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都市言情>石油帝国> 第七十一章 南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一章 南下(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经历了日石油撤资风波,研究所在赵春达的带领下,很快又调动起了工作积极性。金刚石复合片钻头完成了最后的检测环节,随时可以投产。

对于这次新产品,研究所上下都十分有信心,全都认为,这即将是在钻井技术界掀起一场巨大风暴的革新产品。

而机修厂的工人们,也都十分期待新产品能够在广交会上大放异彩,使得闲置的车间重新恢复生产。

广交会,又称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1957年4月15日,在广州原中苏友谊馆拉开帷幕。对于那时的中国来说,广交会是能够获得大规模出口外销订单的最有效渠道。

出口外销,卖给国外的客户,能够享受出口退税,利润点比内销货物要多出10%~15%不等。并且,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不同,欧美国家的订单,通常也是利润丰厚。

因此,基本上国内大大小小的企业,都想着争着到广交会上。不过,在八十年代初期,能够上广交会的名额,都需要各省商贸厅和工业厅批准。

不同于其他想争肉而苦苦等待名额的企业,赵跃民将材料递交给省里,很快便有了回信。省政府早就为江北油田机修厂预留了广交会的名额。机修厂自从初步改制取得成效,石油部和省政府这两个妈是又疼又爱。

月初,省商贸厅带队,几家企业的团队,一起坐火车南下。

绿漆皮的东风柴油机车风驰电掣地行驶在铁路上。

“徐厅长……”赵跃民走到徐厅长身边,笑着给对方递了个橘子。

“嗯,小赵,什么事?”

“我能不能晚一天到广州?”

“为什么?

“我想先去深川看看,听说那里的特区正在建设……”

时值七月,罗湖火车站旁的棕榈树,在热浪中摇摆着。

一身白衬衫的赵跃民和胡东两人下了火车。

此时的深川,仍然看不出来副省级城市的规模。大片的田野和池塘仍然充斥着市内大多数土地。市中心也都是成片的筒子楼。

赵跃民站在市中心的十字路口上,看着过往的行人。港商与农民擦肩而过,外商与工人并肩行走。各种文化在这座曾经是渔村的城市中交杂着。

“东子,将来我一定要把业务发展到深川来。”赵跃民深吸了一口气,“你说,我能在这里觅得商机吗?”

“我说不好……”胡东望着周围的市景,“不过,跃民。不论你做什么,我都支持。”

“东子,你看,中央在深川设立特区,这就是经济改革的前兆。”赵跃民看着蔚蓝的天空,“一切都将不一样了,我们需要转换思路。说不定,我也会有一家自己的公司……”

胡东微微一笑。

建立特区,用资本主义实践经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在当时是颠覆性的尝试。

两个青年,站在深川的十字街头。在深川的空气中,他们嗅到了新的经济动向和机遇。1984年的夏天,王石放弃外经贸的公务员职位,来到深川发展。潘石屹才刚刚毕业,进入石油部实习。

无数怀着创业梦想的青年们,或是已经,或是准备踏上了前往深川的道路。

赵跃民和胡东在市里东逛西逛,那时的深川,还没什么像样的饭店。两人在街边的铺子吃了碗鱼丸粉,又找了一家小旅馆,落下脚来。

夏夜,旅馆的房间内,还能听到蝉鸣和蛙叫。屋顶的吊扇吱嘎吱嘎乱叫,热风袭来,让赵跃民毫无睡意。他一个人走出旅馆外,在街边晃悠着。

旅馆的后方,拉起了一道一人多高的铁丝网,不时有解放军背着枪巡视着。这里是罗湖口岸,铁丝网的那边,就是香港。

赵跃民散步时,突然听到一旁的草丛中会有悉悉邃邃的声音。他有些警觉,定睛一看,只见两个年轻女孩,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地从草丛中钻了出来。

其中,一个女孩看见赵跃民手上的香蕉,不禁咽了口口水,又拽了拽另外一名女孩的衣角,两个女孩似乎在犹豫应不应该跟赵跃民搭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