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第169章朱元璋朱标被韩成开大眼了三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9章朱元璋朱标被韩成开大眼了三合一(1 / 2)

 最新网址:

“大明的现在制糖的主要原料是什么?”

韩成望着朱元璋询问。

“是……甘蔗吧?”

朱元璋想了一下之后,显得有些不太确信的说道。

一边说,还一边望向朱标。

一个偌大的国家,朱元璋需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

不可能面面俱到。

你要是问各种粮食这些,他能给你说的头头是道,但若说起制糖,他就了解的就没那样多了。

朱标点头道:“父皇,没错,就是甘蔗。”

朱标对这上面,了解的比朱元璋详细。

最开始制糖时,用的最普遍的原料就是麦芽等。

后来甘蔗逐渐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因为用甘蔗来制糖,比种植粮食,然后再用粮食生芽来制糖,要划算的太多。

“既然是用甘蔗,那就多种甘蔗不就行了?今后糖的产量不就起来了?”

听到韩成的话,满是期待,等着韩成说出高论的朱元璋,顿时呆滞。

“这……就是你想的解决办法?”

他望着韩成不确定的询问。

这玩意听起来,那简直就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这不纯扯淡吗?

这也叫解决办法?

朱元璋有种上当的感觉。

一想到韩成就是用这种办法,和他在这里一本正经的讨价还价,硬生生的将他和自己宝贝闺女之间的婚期,从三年变成了一年之内,朱元璋就忍不住血压飙升。

有种想要打人的冲动。

这混小子,今天要是不给自己说出一个道道来,那自己这次绝对饶不了他!!

边上朱标也觉得脑袋有些晕,韩成的解决办法就是这?

“韩成,还有没有别的解决办法?”

朱标忍住心中种种感受,望着韩成询问。

朱元璋没有说话,刚刚和韩成显得比较和蔼可亲的在这里讨论婚事的他,再一次变了脸,望向韩成的目光,变得不善了。

今天这事,韩成要是不说出一个小老鼠爬灯台来,自己绝对不会轻易放过他!

“还有一个解决办法,不过说了等于白说。

在后世,制糖主要有两大原料,一种原料是甘蔗,另外一种原料则是甜菜。

甘蔗主要产自南方,北方则种植甜菜。

只不过,这甜度很高,专门用来制糖的甜菜,这个时候我大明并没有。

按照原有的历史,大概还有两三百年的时间,才能传入我华夏。

不过,接下来陛下重开市舶司,打造远洋水师之后,倒是可以提前将这甜菜给弄到我们大明来。

但现在,还是只能将甘蔗作为制糖的主要原料。

既然甘蔗为主要的制糖原料,那想要提升糖的产量,也只能是提升甘蔗的产量,让人多种甘蔗。

原料多了,制造出来的糖,自然而然也就能变多。

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竟然真的是这个办法?

没有其余的办法?

朱元璋闻言有些坐不住了。

想要动手抽韩成了。

这不是在骗人吗?

他觉得自己被戏耍了。

“韩成,事情没有你想的那样简单。

甘蔗这个东西,又不能当饭吃。

种植的少了还好,对大明的影响不大。

可一旦种植的过多,势必会影响粮食的产量。

会对大明产生很多的不利影响。

制糖提升火药威力确实重要,可也不能因此就影响到国计民生。

况且,这甘蔗喜欢温暖的气候,太靠北了不行。

只能在靠南一些的地方种植。

这些地方,大多都是生产粮食的……”

朱标说出来了他的担忧。

朱元璋在边上虎视眈眈,听到这里,已经快要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懑,准备抽韩成了。

这混小子就拿这样一个破办法来糊弄自己,当真是太过分了!

韩成已经看出了老朱的心思,一边往边上去,一边连连摆手:“你先别动手,听我把话说完。

我既然已经说了,有办法解决,那肯定不会这样糊弄人。”

听到韩成这样说,朱元璋就停下了手,站在这里看着韩成,等他的下文。

在明确了不能让甘蔗和种植粮食争地的前提下,这小子能想出来什么好办法?

反正朱元璋是没有什么主意。

“陛下,太子,你们是不是忘记了一个地方?”

见到老朱暂时不会动手之后,韩成再一次的恢复了淡定。

“什么地方?”朱标捧哏。

“西南啊!大军不是才将西南给拿下来吗?蓝玉,沐英,傅友德等人,都还没有带着兵马回来。

这里长期为蒙元残存势力所占据,此番平定西南之后,肯定会得到很多原本被蒙元贵族所占据的土地。

在这等情况下,把这些土地给划归朝廷所有,为朝廷的官田,用来种植甘蔗不就行了?

那边气候很适合甘蔗生长,又因为刚平定,有大量无主土地,种甘蔗的话,不会和粮食起冲突。

况且,甘蔗含糖量非常高,甚至于不用将西南的所有官田都种植成甘蔗,就能得到使用不完的糖。”

听到韩成这话,朱标一愣,一下子就恍然了。

是啊!

自己怎么将西南这片刚拿下来的土地给忘记了?

之前考虑种植甘蔗时,一直想的都是两湖等地方,完全忽略了西南。

这个时候,被韩成这样一说,顿时就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一直盯着韩成,想要揍韩成的朱元璋,这个时候却将巴掌拍到了自己脑门子上。

是啊!

自己咋就将西南给忘记了?

若是将西南给算上,在那边种植甘蔗的话,那自己所忧虑的事情,确实全都迎刃而解了!

韩成真的脑瓜子是真灵活!

竟然这样短的时间,就想到了这个办法!

就在朱元璋觉得,韩成已经把解决办法说完的时候,韩成却用实际行动,向朱元璋朱标二人表明,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韩成给出解决办法的时候,向来都是老母猪带凶罩,一套一套又一套。

“种植甘蔗,然后用甘蔗熬糖这东西,你们二人完全不用过于担心。

可以大力发展,将其当做一个产业来经营,今后必然能够极大的促进西南那边的经济发展。

令那边少上许多叛乱,和大明牢牢的绑定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其实个人的生活,以及国家的运行,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一个钱字。

国家手中有钱了,很多的事情都可以去做,令国家更为富强,统治深入人心。

百姓手中有钱了,就不会作乱,你让百姓过的好,百姓就会认同你的统治……”

韩成的话,令朱元璋深有感触。

韩成说的太对了!

要不是因为缺少钱,自己会这样急迫的想着下海去捞钱?

要不是当初家里没有钱,实在活不下去了,自己咋可能会跟着人造反?

糖是个好东西,价格很贵,哪怕是他如今的身份,早就实现了吃糖自由,平日里也还是会下意识觉得这东西贵重,舍不得多吃。

西南那边发展制糖业,然后把糖卖了换钱,那很多从事相关事情的人,都会富裕起来。

只要富裕起来,不饿死人就不会有人造反。

就算是有一些有心人造反,可只要众多的百姓富裕,百姓们就不会造反。

只怕众多百姓不跟着造反,那这个反就闹不了太大。

很容易就能将之解决。

作为一个造反成功的人,朱元璋对此十分有心得。

也是因此,对韩成的这一番话,他很认同。

但片刻之后,朱元璋面上的激动之色又消失了。

“不对,韩成你说的不太对。”朱元璋望着韩成,微皱着眉头说道。

“糖这个时候价格贵,只是因为它的数量太少了。

一旦制造出来的糖多了,那糖的价格不就下来了吗?

如此,那些种甘蔗制糖的人,不还是赚不了太多钱?”

朱老板竟然开始考虑经济上面的问题了,开始算经济账了,不容易,真的不容易!

韩成道:“其实只要有销路,那些制糖和售卖糖的人,愿意给那些种植甘蔗的人,多留一点利润,那么种植甘蔗,绝对要比种植粮食更为赚钱。

农户们不会亏钱。

而且,只要运营得当,糖的价格甚至于不会往下降,还能往上涨上很多很多。”

朱元璋闻言,眉头皱的更深了:“一样东西一旦多了,那就不值钱了,这是肯定的。

你这意思是说,要让咱下旨,将糖的价格定得高高的?

这样的办法不可取啊!

本来糖的价格就够高的了,我再将价格弄得更高,今后还有多少人会买糖?

购买糖的人一旦减少,许多糖都卖不出去,多余的糖换不成钱,不久就砸手里了?

一旦砸手里面,那制糖的肯定不会再接着购买大量甘蔗制糖,最终苦的,还是那些种甘蔗的百姓。

还有……我记得你之前说过,是让大明的糖价格往下落,让很多百姓之家,咬咬牙也能吃上一点糖的,。

怎么这个时候,又要将糖的价格往上提了?”

边上的朱标,也被韩成的这些话,给听得有些迷糊了。

看着韩成,等待着韩成的回答。

韩成道:“这个事情,是我没有说清楚。

我的意思是,今后市舶司重设成功之后,可以将一部分糖卖到海外去。

绝对能够卖出惊人的价格。

在大明境内售卖的糖,价格则变低。

也就是说,海外卖高价,海内卖低价,两者之间并不冲突。”

听到韩成的话,朱元璋和朱标心中的疑惑没有了。

原来韩成所说的是这个意思!

这样算起来的话,确实不错。

自己大明境内的百姓,吃高价糖朱元璋心中不爽。

但听到韩成说,要让海外那些人,吃大明的高价糖,朱元璋一下子就高兴起来。

心情特别的舒畅。

觉得做生意就该这样做。

对着自己人狠宰算什么本事?

只有从外人手中,赚取大量的钱财,这才是真的有本事!

韩成说的,非常符合他的心思。

但很快,新的疑问就又来了。

“可他们能舍得出高价,购买咱们的糖吗?有没有财力购买咱们的高价糖?”

看着显得有些担心的朱元璋,韩成笑了:“陛下,这个你完全不用担心,。

糖这个东西,到哪里都非常的受欢迎,尤其是在欧洲那一片。

欧洲就是在清鞑子时期,前来我们土地上作威作福,各种作践的主要国家所在的地方。

他们那里的制糖技术,本身就落后我们这边很多很多。

就我所知道的情况,现在的欧洲那边,糖就是奢侈品。

大明这边只要有钱,还是能买到糖的。

但是在欧洲那边很多人,有钱都买不到糖吃。

至于白糖,那更是奢侈品之中的奢侈品。

以至于在很长的时期里,就算是那些有重量级的皇室成员,才能在生病的时候,吃上一些白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