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宅男的大宋之旅> 第二十九章 淮西隐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九章 淮西隐忧(1 / 2)

 陈六赶忙在白野身边一同下跪,</p>

“相公,这实乃天灾,怪不得我家郎君。”</p>

白榆懵懵懂懂,反正跟着跪下是不会有错的。</p>

其余众人也将目光齐齐望着赵鼎,仿佛在等着宣判。</p>

赵鼎神色平静,看不出喜怒,只是眼底深处的欣赏之色愈重。</p>

有这样一颗悲悯之心,来日必是百姓之福,只是如今还需多加磨砺。</p>

“君子陷人危,后面是什么?”</p>

白野脑子一团浆糊,骤然间还真想不起来。</p>

“务观,你来说。”</p>

“必同其难。”</p>

不得不说,陆游在这方面的天资真的好过白野太多。</p>

“长风,你既言是你的过错,为师责罚与你又有何益处?如今你不思弥补,跪我作甚?难道要为师替你善后?”</p>

渐渐地,赵鼎的语气开始变得严肃,</p>

“些许难处便灰心丧气,你那庄子不过千余人,如此心性,来日如何为官执政?届时,一县,一州,乃至天下百姓,皆系于你身,又当如何?”</p>

最后语气一缓,“夫人能自知其过者鲜也,然知过非难也,能自讼之为善,自讼不置,能无改乎?”</p>

“学生受教。”</p>

白野的心绪有些沉重,自己真的挑的起来么。</p>

可既然插手了,自然需要负责到底,这不是生意,亏了大不了撂挑子走人,自己肩上的,是一群人的命运。</p>

“近几日便安心养伤,当务之急是尽快完整奏报,夏种之前,必须上表官家。庄子上的事务,暂由务观全权处置。”</p>

“是。”</p>

“学生明白,若有疑问,自会向兄长讨教。”</p>

赵鼎点头,弯腰轻轻拍了拍依旧俯身在地的白野的头,</p>

“君子能为善,而不能必得其福。”</p>

赵鼎带着众人离开,赵颖在临出门之时,回头看了眼跪在地上的白野,眼神复杂。</p>

..................</p>

此时的庐州城内,已经是危机四伏。</p>

五月,都督府对淮西大军进行了整编,淮西的行营左护军原有十军,整编后变为六军,淘汰了一批不称职的将领。</p>

然而,张浚前脚刚走,淮西大军便开始动荡不安。</p>

起先,右军统制郦琼上书吕祉,控告新任都统制王德于绍兴六年煽动刘光世弃守庐州,并在巣县(不是曹县)大肆劫掠,杀害有妇之夫而占其妻。</p>

对于行营左护军的军纪,吕祉早有耳闻,但败坏至此是万万没想到的。</p>

自幼饱读诗书的吕祉虽然自视甚高,喜欢高谈阔论,甚至好大喜功,但做人的道德水准是具备的。</p>

对那些背离三纲五常的忤逆之举深恶痛绝。</p>

谁知,过了几天,王德也递上一份状词。</p>

状告郦琼于绍兴六年九月,杀良冒功。</p>

且郦,王二人都有证词,证人,最要命的是,郦琼不知从哪里获知了王德状告自己,当即便找到吕祉。</p>

言说王德血口喷人,若朝廷不处分王德,便上呈都督府,请求调离左护军。</p>

吕祉隐隐感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当即启程前往建康面见张浚,同时请教机宜。</p>

待到建康,吕祉将郦,王二人的始末告知张浚。</p>

张浚料到二人会有矛盾,可没想到一下子闹到这个地步。</p>

都督府里,张浚沉着脸问吕祉,“吕尚书以为该如何处置?”</p>

“下官以为应双双罢免。”</p>

张浚摇头,“国难未除,领兵打仗还需此二人。”</p>

闻言,吕祉有些激愤,“杀良冒功,避敌畏战,强占妻妾,此等人不罢,何来军纪?”</p>

张浚依然摇头,“淮西军的根本在于帅,梁不正则屋斜,帅不正则军废。”</p>

吕祉不语,他从张浚的话里听出了弦外之音,可他这根梁至今还没有正式的头衔。</p>

张浚洞悉吕祉的心情,出声安慰,“吕尚书无须焦躁,职衔一事,待下官奏请圣上后予以定夺。”</p>

数日后,赵构召集众宰执到入朝面对。</p>

前不久,沈与求病逝,宰执大臣只剩下张浚,张守,秦桧,陈与义四人,也就是所谓的智囊团。</p>

未等张浚开口,赵构首先向众人出示了御史台关于郦,王二人的奏本。</p>

“众卿以为该如何处置?”</p>

张浚率先开口,“淮西军的病症在于郦,王不和,臣以为只要将王德调走,矛盾便可迎刃而解。”</p>

行营左护军两员主将势同水火,使得赵构颇为不快,却又无法倾吐。</p>

当初遴选统兵人选,张浚推举吕祉,得到自己首肯,现如今又怎怨得了他人。</p>

赵构不免又想起岳飞,若是左护军托付给他,会不会还出现如今的局面。</p>

张浚说完,见圣上久久不语,又开口说道,“陛下,为稳定淮西军,臣建议调走王德。”</p>

赵构连忙收回思绪,“此议如何?”</p>

秦桧出声,“此议可行,王德调走,升郦琼为都统制。”</p>

“不。”张浚摇头,“王德调入建康,郦琼只能授予副统制。”</p>

赵构有些疑惑,“这是为何?”</p>

“郦琼出身军贼!”</p>

赵构点头赞同,“张卿所言极是。”</p>

议完二人的安排,张浚接着说道,“吕祉已在淮西宣抚司处理军政要务,朝廷应当给与正式职衔。”</p>

赵构望向众人,“授予宣抚判官如何?”</p>

张守出言反对,“陛下,吕祉乃一介书生,不可轻授兵权。”</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