姐身边。

青舒坐在桌前,提笔沾墨,一抬头就见坐在角落里做针线的小鱼。她不由摇头,“小鱼,这里不用你伺候,上前头看热闹去。”

巳时整,侯府前锣鼓喧天,口哨声、叫好声及掌声不断,传出去老远。

青舒本人对杂耍、舞狮表演没多大兴趣,但难得热闹一回,她一早吩咐下去了,手头没事的人都可以出去看热闹。离不得人的岗位,管家会作安排,她也不操心。至于赏钱,她已吩咐管家,让管家看着给。

杂耍班的人已经到了,正在做准备工作。外面围了不少凑热闹的镇民,大人三五一群的在说笑,孩子们在大人跟前跑来跑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