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穿越架空>秦歌一曲> 第五百八十二章:大战之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八十二章:大战之前(2 / 2)

的确,从真心讲,赵侯也软了,他也后悔了,如果知道北秦是这样的一支精于骑射的国度,赵国根本不会在没有完善的准备下打北秦。用脚趾头想也是明白,一旦得罪了这样的一个国家,那就意味着,在赵国西方每条防线里,都会有北秦的复仇大军,而以北秦这种可怕的战斗力,打败林胡只是时间问题,打败楼烦也是很正常的,在那个时候,赵国要面临的不再是林胡,也不再是楼烦,而是一个拥有上百万部众,愿意的话可以拉起三五十万骑蜂拥而来的大敌,这是一股可以祸灭整个赵国的力量。这意味着,很可能,赵国在北方的领土将会全面的丢失!这意味着,赵人连修长城也是来不及!这是多大的一个灾难!

假如是在宋,或是在清,那种种如和亲呀、交好呀,什么手段甚至岁币都会出来,赵国会不惜一切向北秦买个平安。但能买得来平安么?显然不能。因为说买平安,那是后世腐儒们的说词,想要和平,要有实力。现在赵侯带着十万多的大军,这是一支号称二十万众的大军,在如此巨大的兵力下,如果赵侯因为前方的战事小有失利,拍拍屁股走人了,回去了,向北秦服软了,那他在这个大争之世前期攒下的威名会尽皆而丧,他会给钉在赵氏历代国君的耻辱柱上,一万年也翻不过身。丢脸,没有这样丢脸的。所以目前的赵侯只有选择,小胜而退,也就是说,好歹他都要先打一仗,而且他还要打胜,当然,打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败仗,那也是可以的,打了那种大败仗后,无论赵国怎么卑躬屈膝也不会有人说什么了。古人对于这些贵族上层人物的受难是有着深深的同情的。勾践之所以可以那么快的回复国力,还不是他大打同情牌。他给夫差拉车,给夫差当马夫,吃夫差的米田共,诸侯都同情他,向他借粮借铜,让越国尽快的回复国力,不然以越之小国。如何可以灭吴。只是,要赵侯学勾践……那可不是一般的难。诸侯虽然在侧面上佩服勾践,但要他们自己做,那还不如去死。

好在的是,无论从哪一点上说,赵侯也不会觉得自己会这么的败。弓箭么,有什么可怕的,备下了橹车不就可以了,再以一批提着大盾的士兵在前面顶着,弓箭再牛b,冲上去就可以杀光他们了。至于说到骑兵,不理他们,骑兵不是战争的主流。由于当时的骑兵不具备冲击力,对,就是冲击力,骑兵不能冲阵,光光的马背会让骑兵第一时间从马上滑下来。

这就是要点,在当时,战车可以冲阵,而骑兵不能北秦的确是有庞大的骑兵,但北秦伯却无意于拿骑兵去冲阵。那样的损失太大了。所以赵国还是以战车真正的王牌。打仗么,还不是要冲锋陷阵!不然那还怎么体现战争的威力。决定了要打,那就要准备。

赵军当夜就开始,他们采伐大木,制成了云梯、大盾、橹车、冲车等物。所谓人多力量大,这本就不是什么难的事,自打鲁班发明了云梯,这玩意已经风行天下,谁不会制造这种东西,赵侯觉得,北秦军不会敢于和自己打正面的野战,所以他要求也把这个做了。当一切完好,赵军一共制作了两百架云梯、三万大盾,两千部橹车。这里要说一下,这并不是《满城尽带黄金甲》里的那种高级橹车,而是用木做的支架然后蒙上了牛皮。这玩意做起来容易而且省钱,推动起来也不会费什么力气。赵侯再一次的表现了他对胜利的那种渴望,仅仅三天,当后军到达后,赵侯甚至没有理会后军是不是要休息,就拔起帅旗,大军出征。

赵军飞快的要渴求一战,北秦这边却是风平浪静。事实上,北秦伯正在写小说!北秦伯写小说不是第一回了,但是现在他写的并不是真正的小说,而是给报纸的时文,写的也就是战争中的东西,他赫然是在写目前的大战!这些时文,每次都会最快的发回到郁郅,然后排版刊印。并且,很快的就培养出了一大批的读者。老百姓们喜欢看,他们特别爱瞧这玩意。

北秦伯的文笔好,写东西跌宕起伏,但真正的军事专家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不过正如前文说过了,老百姓是很傻的,那些没有上过战场的文人学士也不会在意这些,他们也就是看一个八卦乐子,这一点和我们现在人爱看明星的小道消息是一样的。在北秦伯的笔下,赵军正在发动第n次进攻,反正后方的百姓不会知道前方的战事,北秦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他写赵军堀道攻城,北秦军反堀破之,然后北秦军草人借箭,两军在城头反复的争战杀伐,血与青天下飞舞,尸伴黄土而眠。王良每每处理完了公务,就会来看北秦伯胡编乱造。

甚至,北秦伯还写了一些经典的将对将单挑,拖刀背射,暗器打脸。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北秦伯自己都觉得不大信了,他开始觉得言穷词尽,所以放缓了进度。最后,他决定让别人替他续写,当然,写什么东西都可以,就是不要说实话。在写作的过程中,不能提己方军力的数字,兵种,武器等,也不能提什么城,大小,实际,让一切蒙太奇(蒙你不要太奇怪。),正当北秦伯穷于应付这些文章的时候,王良从外间进来了。

“郁郅城来信!”王良道:“大事……”北秦伯抬头,小事王良不会来请示自己,如果是大事,很多大事她也会自己拿出主意,除非是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北秦伯道:“是什么事?”可能是有了梅姑在侧,北秦伯的生活越发的美好,满面红光,精神焕发。王良直言道:“一些附秦的小部族还有其它的戎族都向我们表示依附,要向我们纳贡,君伯的意见是……”

北秦伯想了一下,道:“秦国的不管,要向我北秦纳贡,不能同意,但是我们可以加强商业往来。至于那些请附的小部族,拒绝!要么无条件服从我们,我们会给他们一点好处,要想打着在我们的手下休养生息,那是做梦!不能绝对控制,就全都去死!不,当奴!我们要奴隶!这次胜了赵国,就可以看看会有多少俘虏可以用。”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只要输入-www.69zw.com-就能看发布的章节内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