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都市言情>匡政之路> 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是风华少年时(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是风华少年时(三)(2 / 2)

俞庭安不屑地撇撇嘴道:“王副区长,好大的名头。我叫俞庭安,你小子要是不服气,可以跟你爹到西店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来找老子。”

公安分局交警大队的小人物,旁边的小青年顿时底气足了,准备卷着袖子上去“好好理论”一下,却被墨镜男给伸手拦住了。小青年愣了一下,突然回过神来,王少拼爹,就不许别人拼爹了,这可是首都啊,这拼起来可没底呀。

“原来是一路的朋友,我跟翡翠宫的殷大少是朋友,还请给个面子。”

“原来你是跟殷小串的,行,我给他一个面子,不再揍你了,赶紧滚蛋!”俞庭安不屑地挥挥手道。

墨镜男脸色变了几下,最后还是咽下一口恶气,带着两个小青年灰溜溜地走了。

回到座位上,早就拭干眼泪的祝琦瑶摇身一变,成了好奇宝宝,连连追问道:“小安,你跟那小子在说什么呀,感觉好像是黑话一样。”

俞庭安解释道:“他认识的一个朋友正好也是我的朋友,所以大家就打不起来了。”

“他说他爸是宣南区副区长,你难道不怕他吗?”

“副区长有什么好怕的?这是皇城根前,天子脚下,他一个副区长能翻得了天?”俞庭安不屑地说道。

祝琦瑶眼睛几乎要冒星星了,“那你是不是也?你父亲是干什么的?”

俞庭安苦恼地看了看苏望,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还是石琳出来解围道:“瑶瑶,这是人家的,你问这么多干什么?”

不愉快的插曲很快被大家忘到脑后,大家又继续开心地游玩起清漪园。自从这件事后,祝琦瑶似乎对俞庭安没有那么排斥了,对于他很无耻地挤到身边一起合影也能接受了。石琳眼睛里却带上一丝淡淡的忧郁。苏望看在眼里,找了个机会低声对石琳道:“小安是我导师的孙子,所以就混熟了。我到首都来的确是来读研究生的。”

石琳闻言秀目横了苏望一眼道:“你跟我解释这个干什么?”

“我不是怕你误会吧。”苏望嘿嘿地解释道。

跟祝琦瑶合了不少影,不知暗中沾了多少油水的俞庭安终于想起正事来,他怂恿着苏望和石琳多合几个影。

看到站在一起的苏望石琳两人,俞庭安不由腹诽了一句,多好的女孩,明眸皓齿、耀如春华,再看看旁边那位,嗯,除了灿烂无比的阳光似乎没有什么了,真是好白菜都让猪给拱了。咔嚓一声,两人的身影映在了清漪园这绿水青山之间,

吃了就着背包里吃食和饮料解决了午饭,下午坐船到昆明湖的岛上玩了一圈。一直到下午四点多,四人都有点筋疲力尽了。石琳和祝琦瑶都很疲惫了,婉拒了苏望和俞庭安一起吃晚饭的邀请,只想回去好好休息一下。

把两位女孩送到首都外国语大学门口,俞庭安开着车送苏望回家。

路上,苏望开口问道:“小安,那三个小子不是不知死活的小混混就是有恃无恐的衙内,你怎么想不想就敢冲上去,你难道不怕碰到衙内?你应该没有这么冲动,难道真的被那位瑶瑶给夺去心魄了?”

“哪能呀,我是坚定的革命战士,哪能这么容易被美色给迷晕头。小师叔,其实真正的大部分很低调的,他们都是干部子弟,又不是暴发户。而且少数比较嚣张跋扈的也只敢出首都才原形毕露。这里是首都,多少大佬的眼睛在盯着,哪个小辈敢嚣张,家里的长辈第一个不会放过他,立马抓回去整风。所以多半是那些半大不小官员的子弟最嚣张。”

“哦,原来是这样。”

周一,苏望给俞枢平教授交上一份读书报告,这是俞教授给他布置的作业,每周必须写一篇读书报告,做为平时成绩之一。

俞枢平教授看完之后,连连点了点头,“嗯,看来你很用心在读书。就要这个劲头,不要怕读得慢,一定要精读。”说完把报告放到一边,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后继续说道。

“中心要做一次全国性的调研,我也要参加,地点已经定好了,岭东省、吴江省、沪江市、东越省和岭南省。时间就定在下周二,主要课题有三个,一是金融改革,二是房改、医改,三是国企改革。你跟我一起去,做下准备吧。

“好的老师,不过这些地方怎么都是沿海省市?”

俞枢平看了一眼苏望道:“这是我定下来的。你不再是义陵县农经办主任,而是政策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眼光不要只放在一处。”

“老师,我懂了。”

“对了,昨天你和小安跟人打架了?”

“是的老师,昨天遇到一个自称宣南区副区长儿子的小流氓,一时没按捺住就打上了。”

“嗯,小安脾气有点暴躁,一上起火来下手没轻没重的,小苏,你以后要多看着点他。”

“好的老师。”苏望有点不明白俞枢平教授这是什么意思了,难道是隔代之间的溺爱?

“以后你可以跟着小安多认识一些朋友,对你以后会有帮助的。我算是看明白了,你也不是做学问的料,只要你以后能学以致用就好了。”俞枢平教授有点疲惫地摆摆手道。

“是学生太愚钝,让老师失望了。”苏望看着俞枢平那苍老的脸上带着一丝无奈,心头像是被堵了一般,站起身来低下头惭愧地说道。

“算了,没招你当学生之前我就明白了。其实我在学术上并没有什么精深的造诣,只不过凭借资历老一点,秉着良心说了些话而已。实在没有什么开创性的学术需要传下去,只要你们能够学会我做人的道理,治学的态度就行了。”

“老师,其实你就是一座宝藏,我永远也学不够。”

“哈哈,我这么多学生还是你嘴最甜。”俞枢平大笑道。<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