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大明二十四监> 第730章 争抢交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30章 争抢交卷(2 / 2)

而笑话就是宋朝的科举判卷的一个小弊端引起的。改卷的选官们以敏捷为主要得分依据。换句话说,谁第一个交卷,那就是最好的。

当时宋朝的科举考场中,还没有发明糊明制度,只是谁的卷上写谁的名字,并无遮掩,谁的卷子、名字摆在了阳光之下。自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至太宗端拱二年(989年),频频举行科举考试,且多以最先交卷者为状元。这种方式有意无意地沿用了30年,产生了22位状元。其中杨砺、宋准、王嗣宗、胡旦、苏易简、王世则、梁灏、陈尧叟等都是北宋前期著名人物,他们皆因抢先交卷而成了状元。其中杨砺、王嗣宗、苏易简、陈尧叟后来还成了颇有政绩的掌权人物。

文思敏捷、下笔千言固然是人的才气的一种体现,但仅以此确定名次高下,终究有失偏颇。再说,一榜接一榜地都是先交卷者成了状元,而一当了状元,不仅名气大、入仕起点高,而且以后升官也比别人快得多。这样,继起的读书人准备考试就只在写作速度上下功夫,而忽略了文章的质量,更不肯认真在积累知识上下功夫。

有的士人甚至相互吹捧,哄抬那些草率成篇者的身价,以制造知名度。已经有了应试资格的举子以此为荣,准备应试的学童也群起仿效,逐渐形成一种华而不实的文风,影响十分恶劣。

不怕写不好,就怕你交卷慢,只要抢到第一人交卷,那基本上就是状元之材了。的迟速作为决定名次的标准。这出抢着交卷的风波也被平息下来。

这一典故倒是应了手快有手慢无这句话了。

宋朝是为了对付考试作弊,而采用的皇上亲自磨刀上阵当监考官,这是一种无奈。但这一定能行吗?对于考生大军中的作弊一族,他们与考官的关系,是天生的小偷与警察关系,作弊的手段层出不穷,更有警察帮着小偷作案的,所以小偷们也是屡屡得手。靠着皇上去当监考官,累死也取不到既定效果。别的不说,就看看后世的考试,再大的考试也挡不住聪明的作弊手段。好在身为皇上监考最起码不要担心抓到考生作弊,被毒打一顿报复的危险了。(未完待续)<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