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隋唐天字七书> 第91章 千古名将唯杨素,两相一战定突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1章 千古名将唯杨素,两相一战定突厥(1 / 2)

 突厥运气不好。</p>

他们本来就处于衰弱期,更不幸的是,他们碰上了如日中天的隋朝。</p>

此消彼长,上天已注定了盛衰成败,国运存继之理。</p>

隋突之战,事关国运。</p>

出将入相,安危系于一心,隋朝二大宰相,高颎和杨素,亲自率军出征。</p>

他们每个人单独率领一支方面军,正面硬刚突厥主力,寻找决战的时机。</p>

这种勇气,这种实力,这种军事的布局,实在是汉人王朝的巅峰。</p>

杨素成为西突厥达头可汗的苦主。</p>

他是一个真正的战争奇才,杨素想用突厥擅长的方式击败突厥。</p>

他一改中原王朝对付突厥的旧有战法,传统的军事理论强调,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p>

因为,突厥骑兵的机动性和冲击力,让中原诸将吃过无数次苦头。</p>

中原农耕文明的以步兵为主的军队,最大的弱点是,即使可以战胜突厥的骑兵,也因为突厥人的来去如风,散而复聚,小胜而无法真正击溃突厥的主力骑兵。</p>

但如果遭遇了失败,就会非常凄惨。</p>

只要步兵的阵型被冲散,就会成为一面倒的战争,或者说是屠杀。</p>

在突厥人骑兵的机动性面前,溃散而各自为战的步兵,是移动的活靶子。</p>

于是,为了先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建立可以打持久战的阵地。</p>

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行军打仗的战法。</p>

第一步是先立阵,安营扎寨,以戎车和步骑互相参杂,阵外用鹿角设置拒马阵。</p>

第二步,就是让自己的骑兵驻于阵内,这样就可以减缓和削弱突厥骑兵的冲击力。</p>

但事物也是两面性的,这样做,同时也限制了己方骑兵的机动性。</p>

所以,中原王朝对突厥的战斗,即使战胜,也很难对突厥的骑兵形成歼灭性的打击。</p>

因为,突厥骑兵一看势头不对,就可以风一般地撤退,从而将人员的损失降到最低。</p>

但杨素就是杨素,他是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人。</p>

杨素不同于以往的任何将领,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p>

当杨素和西突厥达头可汗的骑兵相遇时,他观察到对方兵骄将惰,颇有轻视隋朝军队之心。</p>

骄兵必败,杨素觉得情势可用,大有可为。</p>

他准备以一场彻底的胜利,肃清为患中原北境的突厥骑兵。</p>

杨素对部下说道:“(结阵)此乃自固之道,未足以取胜也。”</p>

他接着下了命令,不设防守阵型,骑兵居前,步兵居后,他要和达头硬碰硬,直接决战。</p>

这是不留后路的绝决的做法。</p>

达头可汗看到隋军的行动,迷惑之余,大喜过望。</p>

他觉得对面的隋军将领肯定是好大喜功,不知天高地厚之辈,竟然敢在正面战场之上,要和自己较量骑兵的实力。</p>

但他却不知道,他对面站立着的是杨素,是中国历史之上独此一份的杨素。</p>

杨素治下的军队,是亡命之军,一上战场,他们将会把自己和对方的性命,视若无物。</p>

多年征战,杨素核心军队的战斗力和意志都处于满格的顶峰状态。</p>

这是一支连地狱之师都会退避三舍的军队。</p>

何况是区区达头。</p>

他的军队,虽然战术素养和单兵作战能力与世无双,但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p>

突厥的领土面积过大,加上突厥立国时间太短,人口总量和战士数量并不占优势。</p>

他们只能实行,非常松散的统治,很多偏远地区甚至只是羁糜,是名义上的臣属。</p>

加上突厥族内,种群过多过杂,很难形成坚强的战斗意志,一切都以自身利益的多寡,去决定对战斗的投入度。</p>

顺利时,势不可挡,但形势稍有不利,就可能逃跑得比谁都快。</p>

但这种不利,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忽略,因为,和突厥为敌的军队,大体上,都撑不过他们开场的三板斧。</p>

达头看到杨素撤去防护,无论如何,对于战争,都是最好的消息。</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