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隋唐天字七书> 第72章 杨广莺啼初试日,王颁深仇得报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2章 杨广莺啼初试日,王颁深仇得报时(1 / 2)

 这二件事情,其实是一体二面,既要摧毁旧世界,又要建设新政权。</p>

隋朝号称仁义之师,南渡长江,解民于倒悬。</p>

毫无疑问,需要清除旧世界中,民怨沸腾的几大奸臣。</p>

这主要集中于陈朝的核心高层。</p>

一是作威作福,祸国殃民的施文庆。</p>

第二类官吏。</p>

那当然是给陈后主捞钱,供其挥霍无度的几大酷吏。</p>

晋王杨广的清洗计划,非常有节制。</p>

这是一种非常小范围的必要清洗,既可以收拢民心,也可以最大限度地,稳定陈国朝野对新朝的信心。</p>

如果实行大规模的清洗,在隋军立足未稳的情况下,局势将可能走向无法预知和控制的方向。</p>

上兵伐谋,以最小的代价,收获最大的利益,从来都是高层的政治智慧。</p>

晋王杨广虽然年轻,并没有更多的深谋远虑,但他背后,有老于政道和治道的高颎。</p>

这个有限度的清洗计划,展现了极高的行政和谋略水平。</p>

杨广做的第二件事情,更是攻灭一国所必须进行的标准程式。</p>

陈国一向自诩为汉族文化正朔,认为北方的周朝和隋朝不过是化外之民,只是武力蛮夫而已。</p>

晋王杨广下令,收集书籍图箓,封存府库,资财一无所取。</p>

这显然是上国风范,表明了隋朝统治者,对陈国原有体系,某种程度的接受或是承认。</p>

即使这种承认并不是长期,但也足够赢得江南士心。</p>

晋王杨广的这些举措,为他快速赢得江南政坛和朝野的某种认可。</p>

他们觉得,这个外来的征服者,并非是想象中的蛮夷,他们现在已经可以考虑,在将来的新政权中,如何去占得一席之地。</p>

这就是民心。</p>

这种朝野间的期盼,对杨广未来的政治生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p>

在杨广登基之前,他最辉煌和最为人称道的政绩,就是治理江南。</p>

一个江南,就是一个世界。</p>

在他登基称帝之后,他的政府中很多高层,都是江南人士,这对于南北文化和文明的融合,是一种强有力,也是有利的推动。</p>

杨广很快面临一个幸福的烦恼。</p>

清理完陈国的敌对势力,杨广需要对自己内部的将领下手。</p>

他必须囚禁二个人。</p>

这二个人都是隋朝平定江南的功臣,但于情于理,杨广需要将他们下狱,以等待杨坚的指示。</p>

第一个撞到枪口之上的人,是大将贺若弼。</p>

杨广的理由非常充足,贺若弼违抗军令,为了抢功,单独和陈国,先期决战。</p>

有令不行,擅作主张,这是重罪。</p>

因为在合围建康的原定计划中,贺若弼的军队,只不过是前锋部队。</p>

杨广和高颎从来没有计划,更没有允许过,贺若弼以八千甲士,正面硬撼陈国的主力,并占领建康。</p>

前锋就只是尖兵的作用,是搅局者,不能成为决定者。</p>

其实当日情势,也是险到了极点。</p>

如果贺若弼不是天纵之才,天才般地找到孔范这个突破口,他的八千甲士,恐怕在白土冈一战中,早就全军覆没。</p>

引起的后果,就是灾难性的。</p>

隋朝此次南征,大概率会无疾而终,再一次卷土重来,就不知是何年何月了。</p>

但这个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竟然被贺若弼奇迹般地完成了。</p>

虽然是大功,但违抗军令,同样也是重罪。</p>

有罪必罚,贺若弼被投进狱中。</p>

另外一个人,却是来自于韩擒虎五百死士的将领,他叫王颁。</p>

王颁进入建康城之后,连夜掘开陈朝开国帝王,陈霸先的坟墓,焚其骨而饮其灰。</p>

这一样是大罪。</p>

杀父夺妻,自古就是不共戴天的仇恨,何况人死灯灭,一了百了,再去挫骨扬灰,必然不为社会和道德所容。</p>

这和隋朝的仁义之师,也和杨坚以仁孝治天下的理念不相符合。</p>

何况,现在江左虽定,但江南未稳,隋朝需要维持一个更道德的大国形象。</p>

即使在天明时分,王颁自己捆绑自己,向晋王杨广请罪。</p>

也无法逃脱罪责,杨广依律将他囚禁。</p>

他们都在等待大兴城中,那个至高无上的皇帝的指令。</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