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岳父朱棣,迎娶毁容郡主我乐麻了> 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景隆居然训出了一群虎狼之师!李景隆的艰难抉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景隆居然训出了一群虎狼之师!李景隆的艰难抉择(2 / 2)

他心中一动,这样对抗李逍的确不利,没有把握,唯有使用此法,念及至此,朱允熥小声道:“此事,你去办,万万不要被人发现。”

“是。”

黑衣人应了一声,消失在夜色之中。

“一二!一二!一二!”

响亮的号令声从整齐的行军队伍中响起。

李景隆知道,在自己接受圣旨的那一刻,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能影响圣上对自己的看法。

他不敢丝毫怠慢,带领着自己的士兵,全速行军。

兵法有云:“兵贵神速”,行军速度是快是慢,也就能体现出具体的素质水平高低。

一支精锐的部队就能“日中而趋百里”,腐朽无能的军队就只能如蜗牛一般蠕动了。

在古代,大路、土坡、土沟、灌木、泥洼的影响,行军速度也会受到影响,而路的宽窄程度,也是影响行军的速度。

一条道路能满足四人并排行走,每排前后间隔一米,自身占地一米。

五千人的卫所再分作五支千人队,每支千人队就能占据500米的道路长度,大部队则能前后相距5里!

倘若军队规模更大,达到数万规模,如果不按多条道路前进,全部挤在一处,就能出现先锋与后卫的距离达到数十里,先锋早上动身,后卫可能中午才能拔营的“盛况”。为了加快行军速度,李景隆提前谋划,两路并进,全速行军,

两路士兵集结,已经距离京师只剩下不到三十里的距离,而李景隆到达这里,只用了区区一月的时间。

整备军队后,李景隆打算一鼓作气,直接到达京城。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次入京,便是展现我慈溪卫的实力之刻,所有人给本将军打起精神,展现出风采!”

李景隆在阵前开口说道,鼓舞士气。

这就是卫所兵,朝廷一句话,他们就要自己带着粮食千里迢迢的赶来,现在是农忙,士兵们放下家里的劳务,奔赴千里。

“为了李将军,说什么也要打赢这场演武!”

“我们要让京师那帮养尊处优的子弟兵瞧瞧,什么叫兵!”

“咱们狠狠地训练这么多年,不就是等待今天吗,让他们尝尝我们的厉害!”

士兵们一个个攥紧拳头大喊,士气高涨。

这帮士兵一个个块头魁梧,而且对李景隆十分尊敬,源于六年前那一场仗,李景隆声名大涨,值得尊敬。心中更是有感激之意,他们知道,这些年李景隆默默付出了许多。

只要训练,就能吃到大锅饭,大锅饭顿顿有肉,都是李景隆想方设法提高待遇。

而其他卫所的统领,听说都是想方设法的从他们身上克扣

很快,李景隆率领士兵进入京城与大都督府进行交接。

大都督府节制中外诸军,京城内外置大小二场,分教四十八卫卒。

接待李景隆的是都督府左都督,魏国公徐辉祖,两人也是十来年没见面了,一时间感慨良多,徐辉祖拉着李景隆道:“九江,你竟只用一月的时间赶到京城。”

九江是李景隆的字,用字来称呼,说明徐辉祖还把他当朋友看。

李景隆尊敬的拱手:“下官李景隆,参见大都督。”

徐辉祖笑着拍了拍李景隆的手臂,“见外了。”

李景隆哈哈一笑,“真是好久不见啊,这京城大变样,我都不认识了。”

两人又寒暄了一番,徐辉祖将其安排在校场,“你们吃住就在这里,好好训练,这次若是表现的得当,圣上很可能会还你李家的国公爵位,有什么需要直接说,我先去将此事禀报给圣上。”

“好,那就有劳允恭兄了。”李景隆拱了拱手。

徐辉祖见对方眉宇之间略显忧愁,便安慰道:“九江,也不用太过担心,不会让你跟京师三大营打,是跟国师手下的新军打,那些新军从军不过两年就会退伍,还是有胜算的!”

京师三大营,分为军营、神机营和三千营,这三大营是朱棣亲手打造的,不属于卫所制,不用屯田,是从各个地方调上来的精锐部队,也是大明唯一要养的兵,用来拱卫京城和北伐的精锐,其中三千营更是蒙古骑兵,战斗力十分强悍。

李景隆心中一动,如果是跟新军打,这样还真的有很大的胜算,可为何.自己会被千里迢迢喊来跟新军打一场,这究竟是何用意.

“告辞了,晚上跟你叙旧。”

徐辉祖说了一声,就此离开。

李景隆并没有着急训练,士兵们行军一月颇为辛苦,开始安排他们下去歇息去了,士兵们本以为还会接着训练,欢呼一声便纷纷去房间休息去了。

同时,刚才那个疑问却一直盘旋在李景隆的脑海之中。

“什么只一月的时间,就到达京城?”

洪武宫之中,朱元璋听到这样的消息,不由惊讶,本以为会用两个月的时间,没想到时间竟然缩短了一半。

“没错。”徐辉祖拱手道:“太上皇,根据我的观察,李景隆手下的兵素质极高,进入京城,见到京城的繁荣依旧队列整齐,不为所动,随后在校场,越是很快整备阵列,士兵个个魁梧有力,精气神足,是一只虎狼之师。若是再训练半月,怕死能轻易胜了那些新军。”

“想不到李景隆竟然在卫所练出了一只虎狼之师。”

朱元璋十分惊讶,“看来选李景隆真是选对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李景隆经过这些年的磨砺,当真成了将才。嘿嘿,李逍啊李逍,你最近显然膨胀了,看咱用这一支军队,好好挫挫你的锐气。”

“太上皇,若无他事,臣先行告退。”

徐辉祖微微拱手,正要离去。

朱元璋叫住了他,又问道:“辉祖,你掌管大都督府,这些年常常去下面点验,你觉得,除了李景隆这支卫所军,其他卫所的兵如何?”

没想到突然问这些,徐辉祖一时语噻。

朱元璋道:“照实了说。”

徐辉祖点点头,道:“除了李景隆这支,其他大同小异,战斗力很是一般,其实六年前李景隆的卫所军也是如此,不过那次倭寇一战,沿海几个卫所面对倭寇毫无还击之力,李景隆差点战死,自那之后,他才开始训练兵勇,操练士兵,才有了今天这支军队。”

朱元璋道:“也就是说,这只是特例,其他卫所兵不堪大用?”

徐辉祖道:“并非不堪大用,只不过用兵之时,提前需要进行操练.不过臣以为,若是军队还需要临时操练,上了战场恐怕战斗力也不强,另外兵贵神速,容易错失战机。”

“你说的这些,咱未尝没有想过啊。”

朱元璋所有所思,随后挥挥手:“退下吧。”

“是,太上皇。”

徐辉祖退下后,便去寻李景隆去了,毕竟这些年没见,想要叙叙旧。

朱元璋看着徐辉祖离去的背影,喃喃道:“前不久,李逍将国企都上交给了朝廷,国库得以每年再次多获五千万两的收入,咱何尝不知道,军户苦,可也是无奈之举。恐怕李逍你是想说,如今大明的税收够养兵之用的意思吧。李逍啊李逍,你倒是用心良苦”

“也罢,也罢,既然国家有养兵之银,这军制改一改也无不可,既然李逍你这么执拗,大哥就让你这一回.不过这个朱高煦是怎么回事,天天不去练兵,到时候输给李景隆了,赌约生效,咱就是想改,也开不了这个口啊,这个朱高煦,真该死”

魏国公府。

徐辉祖邀请李景隆一起喝酒叙旧。

两人是一同长大,感情颇好,也因为这个世界的靖难之役两人没跟朱棣打,因此也没什么矛盾。

加上徐辉祖看了几年前李景隆以身护城的电影,现在对这个李景隆是颇为敬佩的。

两人聊了这些年的往事,随后徐辉祖开始说正事:“虽然国师设立的新军都是一些新兵蛋子,但你也不可小觑啊,那新军制是类似秦朝的郡县征兵制,入伍的都士兵都是正值青壮,良家子民,军营名叫铁明营。

铁明营现有士兵五千,两年退役是普通的士兵,表现优良的士兵却能留下,眼下北平城的子民都归着新军招募,加上国师对北平的宣传,当兵荣耀,士兵的地位极高,俸禄也高。

他们若是能留在军营,都会选择留下,有这些老兵带着,这群新兵整日操练,伙食更是顶级,比三大营的伙食还好,因与北面北元部落通商的缘故,顿顿有牛羊肉供应,加上现在北平的条件,顿顿有鸡蛋鸡肉,猪肉,新鲜蔬菜水果供应,听说现在都早膳都添上了牛奶,身体素质好得不行。不过具体战斗力如何,我也未曾见过。”

“什么?”李景隆听完之后大吃一惊,“这新兵顿顿牛羊肉,还有牛奶,这待遇也好到离谱了吧!”

跟自己手下的卫所兵一比,那真是天差地别,还是自己的卫所,自己这些年想尽方法才能在伙食里添肉食,有时候还得自掏腰包,那些士兵还种田养活自己.

“这算什么?”

徐辉祖道:“这些士兵伙食好只是一方面,退伍之后表现优异的可以分配工作,或者获得一笔银两,两年有七八十两,虽然不足以养老,买一套偏远的房子是没问题的,从事工作,或者做点小买卖,都够养活自己。”

嘶.

李景隆倒吸一口凉气。

这待遇简直了,卫所的那些士兵到老之后,朝廷根本不会再管了,属于用完之后就直接抛弃,而则新军,只从军两年,却能拿到一笔丰厚的银两,其中的差距,天差地别。

此次来京,李景隆一是想重新拿回本属于李家的荣耀,拿回曹国公的爵位。

另外就是,他希望能更圣上反应,略微提升一些卫所的待遇,帮天下的卫所兵说话,卫所兵全国有一百五十万之巨。

可眼下,这新军的待遇如此之好

李景隆不由问道:“这新军之制,为何不推广天下?”

徐辉祖笑了一声道:“推广天下,那得花多少银两啊,按照新军的标准,恐怕是个天文数字,朝廷如何负担得起。对了.你还不知道你此次来京的意义吧?”

李景隆点头道:“是啊,突然千里迢迢来到京城与新军一战,我想了许久都没想明白此行的目的。”

徐辉祖道:“实话告诉你吧,此行就是国师与太上皇的一个赌约。”

“什么赌约?”李景隆问。

徐辉祖道:“国师欲要推行新军之法,遭到太上皇的反对,于是就诞生了此赌约,若是你胜之,卫所屯田依旧保持原样,若是新军甚之,则推行新法。”

“什么!”

李景隆心中震撼,若是自己赢了,那岂不是成了罪人,对不起兄弟们

若是自己输了,推新新军之法,那天下的军户将不再受苦.可若是自己输了,那李家的荣耀呢,难道要弃之不顾?

李景隆一下子陷入了两难之地,不知如何是好

这选择竟然是这般艰难!!!

“九江,九江,你怎么了?”

徐辉祖发现了李景隆的一样,推了推,才唤醒他。

却见李景隆面临忧虑之色,叹息道:“哎允恭兄,这些年来,我在下面练兵,深知卫所之弊端,卫所之士兵的苦楚之处,此次来京,除了拿回李家的荣耀,我还想为手下的士兵说一说话可没成想”

徐辉祖一时间愣住了,正色道:“九江,你不会是想输掉这场比赛吧,你可要想清楚了,这样的机会错过就不也不会有,你若是特意输掉比赛,有何颜面面对你李家的列祖列宗??”

李景隆摇摇头道:“为何会选择我啊,让我做这样难得抉择若是选择其他卫所,我便没有这样的苦恼。”

徐辉祖劝道:“若不是你这些年勤加练兵,也争取不到这次机会,你好好想想,即便是你输了,这新军之法也不一定得以推广,耗资之巨”

“不。”李景隆道:“全国光是卫所兵就有一百八十万之巨,加上京师的三大营,足有两百万兵,兵贵精不贵多,若是新军战斗力强悍,何须要一百八十多万的兵,五十万足以。卫所的兵,不堪大用。”

其实李景隆说的也没什么错,未来的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三大营精锐其出可土木堡一战三大营精锐尽失,明朝的军事实力就此沦落,靠卫所兵根本没法恢复实力,一百多年都没恢复过来。

“九江,你现在倒是让我刮目相看了!”

徐辉祖更加佩服李景隆了一些,他居然如此关心军户,甚至动摇了自己拿回爵位的念头,真是难得。

“可你想过没有,若是你特意战输,太上皇何等英明,岂会看不出来,到时候一怒之下,即便你输掉比赛,此事反而办不成了。”徐辉祖认真的说道:“这件事情,不是你我能够左右的,成与不成,都在国师与太上皇之间博弈,你只需好好训练,好好应战,其他不要多想。”

李景隆一惊,后怕道:“允恭兄说的没错,此等大事又岂能是我能够左右的,多亏允恭兄提醒,九江知道如何去做了,我会好好准备应战,打出风采。”

徐辉祖很是欣慰,拍了拍他肩膀道:“你能想通这个道理就好!”

两人哈哈一笑,谈至深夜。

第二日,李景隆一扫疲态,将全部的身心投入练兵之中。

而朱高煦则是每日去国公府搓麻将,搓得不亦乐乎。

半个月后。

演练在校场正是举行。

这天,人头攒动,校场搭建了一高大平台。

太上皇朱元璋、永乐大帝朱棣、皇后徐妙云、公主朱凝云、国师李逍,太子朱高炽、朱高燧等人,以及几部尚书,内阁几员在平台上观。

朱元璋与朱棣一左一右坐于正中两把龙椅,其余人等则是根据地位高低,站立两旁。

铁明营的五千将士以及慈溪卫的五千卫兵在校场上严阵以待。

两边的士兵都是士气高涨,抱着绝不可输的念头,怕是一场针锋对麦芒的决斗。

铁明营的士兵们除了每日操练,还会上课,学的是爱国知识,还有关于士兵的荣耀理念,加上他们知道这次若是输了,这铁血营恐怕就不存在了,因此士气达到了顶峰。

而慈溪卫的士兵,则是多年收了李景隆的恩泽,抱着感恩之心去战,同时他们也知道,若是李将军能重拿回曹国公的爵位,恐怕也会为他们说话,提高待遇,士气同样达到了顶峰。

演练还开始,演武场的双方士兵的眼神对视,弥漫火药味十足,只怕一声令下,双方就要奋力厮杀了!

“真没想到,这慈溪卫的军士,竟然有如此的素质,精气神俨然比拼的上着三大营的将士,李景隆竟然练出了虎狼之师出来,新军怕是胜之不易啊。”

台上,兵部尚书方宾感慨,他可是知道前段时间来朝廷的卫所兵,根本不是这个样子,他是倾向于国师的新兵的,不由担忧道。

“你看那铁明营,虽然是新兵,一个个人高马壮,气势如虹,我看慈溪卫士兵虽然也不错,但比之新军,还是差了些。”

杨士奇在一旁,夸赞了新军一句。

“新军可是花银子堆积出来的,反观那慈溪卫的卫所兵,平日里还要屯田,那可是一钱银子都不用花,孰优孰劣,难道还看不出来么,而且此一战,还不好说,我看双方都有获胜的可能。”

内阁首辅解缙则是偏向卫所兵,想要获取朱元璋的好感,朱元璋可是支持他亲手打造的卫兵制的。

“话不能这么讲。”魏国公徐辉祖则是暗夸李景隆,道:“这李景隆这些年练兵之勤是独树一帜,能把平日里还要忙农活的卫兵练成这个素质,可是不容易的,天下这么多卫所,恐怕唯有慈溪卫能比肩三大营和新军。”

众人正纷纷说着,朱棣见朱元璋有话要说,便咳嗽两声,所有人纷纷闭口不言,安静了下来。

朱元璋看向那李景隆率领的五千军士,昂首挺胸,信心满满,确乃虎狼之师,便哈哈一笑道:“听说这段时间朱高煦天天搓麻将,乐不思蜀了,殊不知骄兵悍将不足为勇。反观这李景隆的士兵,军纪严明,信心百倍,国师话说的太满,可不要阴沟里翻了船。”

这话显然是针对李逍的。

李逍此时看向李景隆的士兵,发现的确不一般,看来前段时间的传闻是真的了,大哥真是精心给自己挑了个好对手啊。

李逍微微一笑道:“这李景隆可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居然有训练出一批强兵悍将,怕是自己掏了不少银子把.是赢是输,咱也看不出来,唯有手底下真章才是。”

朱元璋见李逍话里有话,什么叫自掏腰包才能练出好兵?脸色不悦,一挥手道:“既如此,那就手底下见真章,开始吧。”

一旁的太监高喊:“演武开始!”

双方士兵都是穿着甲胄以防受伤,演练是不害人性命的,拿着都是木制武器,比如弓箭,箭矢没有箭头,而是包裹着一层布,里面有红色印泥,同样,枪头上面也是如此,若是击中,就会在身上出现红色的印记,如果是致命位置,就代表死亡淘汰。

咚咚咚!!!咚咚咚!!!

鼓声响起!

这场针锋对麦芒的演练,正式开始。

“喝!”

两边士兵都严阵以待,只等将领发号施令。

李景隆站在高处,观看对方的阵型,随后发号施令,旁边的旗令官立马就挥动旗子,士兵们通过旗语,迅速做出反应,变化阵型,组成了防御的圆阵。

“好,不错!”朱元璋微微一笑道:“变阵有序,能迅速听从将领的指挥,属实不错。”

随后,朱元璋则是看向了朱高煦新军那边。

朱高煦也是一挥手,随后旗令官传旗令。

然后,他发现有些不一样只见军中几个人拿起了唢呐,随后开始吹起了唢呐。

朱元璋:“???”

(本章完)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