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第二部分完全将人带入了星际战争的场景。但是读者又有问题了,这特么和乡村教师有个毛线关系。</p>
但是随着情节的发展,大家终于看到了二者的交点:</p>
碳基文明的舰队来到了这一区域,他们将对这里的文明进化程度进行甄别,以避免摧毁具有高级智慧的碳基生命。</p>
人类正是一种碳基生物,人类生存的地球正位于银河系的猎户座旋臂。舰队发现了地球,东半球的夜晚,他们随机选择了南方崇山峻岭中的一群孩子进行测试。</p>
那个夜晚,正是孩子们背下的三个牛顿定律让他们通过了文明进化程度甄别测试。飞向太阳系的奇点炸弹转移了方向,地球文明逃过一劫。</p>
这引起了碳基文明的好奇,他们开始研究人类,惊讶于人类这种生命体没有记忆遗传功能,惊讶于人类的交流依靠每秒只能传递1~10比特率信息的声波,惊讶于人类在如此低效率的知识传递方式下竟能创造出伟大的文明。他们发现了一个专门负责在两代人之间传递知识的群体——教师。</p>
直到这个时候,读者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此书的目的竟是这个!</p>
而在书的最末尾处,马修写道:</p>
“在那个无声而壮阔的夜晚,所有人类都应该感谢这位乡村教师,在知识的荒野,他用蜡炬成灰的信仰、蚍蜉撼树的悲壮传递着文明的火种。黑暗里一方小小的角落被照亮,扭转了毁天灭地的命运。而这一切发生的悄无声息,时间、空间没有掀起一丁点波澜,天亮后地球照样在转,村民们继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孩子们没有了老师,或外出打工或去更远的乡里上学。”</p>
马修发完了文,就不管了,自顾自睡觉去了。但他却没想到这篇小说引起了轩然大波。</p>
一开始只是抱着给个面子想法的读者们,这个时候却对这篇小说抱有了极大的热忱。</p>
很多读者给马修回帖,表示这篇文章让他们想起了自己的老师:</p>
“当时只记得老师要我背这个,背那个,心里都在画小圈圈诅咒她/他。但后来到了考试的时候,乃至到了工作场所才发现,当时要我背的东西都有实际的用处。”</p>
“现在特别想再听到老师对我的怒吼‘给我背出来!’可惜斯人已逝!”</p>
“当时对我狠,其实是为我好。可惜年少轻狂,不懂人事!在此向老师致歉。”</p>
“看到了马先生此文,我已经约了同学前去看完老师。”</p>
“马先生假借科幻之名,行了尊师之实!”</p>
“这是一篇科幻小说吗?也许是吧?但其中却充满了人文关怀!”</p>
“大家有没有觉得这根本就是一本假科幻?”</p>
但不管大家是否承认《乡村教师》是一本科幻小说,但对它的质量还是相当满意的。</p>
第二天一大早,李总就打来电话,</p>
“马总啊,你这个版权可千万别转让啊!咱们自己拍怎么样?”</p>
“李总,这本小说就算了吧。我个人觉得要拍成影视作品会不讨好。科幻作品我有,你放心。但估计得花不少钱。我给你露个底吧,至少要2个亿!那还是一个大牌都不请的情况下,而且还是在背后有第一的互联网大佬的撑腰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