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都市言情>匡政之路> 第三百一十三章 新榆湾(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一十三章 新榆湾(四)(2 / 2)

张近江的话讲完后,会议室里寂静了一分多钟,有人又提出:“张部长说得没错,可我们的领导干部要表现出亲民,也不应该采取这种措施,我们是领导干部,不是演员。”

张近江毫不退缩地反驳道:“榆湾区委领导班子不是拍戏,他们只是将自己的本职工作通过一种方式记录下来。再展示给人民群众看,如果这样说的话,新闻里的领导干部都是演员了?”

“张部长,怎么能这么说呢?这两者有着本质区别,你这是在强词夺理,在歪曲现实!”

“我怎么强词夺理呢?我怎么歪曲现实了?我有着三十余年新闻宣传经验,我有资格判断这是演戏还是记录和新闻。我们平常报道的新闻和记录片。也是宣传我们各级领导在带领大家进行经济建设,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现在换一种人民群众更喜闻乐见的形式就不行了吗?”

这时,李志强不缓不急地说道:“我记得中-央前不久召开会议强调,我们的领导干部要根除‘官本位’的思想,彻底认清和履行自己的职责。张部长读的观众来信说得好啊,榆湾区委领导班子的态度就值得赞许。他们认识到自己人民公仆的身份,愿意放下官架子,愿意做出亲民的姿态。我听说榆湾区委领导班子不仅拍了这么一个记录片,还做出了后续工作。组建了行政服务中心和居民服务中心;区委书记和区长每月都安排四个下午进行群众面对面沟通会;区委大院放开警卫,专设了一间群众接待室。制定了相关规定,由区委督查室、信访办和区政府监察局等部门抽调工作人员专职负责接待、会谈、记录和反馈跟踪。并由一位区委办副主任专职负责。甚至我还听说,因为他们区委大院地处朗州市区繁华地带,而那里洗手间规划的很少,一时满足不了群众的需求,有人憋不住就干脆在区委大院外面的树丛里撒尿。于是他们就把大院一处卫生间划拨出来给人民群众使用,还专门在区委大院门口写了指示牌。”

说到这里李志强满是笑意地说道:“我家小子不是在朗州市五方县工作吗?听到这个趣闻回家后讲给我听。我忍不住打电话给榆湾区的苏望同志,他却抱怨道,‘我们也是没有办法,我以前每天散步回家,一出区委大院就能闻到尿骚味,用水冲都冲不干净’。”

会议室里也不由泛起一阵笑意来,随地大小便是国人的一个陋习,不要说榆湾区委大院,就是首都那很著名的广场,边角落也能看到一坨坨的“五谷轮回之物”和闻到一阵阵尿骚味。他们在首都开会时也听到过这样的私底下传言,说是有外国媒体报道过后,首都市委大佬们大发雷霆,日夜派人盯守都抓不绝。

李志强待会场气氛稍微轻松一点,神情却一变道:“同志们,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榆湾区委领导班子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啊。如果按照其他同志的想法,多半是要派人严守区委大院,甚至会动用警察巡逻。可是榆湾区委领导班子是怎么做的?难道人民群众不是被逼得万不得已,就真的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撒尿?堵不如疏啊!只有解决了人民群众的难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啊。”

张近江这时又接了一句:“是啊,你是怎么样的思维态度,就会采取怎么样的工作方式啊。”

听着两人唱完双簧,会议室又是一片寂静。段春生开口道:“这是会议议程之外的事情,大家讨论一下就行了,在这件事上,我建议还是先看看吧。下面我们继续会议议程。”

而此时的苏望正在参加一年一次的榆湾区r大代表大会。由于有此前的新闻纪录片,所以《荆南日报》社盯上了榆湾区和苏望,榆湾区的这次会议居然享受到了省报记者跟踪参与的“高规格”。

这天,苏望大会上发言:“榆湾区委和区政府已经正式提出将榆湾区建设成为富裕之城、幸福之城、宜居之城。富裕之城很容易理解,就是搞经济建设。把大家的腰包都搞鼓了。可是什么是幸福之城,宜居之城呢?我们不能光喊着把榆湾区建设成为幸福之城和宜居之城这样的口号。可你却没有亲身体会普通老百姓一天过的日子,你怎么知道他幸福不幸福?如果榆湾区居民中占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都觉得不幸福,住的不舒坦,那么建设幸福之城和宜居之城有什么意义?”

说到这里,苏望笑着对众位代表说道:“可能有代表会问了,苏书记,你不能光口头上说,你知不知道榆湾区老百姓每天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在这里我可以毫不谦虚地说道。我知道。”

说着,苏望板着手指道:“春风路的菜市场的菜价比和平路菜市场平均要高百分之五,这个月空心菜平均比上月上涨了五分钱,青椒平均上涨了六分钱,大米上涨了七分钱。五花肉是xx元一斤,普通猪肉是xx元一斤,牛肉是xx元一斤。牛腩是xx元一斤。一位市农机厂的普通工人月收入是xxx元,一家有五口人的话,平均一月要支出xxx元,其中伙食费xxx元,房租xxx元,水电费xxx元。小孩读书费用xxx元…。同样是看感冒,市人民医院要花大概一个半小时,需要花费xx元,区人民医院要花大概一个小时左右,需要花费xx元。市区最拥挤的公交车是2和11路。因为2路公交车线路最长,而且要经过火车站和汽车站。而11路车则是要经过中心市场和西坪糖酒食品批发市场。区里到岩山乡的班车是最少的,一天只有两班,比到招郁县的班车还要少;平湖乡的教育基础最差,那里有xxx名适龄儿童需要读书,现在却只能提供xxx个学位……”

苏望的话落音后足足近一分钟,榆湾区大会堂里一片寂静,最后突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可以说是开会到现在最热烈的掌声。

等了一分多钟,等掌声平息下来,苏望才继续开口道:“我说这些,并不是显摆什么,我只是向诸位代表们表达一种态度,我们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对榆湾区的情况是心里有数的,我们会在大力发展榆湾区经济实力的同时,逐步改善大家的居住环境,所以请诸位代表们务必相信区委和区政府,支持我们的工作,为榆湾区美好的明天一起努力奋斗。”

苏望的话刚落音,掌声随即又响起了,不知是谁先站了起来,最后所有的代表们都站在那里鼓掌。

过了四天,《荆南日报》又头版刊登了标题为《鼓舞人心的发言和会议》的新闻,新闻中还刊登几幅照片,照片中榆湾区r大代表们那激动和备受鼓舞的表情表露无遗。文章全文收录了苏望的讲话,并叙述了当时热烈的气氛和情景,然后说道:“最近当选为榆湾区r大常委会主任的榆湾区委书记苏望同志的发言和讲话很朴实,简直就像一位小市民在跟你拉家常,可就是这样的话却让与会代表们无比地兴奋和备受鼓舞。记者会后采访了十几位代表,了解他们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情。他们都表示,这是因为榆湾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对榆湾区的情况一清二楚,他们愿意去了解情况,他们愿意为榆湾区人民群众置身处地地着想,也意味着他们有决心有能力带领大家将榆湾区建设成富裕、幸福和宜居之城。”

而张近江以笔名“观潮”亲自执笔的编者按则指出,“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代表着你怎么样的工作方式,也意味着你是否能做出真正符合人民群众要求的工作成果来。放下官本位思想和官架子,到群众中去,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想所需,这样才能彻底履行我们d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本职。很多同志只顾把眼睛放在了搞经济建设上去,可是忘记了我们搞经济建设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搞经济建设的本质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为他们创造更富裕、更幸福的生活条件和环境。经济建设搞上去了,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却得不到解决,只能说我们的工作只完成了一半,还不及格。”

作为全d全国知名的“理论家“,张近江这一出手,顿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应。经过激烈的争论,到了2003年1月份,中-央层面终于基本上达成了一致。这月,中-央电视台收视很高的《东方观察》节目播出了一集节目,它将小学生参观榆湾区委二十分钟版本剪辑成十分钟,又加上苏望在区r大会上讲话情节以及其它补充采访的材料整理编辑成二十五分钟。这一节目播出,榆湾区很快在全国小有名气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