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宅男的大宋之旅> 第二十章 看得见的希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章 看得见的希望(1 / 2)

 秦桧的一席话击中了他的软肋,他决定,暂时不去讨论岳飞的去留。</p>

话锋一转,转而问道,“既然岳飞请辞,众卿以为派谁前往鄂州?”</p>

这又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左护军的人选都还没有敲定,现在又要推举后护军的统兵人选。</p>

赵构定下了准则,“此次推举统军人选,当以文臣为主。我朝祖制即是以文制武。”</p>

闻言,张浚回禀,“臣保奏兵部侍郎,都督府参议军事张宗元出任荆湖宣抚判官,前往鄂州督率行营后护军。”</p>

张守却表示了不同的意见,“鄂州有兵10万,战将千员,张宗元一介书生,未历军旅,恐怕难以执掌。”</p>

张浚又道,“臣以为,军中事物,可命,中军统制王贵和前军统制张宪共同主持,待日后二人立下战功,改任王贵为都统制,张宪为副都统制。”</p>

赵构是赞同张浚的安排,点头说道,“如此甚好,着张宗元,权宣抚判官,王贵,提举一行事务,张宪,同提举一行事务。”</p>

“臣,遵旨。”</p>

赵构停了一下停,又问,“刘光世已经来到行府,该如何处置?”</p>

张浚毫不迟疑,“刘光世当罢,请陛下圣断。”</p>

“哎...刘光世已递交了辞职的劄子,朕决议准其奏请,充万寿观史,进少师,加封荣国公,众卿以为如何?”</p>

张浚连忙出声反对,“陛下,臣以为不妥。”</p>

“有何不妥?”</p>

张浚愤然,“刘光世身为大将,沉酣酒色,不恤国事,且为官贪墨,广置田产,自比陶朱,今日圣上明鉴,罢其职,是为严肃纲纪,</p>

理当夺其爵号,削其官职,而不应再予赏赐。”</p>

赵构和缓神情,略带笑意,“嗨...张卿有所不知,大将罢职加以恩礼,使诸将知有后福,在军中越加效力啊。”</p>

大将罢职加以恩勉,那么岳飞罢职也应该加封和赏赐啊。</p>

这个话张浚想说,却没有说,他清楚在圣上心底,刘光世有勤王之功,岳飞与之相比始终不可同日而语。</p>

张守,陈与义,沈与求都认为官家过于迁就刘光世。</p>

转念一想,既然刘光世已经罢职,便将意见咽进了肚子。</p>

张浚又建议,“臣以为,淮西一军,可由,权兵部尚书吕祉兼统。”</p>

不久前吕祉刚由吏部侍郎升任权兵部尚书,张守再一次表示反对。</p>

“吕祉可以论兵,却不可掌兵。”</p>

赵构有些好奇,便开口询问,“这是为何啊?”</p>

张守出声解释,“吕祉有大志,但无大才,无大才而有大志,不免好高骛远,轻率寡谋。”</p>

张浚很看中吕祉,见张守如此评价,这使他很不舒服,淡淡的说道,</p>

“子固言重了,不知子固是否看过《东南防守便利》,那便是吕祉所著,吕祉不仅有大志,也有大才。”</p>

张守表字子固,张守知道张浚十分赏识吕祉,仍然道,“下官看过《东南防守便利》,立论高远,颇有见识,可军机大事,并非纸上谈论,</p>

充其量,吕祉只能为一军参谋。”</p>

张浚,甚至包括赵构都没有想到张守会反对的如此激烈。</p>

事情到这一步,终于是僵住了,这个时候,秦桧驱前一步,</p>

“下官以为,可由吕祉临时监军,酌升左护军前军统制王德为都统制。”</p>

要不怎么说秦桧是搅屎棍呢,这是一个很折中的办法。</p>

吕祉代表朝廷监军,掌管将领的奖惩升迁,而军中事物则由王德主持。</p>

倘若有战事,监军不负责指挥,由王德节制全军。</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