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穿越架空>秦歌一曲> 第三百二十一章:静极思动之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二十一章:静极思动之心(2 / 2)

这段时间,卫鞅并不是说真的就消息封闭,他一直通过梅姑派人告诉他外面的消息。只是那些消息并不好,大多是一些什么韩国变法,齐国变法,这两国变法都是小动,韩国有一个申不害,齐国也有一个慎到,在此,论及名气,两人都是要比卫鞅大的,如果卫鞅想跑去和他们两个人抢饭碗,人家主动相让他都抢不到,没有名气,谁用你?没有真正大才的君主识人,谁又会用你!其它的,诸如楚国,楚国是怎么都不会变法的,因为它没有危机感。.

楚国,有着巴蜀之隔,汉水之险,长江之防,正常情况下,谁能真正的影响到楚国?

再有的,比如说燕国,这是一个老牌的公族国家,在别国都有所获的时候,这个国家六百年来几乎没有任何的变化,他们因循守旧,以老公国而自傲于世,更不用说变法了。

还有赵国,赵国是一个过于迷信武力的国家,说真的,它的武力也不怎么样,但国中民风彪悍,是天然的军队,招到了军队里,立时就可以战斗。可这个赵国却是少有的缺粮大国,同样有着深深的积弊,可在赵国现在的情况看,赵成侯全然没有变法的意识,因为赵国的公族同样力量强大。在后世,赵雍变法的时候,就是避开了公族变法,没有秦国的彻底,所以总体国力还是不如秦国。

再有那秦国,秦国是发了求贤令,但此时梅姑还没有送过来。秦国的求贤令,正常谁人会在意?要知道,现在正是众国最鄙视秦国的时候,往日里还可以说秦国的军事力量强大,可现在失去了这层光辉,那秦国的种种丑陋就让山东人士望而却步了。.

可也就是这些的事情了,其它的,比如说草原上的变化,说什么东骑和义渠的战斗,这种小部族的战斗,正常谁会放在心上?小部族就是小部族,整加起来十万人左右的两个部族战斗,怎么可能入得了中原战国的眼。在中原战国,哪一个国家的总兵力是低于二十万以下的?谁的手上没有强大的军队?会在意这样两个小戎部族的战斗?

所以在告诉卫鞅情报的时候,就没有说到这一点。正常我们会告诉别人那里有两只小蚂蚁在打架吗?连看都不会看一眼。再加上中原简牍文明的传统,东骑灭义渠只会有一句话来形容。七月,东骑伐义渠,次年三月胜。没了,而且在那个没有标点符号的时代,这句话就是“七月东骑伐义渠次年三月胜”。一共十二个字,谁会在意这区区十二个字?

一年的时间,仅仅是一年,卫鞅万万想不到,在自己闭门愤恨的时候,这位昔日看起来官身最低,最不出众,除了武力,给人的感觉几无是处的东骑王竟然一下子成了王!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王,可是卫鞅并不是一个无学的人,他深深的知道义渠的大名,那并不是一个小部族,而是一个和老秦抗衡了几百年的大部族,秦国几欲灭而不得,秦穆公霸西戎,也没有彻底的把义渠给灭了,反而在后来让义渠再度强大起来了。.

这样的一个义渠,哪怕再是一无是处,可给东骑王这么短短的一年不到的时间给灭了,这从哪说都是一种不可思议的事情。卫鞅不由再看东骑王,这时,他算是彻底相信了东骑王,因为东骑王身上的穿着,虽然这并不是东骑王的衣服,但不管是不是东骑王的衣服,可凭着东骑王能穿在身上这一点,已经可以说明东骑王的可怕与了不起了,不是这样,他怎么可能带着一个可爱的小丫头到这里来?又或者说这个可爱的小丫头为什么会莫名其妙的跟着东骑王而来?这充分说明了,东骑王现在已经入了众人的眼,他已经站在了这个时代的前面,上了这个庞大的舞台。

卫鞅的心里发出了一声的悲叹,自己一直在这个舞台上打拼着,可是为什么自己却是不能成功的站上属于自己的舞台呢?静极思动,卫鞅突然有了一种想要走动的想法。.

“先前失礼,请大王见谅!”卫鞅向东骑王行礼。可是东骑王却是没有受,而是道:“你我兄弟,你这样岂不是要折煞我?我在你面前称过王么?”小狐叫道:“你称过,你刚刚的那一会儿叫过,我听得清清的!”东骑王怒道:“就你捣鬼,哪都有你的事!”

卫鞅呵呵笑道:“好,小狐姑娘天真烂漫,说的好!”东骑王道:“罢了,老鞅,不说你去我那里了,我知道你的心是想要持一国的牛耳,我那里民不过十万,对你来说,太小了!非百万大国不足以待你!”卫鞅道:“不,是卫鞅不知好歹,不能帮哥哥的忙了!”

两人相互见过礼后,东骑王道:“不过话说回来,不管怎么说,瑶姬姑娘对你一片深情,不是你的原因,我都上了,你可不能负了人家!”卫鞅犹豫着,顾左右而言它:“二哥这是要去哪儿?不会是专门来魏国看小弟的吧!”

东骑王郑重的道:“去齐国,求法!”卫鞅目中一亮,道:“齐国的慎到大家?”东骑王点头,道:“弟弟不肯帮哥哥,哥哥只好另求它人了。”卫鞅沉思了少许,道:“慎到大家我自听过良多,他的法学也有独到之处,是顶锋大家,若是他能帮二哥,那自然是好,不过……”

东骑王明白他的意思,道:“东骑不是齐国,自然比不得齐国,慎到大家与别家虚者不同,他不求仕官,而是求治学。我纵是周天子也是请不动这位法学大家,能得一二弟子,我也心满意足了。”东骑王这样说让卫鞅也是感动不已。天下间,虽有法家,可变法说来说去就是一场小革命。什么是革命,就是逆天。

大逆天就是指造反,因为旧的东西不行了,所以要用新的东西代替。从贫下中农的角度来说是起义。但这种所谓的大起义太过分了,会对国家造成很大的直接损失,因为旧的东西不好,可并不是全部的不好,有的好有的不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推翻全部的旧有,而是在一定的程度上进行革新,是完全可以把朝代传承下去的。比如夏的时候就有少康中兴,在商的时代,前三百年一时是动乱不断的自我调节,后两百年里才开始中兴的盛世。

变法,就是有识之士提出的一种小变动改革国家的一种方法,其中心思想是通过新的财产再分配,让国家焕发新的面目。但在这个过程里,必然会引起不可避免的动荡,往往变法者本身必会身死,比如吴起就死了。在中国历史上,当商鞅立不世功而遭车裂后,再没有人敢言变法了。从秦国的角度上来讲,变法成功了,不要商鞅了,可以杀了,这是正确的,但它对后世才学者产生的影响,却是无法想象的深远。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六}{九}{中}{文}{地}{址}:{www}.69zw.{com}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