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感性做人.理性做事> 3.要细心地关注他人的意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要细心地关注他人的意图(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很多人的成功是由在细微处下功夫得到的。在表述你的意见或计划前,或是趁对方没有说出之前,或是在对方尚未自觉感到需要之前,就预先设法迎合他,设身处地去预测别人的情况,然后想出对付他们的好方法。这是做事的至妙一招。

约翰·华纳23岁时,在费城第六街与菜市街交接处开了一家商店,这是他有生以来开的第一家店。大家都认为在几个月之内,这家店一定会破产倒闭的。

他从14岁给别人送报起,就开始积攒钱财。但他的积蓄只够和他的合伙人购办店内摆设的商品。所以,在一般人看来,约翰·华纳的资金实在是有点少,更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正赶上国家经济萧条又面临内乱。

然而,不可思议的是,他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在,我们都知道华纳已成为美国著名商人之一。那么,他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在大家普遍不看好的经济低谷中,能取得惊人的成就呢?

据说,开业之初,他就抛弃了过去那种不足为奇的商业手段,而运用了一种使人备感新颖的商业方法。之后,他发明了一种又一种全新的商业方案,几乎每次革新都受到攻击,然而,他最终引领了当时的整个营业制度。

其实,他的方法很简单:他只是一直尽力从细节处去寻找使顾客满意的新方法。他永远地怀有一份心思,那就是不断地研究顾客们的心理。

研究顾客心理,这是华纳成功经营的策略。即使到如今,他的铺子已扩展到像一座百货迷宫了,我们仍旧可以发现:他每天总要抽出一段时间在自己的百货店里巡视一番,他甚至还亲自去接待一些顾客,整理一些货物,倾听人们对他的商店的意见和建议。

和约翰·华纳一样,地产富豪查尔斯·巴诺也费尽心思去揣测别人的需要。

纽约的巴诺博士和他的兄弟最初只有不到4000美元的资本,但经过一番拼搏之后,他终于成了地产巨商。他成功的秘密可以说,大部分都要归功于他不厌其烦地听取人们对于厅堂、门窗及房屋朝向等等琐碎问题的意见,正是在这些意见的启发之下,他对旧式套间狭长的客厅和黯淡的起居室进行改造,设计并构建了一座美观、实用的现代公寓。现代公寓不仅设备先进齐全,而且居住起来十分舒服方便。他终于建成一所打破一切华丽与昂贵记录的大公寓,就是纽约著名的派克路270号的那座房子。巴诺自然也从该项目中收益颇多。

从那一次冒险开始,巴诺博士就想出了一个策略:他自己去租住自己的公寓,以便由此了解顾客们的真正需要。他也像华纳一样,首先去研究顾客的需要。这样,他就能够处处赶在他的顾客前头——在他们感觉到有什么需要之前,他就已经把方便提供给他们了。

有了这份细心,有了这种对他人意图的倾心关注,怎么可能不被顾客所接受呢?

当爱德华·伊文思在36岁那年完全失败了之后,他不仅倾家荡产,还负了1.6万美元的债务。但随后他却很快去找了一个推销员的职业,每天只拿几美元的薪水。后来在几个月之内,他就奠定了一个6000万美元的汽车工业的营业基础,很快地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大资本家。当时,他所负责销售的货物是一种运载汽车用的木板。在做了一段时间的推销员之后,他积攒了一些资金。

不久,他决定以他的这些资金做本钱创业,于是便去研究别人究竟需要些什么。

他高兴地发现:汽车制造商似乎真的需要这种木板,但是他们关于运载汽车的整个问题究竟是怎样解决的?他们究竟需要些什么尚未发明出来的更实用的东西呢?

于是伊文思去租赁了几辆卡车,买了几部旧汽车和一些运载设备所需零件的样品,还有各种不同的木材样品,然后他借来了许多器械。以后的好几个星期里,他整日忙个不停,装了又拆,拆了又装,开着破旧的汽车一遍又一遍地做实验,在路上压出了数不清的胎迹,甚至一再发生撞车事故。

最后,试验终于成功了。他不但发明了一种较好的木板,而且发明了一种使汽车能更安全、更廉价、更快捷地装载重物的方法。

此后,伊文思就常常对他的顾客说:“我还有一些比木板更好的东西想卖给你。”

现在,他是伊文思自动运载公司的总经理了。他的公司专门将运载设备卖给国内许多大汽车制造厂。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伊文思的聪明之处,在于他并不只是把别人曾经需要的东西提供给他们,他还要为人们发明创造出一种新的需要来。

被誉为“东方最伟大的人寿保险专家之一”的吉尔·布莱克曾受那些小政客的启发而留心运用于自己的保险事业。他发现这种人常常热衷于提出反对意见,虽然这未必会有什么好处,他们还是喜欢屡屡发问,因此他就注意到他在顾客们那里碰到的潜在的习惯性的反对意见了。他说:“大人物很少发问,但这并不是说他没有疑问,事实上,他的问题与平常人一样多,只不过他把这种意见隐藏在心里罢了。所以,虽然他并不发问,但我们得设法使他满意才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