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穿越架空>穿越三国之袁绍之子> 第三十二章晋王的排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二章晋王的排场(2 / 2)

“儿臣,恭迎父王——”

“臣妾,恭迎大王还都——”

“大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真爽!!这次不下车不行了,地下跪的除了老婆孩子,就是帮助我打下了江山的不二忠臣。可是不能怠慢。尤其是这几个老婆,虽然在这里顾全王室的体面,回到城内,我可是奈何不了的。

于禁、文丑今天也是铠甲鲜亮,红缨如火,分外的威武。黑马之上佩戴银鞍,马头马尾都镶金带银。两人驱马从两边冲出,侍奉在车驾左右,徐庶提前已经步行到车下,撩起帐幔,伸出手,扶我下车。

其实我完全可以迈开大步纵跳下去。可是徐庶辛毗已经嘱咐我几千遍了,千万不可以失礼。否则说不定会被写进后汉书。这不是开玩笑,真的很有可能。。司马迁在史记中不是记载了一片‘滑稽列传’吗。当大王,有当大王的难处啊!

我按照徐庶的排练,目中无人的昂首挺胸的走下车,踏上红毯,迈开四方步,哗啦啦抖动着头顶的冠冕,用连我自己都听着别扭的狂傲语气道:“众卿平身。”

我是一身,紫袍、金绶、玉带、衮服头戴仅次于皇帝的王冠。撇着嘴,挺着胸,气势席卷冀州城外所有的眼睛。百姓大臣,一个劲的高喊千岁,千岁。其实我全身难受的厉害。这哪里是当晋王,根本是娘的活受罪。连我的瑰丽娇妻和可爱天真的孩子,也战战兢兢不敢抬头。这,也太过了吧。

我差一点忍不住就原形毕露了。徐庶在一旁一个劲的咳嗽,使眼色,指挥我完成下一步的动作。“平身,平身。”

“谢大王。”

我心想,这群人一点也不实在,说了一次平身,还不起来,让我扯着嗓子多费那么一回口舌,才起身。。难道不知道寡人已经接近了金口玉言的标准,不能随便说话吗?

甄宓的芙蓉粉面上保持了一种雍容、慈爱的笑。这就是一个大国王后应该有的笑容吧,有点僵硬,我想,她一定是再背后对这镜子练习过了。她清瘦了好多。不过骨感更加突出了天生的丽质,洛神的仙韵在她全身凝聚不散。

蔡琰的眼中有晶莹如玉的泪光在扑朔闪动了。我想过去,嗅一嗅,她身上的兰麝馨香;轻轻拍打她嫣红多情的粉腮。可是,我不敢,史书会说晋王不正经,是个登徒子,急色鬼。甘夫人甜笑,看着我只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看着人心痒痒的,犹如猫在不停的叨。

七岁的孩子,已经齐腰高了。袁睿很冷静,表情很肃穆,小小的眼睛里蕴藏着难以捕捉的城府。袁政的眼中却充满了火样热情,我觉得在他的稚嫩的眼中我像父亲,多过像晋王。

“大王——”甄宓含着笑,微微一福;“大王请入城。。”

“入城,入城。”我对这种繁文缛节早就厌烦了。在呆下去,就要疯。就算不疯,只怕也要把徐庶给揍一顿,他给我订的规矩实在可恶。令人无法忍受,这都是儒家的法典再搞鬼。吃多了撑得。像西方那样君臣同乐多好。

“沮授先生、糜竺、阎大人、田先生、王大人、管先生。”大厅里,我挨个的和文臣武将握手,老婆孩子先回到内堂了。先招待客人。

接下来,又是一阵歌功颂德。这些人虽都是忠臣、能臣、直臣不过,祝贺的话也还是会说几句。详细的询问了平定两川的战役后,经过一番褒贬,话题有转入了国计民生。别的人倒还罢了,沮授和阎柔、田畴的话,却是很不简单的。他们三个人,都是为自己的打算趁机来进言游说的。

沮授说的主要是发展农耕繁荣经济,并且为挺进荆州做战略准备的事情。他虽然没有亲身经历汉中之战,不过在后方认真仔细研究了自褒斜栈道到白马城、南郑的地理。彻夜不眠的查阅了很多的古籍资料。出于大的战略考虑,觉得一定要在汉中这块地广人稀的土地上屯田,把消耗粮食的军团变成自给自足的农耕部队。最根本的理由就是,褒斜一带,地理复杂,运粮不便。然后大批屯兵,粮食转运肯定就成了问题。务必要解决。

道理我是很明白的。诸葛亮也曾经在汉中屯田,听说斩获颇丰,可是我怎么也找不到他屯田的地方,在我看来,汉中是先天贫瘠的,在那里屯田无异于浪费种子。也不知道人家孔明是怎么丰收的。

沮授用他的渊博解释了这一点,沮授的屯田地点在汉中临近汉水的黄沙镇一代。他所说的地方是一片丘陵地带我去看过没什么利用价值。大概是在,距离南郑五十里外的勉县向东再走上三十里的地方。沮授说那里接近汉水,两岸都是川原沃野和可屯垦的丘陵地带。【封推了,希望各位长期支持我的读者大大们,能够把手中的票,投过来,支持一下。最好发表评论,支持一下订阅,钟离昧感激不尽。】

我有些纳闷,丘陵地带能干什么?

可是沮授还指出,这地方有当年萧何主持修建的一处非常庞大,用途很大的水利枢纽——山河堰。还有所谓的六大名池的灌溉系统,是个天然的屯田宝地。经他一提醒,我总算是想起来了,姜维曾将在沓中屯田。曹真和司马懿也曾经在陈仓和长安一代屯田。因为长安经过连番战乱,死伤过半,土地荒芜无数,没人耕种摆在那里也就浪费了。屯田就屯田,这种利国利民的好事,我是不吝惜花钱的。我道:“就请先生,亲自到汉中去主持屯田。驻守汉中的是车骑将军李典。这个人粗中有细,智勇双全,一定可以和先生合作的很好。”沮授这人人缘好,脾气也好,身居高位却没架子,同谁都能合的来。他并不担心人际关系的问题。接到命令以后,兴奋的整个人长高了三寸,大喜道:“汉中屯田若成,明年丰收之时,就是荆州覆灭之日。”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size:16px;">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