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都市言情>明代仕女育成记> 第二卷 试梅妆 第三回 可怕之爱(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卷 试梅妆 第三回 可怕之爱(2)(2 / 2)

德王府内庭东宫荣德殿的上房内,王妃于氏就像往日那样,跟家中来求见的人见面。这时在她面前向她恭恭敬敬行礼的,是三夫人何琼芝。见过礼后,何氏侧着身子坐在下首,回答着王妃的问话。而王妃所问的,也无非是些近日朱祐樬身体如何之类的。何琼芝几乎是每说一句,就要叹一口气,让人感觉她好像不仅是心里、简直连身体周围都布满了阴霾和乌云似的。于氏见她如此,便劝道:

“良医也说他无事来着,想来好生调理着,自然无妨。你也休要挂怀,倒忧虑坏了你。”

“娘娘所言极是,只是他向来不好惯了的,我生他时又不争气,将他害得这般。如今他若再要有个三长两短,这可叫人如何是好啊……”

说着说着,何琼芝心有所感,忍不住流下泪来。不过因为是在王妃面前。所以她赶紧拿汗巾擦去泪水,只是再怎么擦也擦不去红红的眼圈。于氏就对她说:

“如今他也大了,不止有老婆孩子、房里侍候的人一个也不少。他们自然会多多瞧着点儿,想来上回不过是一时不适,如今已是好了。”

虽然口头上是这么说,不过在王妃的心里,却存有着疑问。在原本的担心之情过后,听到良医的诊断,又仔细观察过,她觉得朱祐樬并不像是会病到吐血的样子。可是这些话,她完全没有向人提起半句,如今在三房面前,更是连一点异样的神色也没有。

“娘娘,非是小的絮叨,实在是放心不下他。若能得王爷娘娘恩准,小的想亲自照料他来着。如此一来,便是王爷娘娘也不需如此忧心,他那病只怕好了也未可知。不知娘娘以为如何?”

“如今王爷正在督造建府那事,外头又常有客来拜见,我也没空向王爷提及此事哩。你且再略等等,休要心急。”

“小的哪里敢催娘娘来着,这等没眼色之事,小的便是想也不敢想,还望娘娘体察。”

“我知你不是那等人,你倒不用慌。”

两人正说着时,世子妃等人也来了。看到自己的婆婆也在殿上,洪楚月不禁低下头,跟在世子妃身后缓缓步入殿内。璇真并没有看向三夫人,她大概明白对方是来做什么的。孟媛向来喜怒不形于色,也不习惯打听别人的事情;反倒是季媛,趁人不注意的时候看了三夫人的背影好一会儿,好像在纳闷的样子。

“她这些天往外头跑,倒勤快。”

如果现在只有她们姐妹数人,季媛多半就会这样发问了。不过因为是在大殿上,所以她必须得保持沉默。众人行过礼坐下后,于氏先是问了世子妃一些家务事,然后又问洪氏关于朱祐樬的情况。洪氏说了几句,于氏点点头,然后又说道:

“如今正好哩,你婆婆心里不安稳,生怕他又病了。她那意思,是要一家子都到新建好那府里去住着哩。你们是怎么说?”

洪氏听了,不禁一愣。但她随即便站起来,毕恭毕敬地回答道:

“愿听母亲示下。论起来,虽有规矩在前,我们自当孝顺才是。”

虽然对方并没有直说,但是璇真明白,“规矩”和“孝顺”,既可以指朱祐樬与她理所当然要接三房过去同住,但从另一个方面想,也指出按照规矩,既然王府的男主人还健在,那么三夫人就应该留在王府内庭当中,继续侍候王爷(哪怕如今王爷已经极少来她这里了);同时,这也是指三房跟他们一家,既然要孝顺,就必须首先要孝顺王爷,而不是只考虑到三房本人而已。璇真看着洪氏,心里不禁想:

“要当儿媳妇,可真是一点也不容易啊。”

“既这般的,过两日我向王爷讨个示下便是了。”于氏点点头,好像对于刚才的那个问题并没有放在以上似的,笑着对三夫人琼芝说:“如今儿女也大了,且随他们去也罢,咱们还乐得自在哩。”

三夫人听见王妃的话,当然边笑边凑趣回答。于氏何尝不知道她的那点心思,不过碍于在众人面前,没有说破罢了。看到母亲这样不着痕迹地劝解对方,璇真心中一宽,不过随即又想:三房真的能够理解大家的苦心、放弃那些偏执的想法吗?

当三夫人琼芝离开荣德殿,回自己的住所去时,身后传来了洪楚月的声音。她的儿媳妇走上前来,向婆婆拜了四拜,然后又说道:

“近日因房中事多,也不曾去问候娘您老人家,还望娘休怪。不知娘身子可好?”

在儿媳妇面前,原本在众人前谨慎少言的三夫人,如今只是嘴里发出“嗯”的一声,权当作回答,完全没有往日的卑微温和。洪氏也不觉得奇怪,她继续又像是在问候又像是在辩解地说:

“待他身子好了,我们一家必定前来给娘请安。前日娘命人送来的那些茶点,他已吃过了,可合着口味哩。改日我们家里商量着要摆下宴席,只请娘过来,好生乐上一乐,不知娘可有此雅兴?虽说我们那儿也没甚好宴席的,只怕不入娘您老人家的眼睛,也还是要请娘来坐的。”

“你既有此兴致,倒不如好生照看他那病才是。他向来不大好,哪里还搁得住这般折腾?虽说论起来他上头还有父母、如今又大了,轮不到我管着他,也更管不到你了。只是我到底十月怀胎,生下了他,只怕这点子事儿,也还是要过问过问的。”

“娘教训得是,媳妇都记下了。”说完,洪氏往左右看了看,她身后的宫女们看见,便不言声地退后了数步。然后她又低声对三夫人说了声:“还请娘借一步,媳妇有话——”

三夫人看了她一眼,然后才命自己的宫人们也同样后退。何琼芝回过头来盯着儿媳妇,问:

“说吧,到底有何事这么巴巴儿地非要说不可。”

“娘还请明察,非是我们不愿接娘一同到外府中居住,实是因有此规矩,何况父亲他老人家又安在,若娘您老人家也到外去住,不免有失礼之处。我们一家子虽说日后要搬到外头去,可论起来也相隔不远。往后每日,我们必定要进来拜见父母,自然更要孝顺娘的,娘休要挂怀,只等我们好生孝顺娘便是了。晨昏定省、席前饭后、我们定当捧盂执巾,在娘跟前一尽孝心。”

“你们若真要尽孝,何必说这么些体面话儿!光只有你一个,哪里能看顾好他的?我养了他这么多年,论起他的事,只怕要比你清楚些。若我没法在跟前看顾着,只怕他又要闹腾得病倒了,到时休说是我、便是在王爷娘娘面前,你也难回话的。倒不如我也一同住的,你省些工夫,他那病也无妨,大家方便些,你说可是哩?”

“娘,这……”

洪楚月听到婆婆如此回答后,不禁脸露难色。其实她婆婆到底为何要执意与他们一同搬出王府内庭、到新建好的郡王府居住,她怎么会不明白个中的原因?但是这里面的原因,是她根本不能直说的。因此,洪氏只好用大道理和规矩来劝说对方,就是希望婆婆能够打消这些念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