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张磊虽然自小就比其他孩子表现的懂事一些,不像其他孩子一样爱玩闹,也聪明早慧,但是张磊却不爱读书。
自从帮张磊存钱那件事后,张忠文就把张磊当孙子看待的,平时的生活上也是多有照顾。照张忠文的意思是要张磊搬到他家去住的。但是张磊死活不去,张磊想住在爸妈留下的房子里,也是不想给张爷爷在添麻烦了。
存款的事儿,张磊是不想宣扬出去的让别人有什么别的看法。但是张忠文却又不同的想法。一个孩子有那么多钱,明着来不行,暗地里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张磊再狠也只是个孩子而已,真有什么事儿是完全无法应付的。
回去之后,张忠文渐渐把钱他帮着存着的事儿传了出去。自然是有不少人说酸话的,但是真正明理的人却觉得以张老师的本事是不至于为那点钱的起心思的。
虽然没有直接在张忠文家住下,但是生活上的有些事儿张磊自己也应付不了。所以一般都在张爷爷家吃饭。在张奶奶做饭的时候打打下手,学学做饭。老两口知道张磊时不想一直在他家吃饭,麻烦他们讨人嫌,所以也不说什么就让他自己跟着学。
其实对于孩子都不在身边的老两口来说,张磊也给他们带来很多生活乐趣与动力,让他们觉得有事干了。虽然有几个徒弟,不过徒弟也渐渐都大了,还要回去上学上班。那几个都不是普通家庭的孩子,不是只学学书画的。现在没事,张忠文教教张磊练练字,学学画,看看书。老伴儿和孩子说说话,一块儿干点琐事,互相都有人陪伴,生活也不那么孤独。
张磊虽然不爱主动说话,不过和他说话他都会听得很认真,问他也会认真回答。
按理说张忠文家文化氛围浓厚,教张磊字画张磊虽然不说天赋过人,但是也小有成果,张磊也挺喜欢看书的。在这种言传身教,默默熏陶下,张磊不说将来成长成个温润文人,也应该朝着轻松上大学,逐步深造,朝社会精英的道路上高歌凯进。但是,完全没有!
张磊就是读不进去书,学习成绩是一年比一年差。虽然上课也听讲,下课也写作业,不过也没认真到哪去。张忠文也询问张磊学习方面的问题,张磊则是一种完全不开窍的样子。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张忠文也不好往狠里说,与张磊谈了几次后,看张磊对学习实在是没什么兴趣的样子,张忠文也就不再勉强了。张忠文是一直把张磊当大人看的,也比较尊重张磊的意见。
张磊渐渐长大,慢慢的也不像小点儿的时候天天去张忠文家。隔几天去一次,继续跟张忠文学字画,也看看有没有什么活帮着干干。到上初三的时候,下学期就可以不去上学。张磊就想不念了出去看看。把这个想法跟张爷爷说了后,张忠文起初是怎么也不同意的。这么小的孩子,不去学习能去干什么?张忠文想想张磊要像村里的青年出去干些出力的活儿就觉得心疼。
但是张磊自小注意就正,脾气也倔,打定主意那就不会轻易改变。
张磊那时才十六岁,长得却又一米八五,人高马大的,又黑又壮的,模样却不错,剑眉星目,虽然还显稚嫩,但是那个面无表情的样儿,倒是不像十六岁的样子。最终,张忠文也没有改变张磊的想法,只是要求张磊要经常往家里打电话,有困难要说,不行就回家。
张磊跟着村里的人一起出了门。这几年,村里人看着张磊有张忠文的照顾,自己也把日子过下来了,也没出什么事儿。出于对张忠文的信任,也慢慢愿意跟张磊接触。这次张磊就说跟村里的长辈去工地学放线。
放线是通过仪器测量或是尺量的方法将图纸上的建筑物的轴线测设到实体工程实体上,好方便工人进行施工。九十年代初期,建筑事业方兴未艾。放线相比于工地的其他活还是比较轻松点的,也算是一门手艺,赚钱也还行,学成了后以后的生计也有了着落。
张磊跟着师傅学了一年。放线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老一辈人根本没人教,都是自己摸索出来的。
张磊学起这个来倒是挺开窍的,边学边认真琢磨,手艺慢慢就练出来了,青出于蓝胜于蓝。闲下来的时候,张磊也不去外面玩儿,也不得空儿就睡觉,就去看工地里别的活都是怎么干的。他不爱说话,也不主动去问人家。大家相处时间也长了,平时看他干活认真,也了解了点他家里的情况,也都愿意教教他。张磊虽然不说什么,但是对于真心教他的,他也会请人出去打打牙祭,喝喝酒,平时多注意关心点儿。人一看是个懂事也知恩的,更愿意教他。
那时候人还没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想法,毕竟不是多么难的活,有心琢磨一下都能学会,再者说,那么多工地都要人干活,也不怕竞争激烈。就他们自己也不是一开始就会,也是别人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