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隋唐之谋国> 第一三一章 李密的分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三一章 李密的分析(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ps:求票了

元家的叛乱,给整个中原大地上的百姓带来了无尽的恐慌。面对元家的谋反,这些年深深体会到兵灾多恐怖的百姓们很恐慌,可是面对这样的情况,手无缚鸡之力的他们却什么也做不了,如果不想被叛军抓住杀死或者加入他们,百姓们就只能不停的跑路,向着他们认为安全的地方跑路。战争虽然能够实现一些野心家的梦想,但是对于百姓而言却是最痛苦的。

虽然战争对于百姓而言是最痛苦的事情,可是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没有人会真正在乎百姓的生命安全。尤其是那些世家大族,他们更看重的是在这场战争中自己的家族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利益,至于百姓的利益他们这些世家大族的人才不会关心呢?不仅这些世家大族不关心,就算是站在正义面的朝廷官员也不关心,而这恰恰是这个时代的悲剧。

在杨广极力打击世家大族的政策下,他们对杨隋产生了怨恨,因为他们的利益受到了损失。可是他们这些人又没有能力或者不敢自己站出来反对朝廷,所以现在看到有人站出来了,而且还是曾经的话这么刻薄吧!”李密冷冷地看着他。

“哼!我一惯如此,连杨广我都不买帐。”李子雄傲慢地一抬头。不理睬李密。

“好了,不要争了。”杨玄感打断了二人的话,他又问自己的长子杨峻:“峻儿。你是什么态度。”

房间里所有人都看向杨峻,现在杨峻的表态最为关键,毕竟他是长子又是嫡子,如果他们家成功了的话。他以后很有可能就是太子。不过显然现在的杨峻还没有做好一个当太子的准备。尽管他的心里十分的渴望自己能够成为太子,但是……

他看着自己的父亲,又看了看其他的人,慢条斯理道:“父亲,其实我很赞成李大将军的支持元家的意见,既然咱们摆明了要造反,那么就要态度鲜明的表明自己的立场,这样才能让支持我们的人感到信心。不过呢?对于李先生取关中的建议我也赞同。有关中为根基,才能和洛阳抗衡。所以我有点矛盾,不知该支持谁?”

就是这个模棱两可的态度,让所有人都对他表示出了失望。尽管他认为这样是两不得罪,其实他这个态度恰恰是两个都得罪了。而杨玄感显然也对他这种两不得罪的态度感到失望,试问一个没有主见的太子,又怎么会得到人们的认同呢?

听完了杨峻的话后,李子雄立刻放声大笑起来,然后说道:“我没有说不取关中,我说的只是态度,态度要鲜明,只要咱们拿下黎阳仓,然后用黎阳仓的粮食招募军队,这样我们就有足够的资本和元家交涉,到时候凭借我们手里的势力,要让元家会划一半关中给我们,至于和元家争夺天下,那是以后的事,当务之急是要共同推翻隋朝。”

杨玄感点点头,又问众人:“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李密脸色阴沉,没有吭声,他看出杨玄感的态度已经偏向李子雄,自己势单力孤,大局已定。

杨玄感扫了一眼众人,见所有人都沉默了,这一刻他终于下定了决心,站起道:“那就这样决定了,举起义旗,发兵黎阳,声讨昏君,声援元家!”

杨玄感快步走出屋子,他给族人宣布他的决定,众人在议事堂里呆了快两个时辰,都有点疲惫了,纷纷走出去透气。

李密走到议事堂旁边的花园里,他心情沉重地叹了口气,他感觉杨玄感的前景暗淡,元家本来就是关陇贵族之一,在关陇势力强大,杨玄感不借助朝廷的力量先干掉元家,却想着和元家共谋天下,无疑是与虎谋皮,元家会那么轻易让杨家得手吗?已经这个时候了,还谈什么小人行径、君子所为,让李密着实感到无话可说。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欢呼声,那是杨家子弟为家主的决定而欢呼,李密的脸上露出一丝不屑的冷笑,庶子不足与谋,看来得准备好退路才是呀!

“先生的心情看起来很不好啊!”身后传来了胡师耽的声音,他笑眯眯走上前关切地问道。

李密轻轻叹息一口气:“杨家前途堪忧我又怎么会高兴呢?”

“怎么?先生不相信明公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胡师耽说道。

“如果他能够听我的。还有这个可能,现在……”李密说道这儿摇摇头什么都没有说。

“听说先生前天曾经想明公献了三条计策,不知道明公如何选择。”胡师耽问道。

“如果他选择了,我还能是这个表情吗?”李密看着胡师耽苦笑一声道,“我向他提了三个计策,一是,千里奔袭,占领北平郡,然后与高丽、突厥、契丹等部联系,将杨广困死在辽东。”

“这绝对是一个好计策,只要杨广手下的百万大军一灭。中原将在无明公的对手了。”胡师说道。

“第二条,趁着元家立足未稳之机,兵进关中。依靠关中的山河之险以抗朝廷。”李密道。

“这条计策虽然没有第一条那么好,但是也算得上是好计策了。”胡师耽说道,“那第三条呢?”

“攻克洛阳,号令天下。”

“这条计策可不是什么好计策,洛阳城高池坚。没有十万大军,百日时间很难夺取。”胡师耽道,“不知道明公当初选择的是哪一条呢?”

“第三条。”

“什么?为什么?”胡师耽大惊道。“第三条明明是下策吗?”

“没错,是下策。可是在他的眼里却是上策。”李密不满的说道。

“为什么?”

“因为洛阳城里有个王仁恭,他说只要王信这个儿子站在他的面前。他肯定会打开城门的。”李密有些无奈的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