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泱泱大唐> 第六十二章兵制改革进行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二章兵制改革进行时(2 / 2)

王易穿越前所处的后世时代,军队实力强大的军队,都是采取募兵制的,募兵方式还有多种,除募兵所得的军士外,还有可以在极短时间动员的后备役兵源,类似现在唱主调的府兵制,常备军与后备兵源有机结合,并有正规的训练,还有实战的机会,军队的战斗力才能保证。

但刚开始兵制改革,不可能将以府兵制下面组建的整个大唐的武装力量一下子就全部转换为募兵制所募集,那样要乱套的,从府兵制到募兵制的改变,将是一个持续的、渐进的过程。

李世民采纳了王易的提议,在今年秋收后・朝廷就要进行第一次的募兵,先一步募集一定数量的兵员,进行系统训练后,看训练的成果再决定募兵规模的大小,如何募兵,并针对其中的利弊做出相应的改动,在几年内改革完毕,最终形成制。

募兵制改变后,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其他的变动,包括人事仕免,升迁制,后勤供应制,驻军屯防、轮换制,都要重新制定或者改动。

王易后世研究历史的时候,对古代军事方面的研究也很多,包括隋、唐,及后面的两宋、元、明、清、民国及他所处现代的军队组成都有过研究,得出迂成果,表过论文。只是如今他所处这个时代军队的基础、将领的组成和任命,及后勤供应与历史记载的不尽相同,要关注的方方面面更多,他后世时候的研究成果不可能全部照搬。

以侯君集为的兵制改单领导小组大部都是久经沙场的将领,还有王易这个熟悉历史上各朝代及后世现代化的军队组成体系的人在,在制方案及开始实行时候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基本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兵部尚侯君集办事的效率也是很高的,做事的方式也是雷厉风行,若不是因为知道这员名将在历史上因谋反被杀,王易都要和他成为挚交了。

募兵制可以说兵制改革的主引,其他方面的改变都是根据募兵制施行后的变化而改动的。

李世民也全程关注兵制改革的事,不定期召集负责此事的官员们了解情况,并亲自布署。

如何设置军队模式,在保持军队战力的基础上・又不使领兵将领专权,使各军队都能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是最困扰李世民的问题,也是他考虑最多的。他在秘密吩咐王易时候,也着重讲过管理模式的设置,只是没对王易明说他的担心而已。

王易当然知道李世民的担心,他为此还专门写了一个奏议・呈给李世民。

以现在十六卫模式管理募兵所得的军队,那肯定是行不通的,十六卫的管理机关,也就是各卫的衙门都在京师,皇城之内,要有效地管理各级军队,这些卫军的脑机关肯定要随军队一道设置,但所有的卫军不可能全部都置于长安之近,十六卫遥领府兵的模式肯定要改变的。

不说这么多的军队放在长安周边无用武之地,光这些人的各种消耗以京师之力都供应不起。

王易的提议是,在兵部管辖之下,按道的行政区域设置几个类似后世大军区的主管军事的机构,每个军事机构下面辖几个类似集团军编制的军卫所,还有都督府,管理驻防在此道内的军队,各级主将设置也可以如同现在的十六卫,由大将军、将军负责其所辖军队的日常管理及碉练。

但大将军和将军只有管兵权和练兵权,没有调兵权,遇有战事,兵部奉皇帝旨意调军,任命领兵将领,率领各军卫所调集的军队出征,战争结束,领兵将领缴印回朝,军士各回军卫所,统军权与调军权分离。而且隔二三年,各卫军主将进行互换,避免原来大唐的历史上节使的局面出现・且武将不得干预地方事务,地方事务由文官主持,避免武将专权。

供给军队的各种军需,如武器、铠甲、马匹、粮食,均由朝廷管理和供应,这些战略物资的供应可由地方州府与各道的军事分支机关共同主管・・・

王易所提的这些建议,李世民看了后大喜,与其他大臣讨论后,马上拍板决定采纳,并以强势的态在朝议上通过,以宰相组成的政事堂议事也没悬念地通过了。

以王易所提议的这些建议为大纲制定的一系列军事制,将在随后的时间内,逐步实施。

可以说,动及大唐军队根本的兵制改革,已经正式拉开帷幕了・・未完待续。

本站7x24小时不间断更新小说,请牢记<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