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武侠修真>行走江湖,我有很多工具人> 第六十九章 镂空扇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九章 镂空扇坠(2 / 2)

杨瑾记得何明修在闲谈江湖之事的时候曾经给他讲过这方面的东西。

他说,这武林中人行走江湖之时,都有随身携带自身所学武功秘籍的习惯。

这种行为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随身带着武功秘籍,倒像是为了随时方便给别人摸尸,给仇人送大礼包一样。

其实不然,他们随身携带这些武功秘籍在身上,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自身武功修为的精进。

而且这些秘籍一般都是用独特的方法誊录记载的,不怕落到别人的手里。

除了他们自己或者同门之间之外,几乎没有人能够轻易看得懂这些武功秘籍里的东西。

而且一些隐秘重要的东西,都不会录在纸上,而是口口相传。

这些武功秘籍就如同被加过密一样,为的就是防止秘籍会落到别人的手中。

尤其是仇人手中,如果能够被看懂学会了,那岂不是糟糕了?

所以这些随身携带的武功秘籍,一般都是以密语的手法写成的。

据何明修所讲,这些江湖人士他们之所以会将自身所学武功的秘籍随身携带。

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随时随地地参悟己身所学的武功,精进自身的武学修为。

希望在行走江湖时不断地印证自身武功的不足之处,以求不断进步,能早日达到更高的武学境界。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人的记忆力毕竟有限,江湖中人也不例外。

只要是人,每天都会遇到新鲜事,都会有新的记忆产生。

而旧的记忆被深藏脑海,或者被遗忘。

所以即使有些在脑子里被死死记下来的东西,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淡忘或者出现记忆偏差。

江湖中人到处行走漂泊,四海为家,所以将自己的武功秘籍随身携带就很有必要。

所谓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任何事情都遵循不进则退的原则,都不是简单的学会了之后,从此不再拿出来温习研究,而是扔在一边不管就完了那样的。

所有事情想要做好,甚至达到顶峰,都需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时时刻刻地拿出来温习研究,不断地揣摩推敲,这样才会完全掌握,才会不断地进步。

武道修炼更是如此,毕竟这自身的武功可是武林中人在江湖上安身立命的本钱。

有时候一着不慎,就满盘皆输,而且输的还都是自己的名声地位,身家性命。

所以除了江湖上那些不拿自己的性命当回事的人之外,其他的人就算是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负责。

也会对自己的武功每日里勤加修炼,丝毫不敢懈怠的。

而武功的进步,不是简单的重复锻炼就行的,每日里的日常锻炼,只不过是武学修炼中的开胃菜,简单必修功课而已。

要想自身武功能不断进步,则需要习武之人在不断地揣摩。

在时时细细地推敲的琢磨之中不断地有所得。

不断地将自己对武学的感悟和自自己所学的武功进行印证。

更要在不断的感悟实践印证中慢慢地去芜存菁,精益求精,这也武道修为不断进步。

才能做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可是你要是没有武功秘籍在手,怎么能随时翻阅,随时感悟?

甚至有时候,习武之人常常会因与人比武较量之时有所感悟。

或因在旅途之中因情及景,突然萌发灵感,在感悟山水人情之时,偶有所得。

那就必须尽快地将这些突如其来的感悟记下来,以便自己日后慢慢推敲琢磨,化为己用,感悟吸收。

这样他们的武功才会不断进步。

所谓为道日损,为学日益。

这种道理说起来复杂,其实很简单,杨瑾也很明白。

这就好比他前世做的那些化学实验一样,有的实验,他其实天天在做。

对实验过程中的任何细节都很清楚,可是有时候就是突然地对实验的某个细节拿不定主意。

不拿出文字版的操作规程出来看一眼,他是怎么也不放心的。

生怕自己记错了,操作失当,导致实验失败。

武学秘籍对于习武之人就如同他以前的操作规程一样,是用来防止记忆出错的。

“粉蝶郎君”戴志广没有携带任何武功秘籍,这很反常,完全不是武林中人的正常操作。

当时杨瑾就悄悄地问过何明修,会不会是“粉蝶郎君”戴志广没把武功秘籍带在身上,而是放在了落脚的客栈?

何明修说这种可能性不大,武功秘籍这种关乎自己武道根本的东西。

要不就没有,要不就随身携带,怎么会远离自己的眼线?

这东西从来都是贴身仔细收藏,绝不离身的。

杨瑾在得到何明修的非此即彼的答案之后。

他不认为“粉蝶郎君”戴志广会是武林中的另类,没有这种随身携带武功秘籍的习惯。

反而认定这厮一定是将秘籍藏在了别人意想不到的地方!<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