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枭雄天下路> 第一一七章 定下基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一七章 定下基调(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第二天,在朝会之上,国君当众宣布了对此次战争中一干有功人员的奖赏。

吴风以攻下蓝武城、手刃蔡军主将刘方、协助攻破蔡都和宁城等一系列的军功,顺利地被授以扬威将军一职。

从入伍到成为扬威将军,吴风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可以说是整个邓国里提升速度最快的人了。

和他同样位置的许文可是花了足足十年的时间才从一个百夫长一直升到现在的位置的。

除吴风以外,其余的人也都得到了相应的封赏,但就这点而言,于霍还是能顾做到一碗水端平,评功论赏的。

比如曾固,就官职而言,他已经是不可能再升了,所以于霍给他的赏赐就多是一些物质上的。

封赏宣布完毕,整个朝堂内都蔓延着喜悦的气氛。

看着一众臣子都是心满意足的表情,于霍也在心中为自己的“英明”默默地点了一个赞。

第一个问题顺利解决,那么朝会自然就进入到了下一个程序。

顺利地开拓了一个郡的国土,一下子就又多了十多万张吃饭的嘴,以及一片地狼藉,因此邓国现在的大致国策还是以修养身息为主,尽快地恢复所得郡得生产力。

对于国君的这个决断,一众大臣自然是没有什么意见的。

而第二个议题,正是与这个事情有关。

关于蔡国那两个郡的分割问题,目前邓沐两国还在磋商之中。

“众卿以为,这蔡国的蓝武郡与和宁郡,我邓国要哪个合适一点呢?”

于霍直接将这个问题给抛到了堂上,让一众大臣各自抒发自己的见解和理由。

经过近半个时辰的唇枪舌剑,整个朝堂大致分为了两派。

一派以一众文官大臣为主,他们的意见是邓国应当争取和宁郡。

理由很简单,和宁郡是蔡国的国都所在的郡,无论是人口、经济、资源等各个方面都比蓝武郡要强上许多,如果邓国能够顺利拿到和宁郡,那么恢复起来就会更加的快捷。

而且和宁郡内也有大部分的原蔡国世家,这些都是可以争取的对象,只要能够顺利得到他们的效忠,那么管理起这个新得到的郡就会更加得心应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只要得到了和宁郡,那么至少可以保证这个郡在经济、资源、官员等一系列问题上不用邓国过多地操心,只需要保证执行官员的忠诚即可。

而与他们争锋相对的,则是朝中的一众武将,他们提议是取两郡当中的蓝武郡为佳。

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那就是蓝武郡是蔡国的两郡当中唯一与邓沐两国都接壤的郡。

而和宁郡却恰恰相反,无论两国谁得了,都只能作为一块远离国土的飞地。

飞地这种东西大家都知道,和平年代还比较好管,一旦你和其他国家有了点什么摩擦,打起了仗来,那么飞地绝对是第一个不保的。

说点难听的,那就和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再说了,和宁郡里可是还有大量的蔡国复辟势力,一旦他变成一块邓国的飞地,那么那些复辟势力肯定会伺机作乱,到时候不但和宁郡的经济优势无法发挥出来,多得可能都要栽进去!

相反,如果邓国取得了蓝武郡,就相当于是在战略上扼住了沐国的咽喉。这样一来即便是沐国也同样开拓了一郡的领土,但却是得到一块鸡肋一般的飞地,而且从今以后还会处处受到邓国的抑制,被迫成为邓国的打手。

另外还有一点,那就是蓝武郡里的蔡国复辟势力也是最弱的,只要能够抚平躁动的民心,那么蓝武郡很快就能够调整过来,为邓国制造利益。

两派人士激烈争论许久也没有能够说服对方,而且言论也渐渐地开始朝着过激地方向发展。

见自己的朝堂有朝菜市场发展的危险,国君于霍连忙止住了众人的继续争论。

“丞相,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想了一会儿,于霍还是决定先问问自己的老搭档的意见。

听到国君的点名,一直在左下手处闭目养神当听众的吴崇立刻恭敬地回答道:“回君上,众位大人之间均有其可取之处,只看君上您心理偏向哪方所言之利益了。”

吴崇并没有回答于霍的问题,而是打了一个太极,把问题又给推了回去。

不是他不像为国君分忧,而是他考虑到了自己的儿子吴风。

毕竟吴风是一个武将,无论是思维的模式还是思维的角度,都和他这个当文官的老爹不通。

而前面的几次事实证明,吴风的几次预测以及判断都是非常成功的。

因此吴崇这一次选择了相信自己的儿子。

他并没有与吴风就这件事情在私底下讨论过什么,两父子也没有对过口径,但他还是选择了相信自己的儿子。

果然,没有从自己丞相口中得到满意的答案,于霍紧接着就将实现投向了吴风。

按道理说,吴风并不是这个朝堂的最核心人物,也不是这次朝会的主角,但于霍还是第一眼就看到了他。这个说到做到,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就让邓国完成了几十年都没有达到的梦想的年轻人。

“纵之,你的看法呢?”

…………

和他的老爹一样,一直在闭目养神的吴风这时也睁开了眼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