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冯国芳坐于蒲席,一挥长袖,微微颔首,“君子,在明明德。格物致知,知之而后意诚,诚至方可身修,修达以来治国,国盛便可平天下。此出于《礼记.大学》,乃是对那些想要一展自己抱负之人所说的,现在我便与你们讲讲这一句。”
“若欲格物修身,则遇事多察,不耻下问,方可悟其道。”冯国芳缓缓地说道,“道理来源于哪里?是从书中来吗?这是一个标准的答案,但是诸位来到书院,是因为大家都是一样的吗?不是的。四百三十九位学子,来自不同之地,经历之事不同,相貌品性不一,但是都来到了书院。”
“田亩的农夫,山间的猎户,河道的浣女,他们被称为“民”,俗称百姓,蔑称“贱民”,指代的都是同一类人。”
他语气一顿,“四书五经为历朝所拥护,更是下令天下士子共读之,也是许多人心中的风雅之著,非上流者不可明晰。但书中多记载的便是百姓的生活,《诗经.国风》中的诗句,很多都是收集自民间的歌谣。再者诸子百家之理论,也是来源于对他们生活的观察。比如法家所著,以规定的条文管理国家,便是起源于百姓约定俗成的规矩。”
“所以,或许你们所学的书籍大多说修身是个人的事情,这是一种理论,但是我希望你们能够明白到,为什么人想要修身?便是因为他们可以从外界的反应中看到自己行为究竟是否符合一种规范,所以这是一个有交流的过程,而不是自顾自的。”
冯国芳环视一周,看见了一个少年有些犹豫,微微一笑,“汝可有见解,说出来便可,不用担心,这里乃是书院,在山下不敢说的,这里都可尽言。”
那人坐于第十八座次,俯身一行礼,看着冯国芳,“吾乃达利,洞主曾说,修身应与他人有所联系,但是古语有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修己而为身,以身而为己,忘却天地一切,不因物之欢喜而欢喜,不因为自身悲戚而痛苦,修炼自己的心灵与肉身,便是真正的修身。敢问洞主这又是何故?”
冯国芳挺直腰板,轻抚长鬓,苍老的面上露出一丝欣赏,“很不错,这也是为何我一直留在书院的缘故。你们与山下之学子不同,他们大多诵习八股文,奉朱氏批注为典,可怜朱贤一代大儒,最后却不料沦为矫揉造作之经据。”
他看着达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乃是修身之途,但并非修身之源,你可曾体会?”
达利浑圆的脑袋摇晃着,面露疑惑,“弟子..不解,还望洞主赐教。”
“不为外界,不为己身,那么可谓是超脱于俗世,不食人间烟火之徒,但是那叫修仙,已经不是修身。”冯国芳缓缓说着,醇厚的声音传遍学堂,“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修身最终的目的乃是为了在适应世间的同时,更好地保存自己内心的初心。你们当中也许有人进入书院是为了接着书院这一块金漆招牌,待毕业后登堂入室,列国封疆,敢问我说的对否?”
学堂之中有几位学子便是低下了头,江云目光炯炯,对于冯国芳的佩服更加是多了不少。山下不少私塾,座师并不着重于道理本身,而是要求蒙学之人大量背诵字句,习得如何作八股,考取科举便是唯一的目的。
书院的这位洞主才是真正地在讲解道理,不为科举功名,为的只是让学子明白个中因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